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家训似明灯,照亮成长路。这个暑假,我们五年级同学们的实践活动主题是"家风家训我传承"。看到这个暑假实践主题时,一种熟悉感涌了出来,去年我们家还拍了“家风”视频呢!</p> 藏于旧物的家风密码 奶奶的针线盒 <p class="ql-block"> 奶奶的针线盒——那是一个深蓝色的铁盒,这是太奶奶留给奶奶的针线盒,里面是各色针线和各种纽扣。妈妈说在她的记忆里,她们总是缝缝补补的,而且缝补的手艺很好。这个盒子告诉我: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在生活中我们要珍惜物品,不能铺张浪费。</p> 老家的书房 <p class="ql-block"> 妈妈的老家有一个书房,现在是我的房间。她的书桌上摆着她学生时代的教科书、课外书等泛黄的旧书籍。她一直不舍得扔掉,妈妈说:它们没用了,但它们很有用。书房的抽屉里还有一些老照片,她给我讲老照片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太爷爷一边耕种一边教书的情景,也仿佛明白了为什么妈妈对“教书”情有独钟。【可惜忘记拍照了】</p> 妈妈的朋友圈 <p class="ql-block"> 妈妈打开微信朋友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回忆着从2013年开始的记录。我们出生后每天的精彩都被妈妈细心地记录下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辈们一边工作一边特别用心地培育我们,</span>点点滴滴都是一个幸福家庭折射出的温暖的光芒。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电影——我明白了我们姐弟成长得这么好的原因,我的父母就是良好家风的践行者。妈妈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怎样做优秀的父母,怎么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p> 长辈讲家风故事 餐桌礼仪 <p class="ql-block"> 太奶奶那一辈起,就教育晚辈在饭桌上要讲礼仪,长辈动筷子后晚辈再动,客人动筷子后,主人再动。不可以在菜盘里挑三拣四的,不可以一次夹很多菜……我仔细观察了妈妈,发现她也保留着这样的习惯。</p> 勤劳储蓄 <p class="ql-block"> 太奶奶引导后辈,人不要眼高手低,要靠自己脚踏实地,用大脑和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有了收入,要有计划地支出,要养成储蓄的习惯,一代代传下来,从农民到老师,从农村到城市,我的长辈们都非常勤劳,也习惯储蓄。我和弟弟每人都有一个储蓄盒,零花钱存着存着,像深埋的梦想的种子。</p> 终身学习 <p class="ql-block"> 太奶奶那个时代太艰苦,她一边养娃、种地,一边学习认字和算数,成为了生产队队长。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四个孩子都积极向上,即使文凭不高的孩子在当时都挺有文化。爷爷奶奶们到老了都还有很高的学习欲望,能与时俱进。我爸妈也是如此,从来没停下学习的脚步。我和弟弟记住了妈妈的话:我每天吃喝,是为了长身体,每天学习是为了长智慧。我们对学习充满了热情,无论学什么本领都学得好开心。</p> 家风家训作品留痕 <p class="ql-block"> 妈妈带着我学习了家风家训的相关内容。我了解了孔子的“诗礼传家”,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包拯的“清廉传世”,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朱熹的“朱子家训”,曾国藩的“耕读传家”……</p> <p class="ql-block"> 每一种家风都很独到的都值得我们后世学习,那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我觉得是“传家有道,以德服人,以理服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沉浸地做着关于“家风家训”的书签,作为这次实践活动的留痕。</p> <p class="ql-block"> 我来写一幅毛笔字作品,为我的暑假实践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 家风正,则后代正;家训明,则子孙明。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更深入了解了自家的家风家训,更在心灵深处播下了美德的种子。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家庭留给后代的无价之宝。相信那些优秀的家风家训必将在我的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