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游记

琴瑟和

<p class="ql-block">秋天的骊山景色宜人。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罗大哥一路开车带着我们去游玩。这里是当地人周末休假常来的地方,也是过去帝王经常游览的地方。骊山海拔1302米,山势平缓,因着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故成名山。</p><p class="ql-block">山路十八弯,艺高人胆大。那种带坡道连续急转弯对来自南方平原的人来说真是惊险。我是第一次去陕西,一路看着秦岭人家的房屋,在山腰里,在山路拐角处,那种朴素无华的风格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山民们世居之地,靠山吃山。黄土高坡长年干旱少雨,只能长些干旱作物。据当地人介绍,因为常遭野猪破坏,现在连干粮也不愿种植了。同行的花姐说,干嘛不打了野猪吃肉。当地人告诉我们,野猪属于野生保护动物,可不敢打。只种些果树。像核桃,柿子,石榴……是这片山民赖以生存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盘山路走了十几分钟,就看到山里两边长着排排错乱的石榴树。这个季节,树上正挂着红艳艳的果实。停车路边。山里人搭着凉棚,热情邀请我们品尝石榴。爆浆的石榴甜蜜蜜的,那种软籽的是可以连籽吃的。架子上是他们自酿的石榴酒。卖石榴大婶让我们自行倒酒品尝,几个不喝酒的姐妹也忍不住喝了几口。滋味不错,忍不住是一通买买买。</p><p class="ql-block">盘山路上遇上一家藤原豆腐店,门前招牌颇有现代潮味,据说是这里的网红打卡店。有游客在门前停留观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行至半山,见到一烽火台遗址。石基犹存,上面生杂草,在风中微微颤动。想那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在此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终致亡国。千年往事,弹指一挥间,俱化作眼前这一坯黄土,几块残石,人间烟火常在,早就换了天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登至山顶,视野豁然开朗。远望临潼城郭,隐约可见高楼林立;俯瞰山下,田畴纵横,村落散布绿野。山风扑面,带来几分凉意。</p><p class="ql-block">山顶是人祖庙。庙旁是个小小集市庙会,当地人在这里摆摊卖些蔬菜,有做煎饼果子的老妇人。当地人家山里刚摘下的生核桃生剥就吃上了,蕃茄因着少雨,口感多甜微微添了一点酸。在集市另一边山顶上有一座小小的地震监测站。</p><p class="ql-block">因为不是周末,游人不算多,没看到步行的,游人多是驾摩托车,小汽车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归途中,我闭目回想今日所见。骊山之所以为名山,不在其高峻险奇,而在于它承载了太多历史记忆。每一代人都在这山上留下足迹,每一足迹又都被时间抹平。山不言,只是静静地见证着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