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飘扬的红头巾

玉玲珑

<p class="ql-block">《永远飘扬的红头巾》是一部当代短篇小说,通过小女孩嘎丽娅与红头巾的情感纽带,探讨家庭、友谊和成长主题,反映社会变迁与家庭价值。作品语言简洁生动,情感真挚,适合家庭阅读,引导读者思考情感与文化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永远飘扬的红头巾</p><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1、照片中的女孩,是那么美丽优雅,她有一个中国的爸爸、一个前苏联的妈妈,她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嘎丽娅”。在绥芬河的广场上,她的雕像傲然矗立,手中舞动着红头巾,召唤着和平的到达!</p><p class="ql-block">2、那是1945年的8月,侵略者正在做投降前最后挣扎,苏联红军想把日寇的要塞攻下,为了保证要塞里中日百姓的生命安全,会说中日俄三国语言的嘎丽娅加入了劝降小分队,随苏军准备出发。</p><p class="ql-block">1、“妈妈,你别怕,有红军在,我和日本人谈完就回来。”</p><p class="ql-block">2、妈妈流着泪从肩上取下自己的红头巾,给女儿认真地围扎。</p><p class="ql-block">1、“孩子,戴上她吧,这头巾是妈妈当年结婚时的陪嫁,多少次戴着她都能逢凶化吉,这次也一定能够保佑我的女儿平安回家!”</p><p class="ql-block">2、1945年8月11号,短暂的对峙后,日方突然提出要求,只允许嘎丽娅一人进入军营谈判。敌营内一名花季少女只身周旋;敌营外,人们焦灼地期待着。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军营内突然传出激烈的争吵,随即便是一声枪响,日军冲出军营,向苏军发起了疯狂的扫射,苏军的炮火淹没了天长山......</p><p class="ql-block">1、四天后,日本侵略者终于放弃抵抗,正式投降,八年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曙光下我们看得见和平,看得见幸福,却再也看不见那美丽温柔的嘎丽娅。</p><p class="ql-block">2、妈妈去司令部询问,可劝降队早已撤离。</p><p class="ql-block">1、“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一定要找到她</p><p class="ql-block">2、妈妈哭喊着在战场的废墟里焦急地寻找她的嘎丽娅,最终只找到给女儿带走的那条红头巾,正随风飘扬在山顶的树杈上。妈妈神情恍惚,不知这情形是真是假,她在呼唤着</p><p class="ql-block">1、“嘎丽娅,你在哪儿呀?你不会有事的,不会的,你一定是躲在哪儿了,像儿时那样调皮玩耍,快,别再淘气了,别吓着妈妈,快出来吧,跟妈妈回家,跟妈妈回家!跟红头巾一块儿回家!”</p><p class="ql-block">2、任凭亲人如何撕心裂肺的呼唤,回应亲人的只是那漫山遍野随风点头的山菊花。</p><p class="ql-block">1、嘎丽娅就这样走了,走的那么急,没有留下一句话。</p><p class="ql-block">2、她,还会像以前那样跟妈妈撒娇吗?妈妈累了,就为她唱上一曲白色的紫槐花。</p><p class="ql-block">1、她还会像以前那样跟哥哥嬉戏吗?一会儿蒙住哥哥的眼睛,一会儿捂住哥哥的嘴巴。</p><p class="ql-block">2、可这一切都成过去了,是残酷的战争夺走了你的17岁,花样般的年华。是罪恶的魔爪摧毁了你这朵含苞待放的花!</p><p class="ql-block">1、七十多年过去了,嘎丽娅,我们没有忘记你为和平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用隆重的仪式把你接回了家</p><p class="ql-block">2、你站在象征要塞的花岗岩基座上挥舞着红头巾,仿佛看到你凤凰涅槃般走向敌营时的坚毅</p><p class="ql-block">1、更看到那场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里,全世界人民用鲜血浇灌而成的和平之花。</p><p class="ql-block">2、在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合:我们的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30号安康市诗词学会在少儿图书馆举办 《以诗传情 致敬中国军人》庆“八一”朗诵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