<p class="ql-block">小姜给我留了个特别的作业——观看电影《低俗小说》,并回答两个颇具深度的问题:一是导演想要表达什么?二是这部电影的内核究竟是什么?带着思考,我沉浸在影片独特的叙事与奇妙的情节之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观影时,我注意到导演对所有人物均运用特写镜头,且无主次之分,似乎意在表明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都有一套独有的逻辑和坚守的底线,在日复一日中不自觉地依此做出选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拳击手布奇,为了守护尊严以及父亲留下的金表,违背黑帮老大马沙的要求,赢得比赛后准备带着女友逃离。这一行为在黑帮规则下是背叛,可从布奇自身的价值观出发,却是对自我的忠诚。他有着自己坚守的逻辑与底线,即使明白此举危险重重,也毫不退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黑帮老大马沙,一贯以强硬手段掌控一切,维护自身权威与利益不容侵犯。布奇的背叛让他怒不可遏,誓要将其置于死地。然而,命运弄人,马沙和布奇竟同时落入开当铺的华莱士和他同伙这两个变态手中。这两个变态将他们捆绑起来,对马沙实施了令人发指的性羞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布奇摒弃前嫌,与马沙联手反抗,最终成功逃脱。布奇的出手相助,让马沙意识到在生死与尊严面前,过往的背叛并非不可饶恕,两人选择化解恩怨。马沙平日里行事狠辣,充满暴力与黑暗,从常规善恶标准来看偏向“恶”;但在与布奇共同经历生死后,他放下仇恨,又展现出人性复杂的一面,善恶难以简单判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文森特和朱尔斯这两位黑帮杀手,朱尔斯执行任务时常常引用《圣经》经文,仿佛以“神意”执行者自居,以黑帮的行事逻辑来评判善恶。他们暴力解决敌人的行为,从黑帮内部角度,是维护“秩序”,看似“善”;但对于受害者及其亲友而言,无疑是“恶”。这种复杂的行为逻辑,深刻体现了善恶的相对性与复杂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表明,每个人都沿着自己的逻辑轨道前行,却可能因某个人、某件事触动内心最真实的自己,进而改变原有的逻辑。如朱尔斯因一次侥幸躲过枪击,改变了对“神”的看法,思想开始动摇后,立刻放弃所有,选择重新过活,同样的人和事,并非能改变所有人。比如,面对黑帮的残酷世界,有人会坚守善良底线,拒绝同流合污;而有人则会在利益诱惑下,愈发沉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关于电影的内核,我思索后认为,其关键在于探讨谁代表“神”,以及如何界定善与恶。影片通过复杂的人物设定和行为逻辑展现了这一点。马沙和布奇从背叛到和解的转变,让我们看到善与恶并非绝对,而是在特定情境下相互交织、复杂多变。电影借不同人物在各自逻辑与底线支配下的行为,揭示出善恶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受到环境、经历、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影响,界限模糊不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姜布置的这份作业,其实并不会给我带来压力,只要认真思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好。刚和小姜交流完,愈发觉得这部电影通过各种或明显或隐晦的反差,巧妙地引发了人们的深度思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还对马沙老婆米亚这一角色在影片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米亚,身处充满权力与金钱的黑帮世界,物质上极度富足,却难掩内心的孤独。她的丈夫马沙,作为黑帮老大,权力在握,但却不知如何满足她的情感需求,也许她自己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米亚与文森特的相遇和相处,更是将这种爱与孤独、金钱、权力的复杂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在文森特身上寻找情感慰藉,但却一次意外的药物过量事件,关系无奈地戛然而止,也凸显出她在看似光鲜生活背后的迷茫与脆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她的存在丰富了影片的层次,让我们看到在权力与金钱堆砌的世界里,爱与孤独的挣扎与纠葛,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些元素在人性与生活中的本质。</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