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9日 7:00吃早饭 7:40出发 8:20来到“太行大峡谷景区”。</p> <p class="ql-block">《太行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太行大峡谷位于河南林州市的西侧,北起任村镇,南止山西平顺县井底村,南北长约30千米 东西宽200余米,最窄处不足60米 相对高差最大处超过1000米。两侧有众多的支峡和巍峨的峰墙 长崖 瀑布 溪潭。大峡谷既具有北方山水的雄伟,又具有南方山水的灵秀。</p> <p class="ql-block"> 太行大峡谷主要有“桃花谷”和“王相岩”两个景区,还有“太行天路”上一路优美风景。</p> <p class="ql-block"> 相比“王相岩”,“桃花谷”比较好走一些,景点也多些,如果时间允许再去“王相岩”看看 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来到桃花谷景区,180米的崖壁上,刻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的“飞龙峡”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桃花谷》</p><p class="ql-block"> 桃花谷是一条谷中之谷 全长约4km,海拔约800m-1736m,高差近千米。谷内奇峰突兀,峭拔雄壮,一条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贯穿峡谷,溪水两岸草藤垂挂,杂木丛林莽莽无际,随山风涌动的绿潮似海水漫卷。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桃花谷风景秀丽,被称为爱情谷,雾散云山变,花开鸟飞鸣,高山悬瀑落百丈,泉流潭水澄如镜,沿谷流下的溪水跌落成瀑,瀑落成潭,潭潭相连,构成了桃花谷山灵水秀的峡谷风韵。 </p><p class="ql-block"> 桃花谷内移步换景,景景相连,黄龙潭、飞龙峡瀑布、飞龙峡栈道、九连瀑、桃花洞等景点珠联璧合,显示出深峡藏秀的悠远意境。</p> <p class="ql-block">《飞龙峡——绝壁丹崖》 </p><p class="ql-block"> 构成飞龙峡的岩石主要为石英砂岩,在这套巨厚的石英砂岩中,局部含有较软的粘土(页)岩;在飞龙壁的底部恰巧发育了一层紫红色的粘土(页)岩,这层粘土(页)岩受风化和流水侵蚀的作用极易被掏空,使其上覆坚硬的石英砂岩悬空 由于石英砂岩中垂直节理比较发育,这些垂直节理联通性又非常好,在地震、暴雨等外力的诱发下极易沿垂直节理面发生崩塌作用,无数次的崩塌作用便形成了今天的绝壁丹崖景观。</p> <p class="ql-block">《琴台》</p> <p class="ql-block">《黄龙潭》</p> <p class="ql-block">《步云梯》</p> <p class="ql-block">《白龙潭瓮谷》 </p><p class="ql-block"> 白龙潭直径17米,水深4~5米,因入潭为一条高20余米的线瀑,状若白龙而得名。白龙潭四周崖壁围限,像一个气势宏伟浩大的石瓮,它是流水在两组裂隙交汇处长期深度下切 磨蚀形成的。潭水从石瓮的东部溢出,形成黄龙瀑。</p> <p class="ql-block">《“之”字形峡谷》 </p><p class="ql-block"> 桃花谷呈“之”形迂回延伸,这种形状的成因 主要是受本区发育的两组呈“X”形交汇的垂直节理的控制,峡谷沿一组节理发育的部位便形成了“一线天”景观,在两组节理交汇的部位,便形成相对较宽的“天井”。</p> <p class="ql-block">《飞龙峡》</p><p class="ql-block"> 沿泻玉瀑布的石阶而上,即到飞龙峡,一条蜿蜒曲折的峡谷水廊,峡谷宽度约6~15m,长度约300m,就像一条匍匐而行的巨龙,置身谷底,周围峭壁千仞,凉风习习。在景区的入口的180米的崖壁上,刻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的“飞龙峡”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日月流泉》</p><p class="ql-block"> “日月流泉”四个字篆刻于一块谷中巨大的孤石,水流淙淙,不舍昼夜。而刻字的这块巨石,上部长满茸茸的细长野草,远远望去,宛如一头蹲坐在这里的雄狮。 </p><p class="ql-block"> 这里建有可供游客休憩的檐廊,信步走到水边,用无尘的山泉洗涤疲惫的身心,回望一下来时的路径,顿时感叹时光催人。</p> <p class="ql-block">《岩石上龟背状花纹之谜》 </p><p class="ql-block"> 地质学上将岩石表面这种龟背状花纹称之为泥裂(或干裂)它是12亿年前在我们这里的岩石刚刚沉积还未固结前,露出水面被阳光晒干或脱水收缩形成的。地质学家据此推断,形成这种龟裂纹时的环境应当处于经常露出水面的潮间带或滨岸带。</p> <p class="ql-block"> “碧溪”中有几只野鸭子。</p> <p class="ql-block">《碧溪》</p><p class="ql-block"> 碧溪景点的起点是一组连续的跌水,水流沿石级层层流下,泛起粼粼的水光,经过一处浅潭,水流缓缓地铺开在宽阔的水面,水中垂柳依依,碧波荡漾,好像从雄伟的太行山一步迈入了俏丽的江南。</p> <p class="ql-block">《二龙戏珠》</p><p class="ql-block"> 该景点位于景区的中程,由两股瀑布和瀑下深潭组成,自每年的6月中旬至9月,可见两股瀑布同时注入深潭,宛如在水中嬉戏的两条矫捷的白龙。潭水深约12米,是亿万年来水流长期冲刷的结果,潭水清澈宜人,苍翠夺目,是连接在桃花溪中的一颗温润的碧玉。</p> <p class="ql-block">《风月桥》 </p><p class="ql-block"> 风清月明赏花溪,跨过风月桥,即由桃花溪的左岸来到了右岸,该桥采用全木质结构,横跨桃花溪水,桥下水流淙淙 周边风景秀丽 是峡谷内较为开阔的地带。桥名“风月”,取其美好之意,而与子携手同游桃花谷,更感觉无限美好。</p> <p class="ql-block">《花溪栈道》</p><p class="ql-block"> 花溪栈道全长220米,沿途上方遍布桃树,每逢春季,桃花盛开季节,飘零的花瓣散落水中,铺满水面,一条花溪栈道,诠释了境由心生,欢喜者看到了映日桃花别样红;思虑者则看到了“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走过了花溪栈道,就将进入瀑水相连的九连群瀑区域。</p> <p class="ql-block">《九连瀑》</p><p class="ql-block"> 九连瀑非指一处瀑布,而是指该区域的瀑布群,在古代汉语中"九"用来形容数量多,在九连瀑中潭连瀑、瀑连潭、潭瀑相连,由于落差和地形不同,呈现出姿态各异的瀑布形态,相映成辉。</p> <p class="ql-block">《桃花塘》 </p><p class="ql-block"> 桃花塘是依托桃花溪修建的一处水面,是桃花溪上串联的一颗美丽玉珠,桃花溪水量时空分配不均 桃花塘起到了以丰补歉的调剂作用。盛夏季节,登临塘坝顶端,河道的微风轻拂面孔,淙淙的水流从脚下流过,扶栏依立在大自然中,恍如回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 10:50来到“桃花洞民俗广场”,在这里休息 吃点儿东西。这里有交通车经太行天路回到大峡谷景区游客中心,中间还可停留几个景点。</p><p class="ql-block"> 休息了40多分钟,乘交通车开上“太行天路”。</p> <p class="ql-block">《天境》</p><p class="ql-block"> 天境观景台高置于龙脊之上,南北两侧均有深谷相伴,北侧峡谷山高入云,气势恢宏;南侧峡谷沟壑交错,俊秀深邃,一股飞流而下的清泉,跌宕出悦耳的音符。从观景台西望,是雄姿百态的骆驼峰,而回首之处,则是鳞次栉比的石屋农院,树垂金果,园路弯弯。</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山雄、水秀、屋奇、林茂,集刚柔相济、北雄南秀于一身,激起无数画家学子的创作激情,是一处能够幻化出无限风光的山水胜地。 </p><p class="ql-block"> 天境观景台因临近朝阳村,也被称为朝阳观景台,南侧幽谷,被称为“朝阳沟”。</p> <p class="ql-block">《梦幻之谷》</p><p class="ql-block"> 梦幻之谷是木行天路最大的观景台,面积约6000平方米,周边崇岩峻岭,峰壑叠嶂,景台错落有致。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来到梦幻之谷,有五处景致必看:一是西山画屏峰,挺拔传美,峰峦叠嶂,与太行山景相迥异又契合,非神笔不能绘就。</p> <p class="ql-block"> 二是峡谷胜景,此处是观赏太行大峡谷雄壮之美的最佳位置,南北通透,奇势如虹,非到此不识太行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 三是300平古柿树,在观景台北部,生长有两株枝繁叶茂古柿树,仿佛一对长相斯守的情侣,风情相荷游,必要倾心留念。</p> <p class="ql-block"> 四是智慧之门,凡欲入职、升学、高就者,穿过此门,沐浴智慧之灵光,必能鱼跃龙门,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 五是观景台北部的田园农舍,集景区传统民居营造技法之大成,观赏之余,亦可在此品茗一杯。</p> <p class="ql-block"> 13:15乘交通车回到大峡谷景区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 14:00乘自己的大巴车前往“王相岩”景区,14:15抵。</p> <p class="ql-block">《王相岩景区》</p><p class="ql-block"> 王相岩,“王”指的是商朝第22代国王武丁,“相”指的是宰相 傅说王相二人曾使商朝中兴,后人将它们居住过的地方称为王相岩。王相岩峡谷 下部为形成于距今25亿年前的太古宙地层,中部的紫红色石英砂岩形成于距今12亿年前后的元古宙时期,顶部的山峰为距今约5亿年前后的古生代时期形成的石灰岩类。</p> <p class="ql-block"> 这里飞瀑高悬,森林覆盖,环境优雅,令人陶醉。荡魂桥为一铁索悬桥,古朴新颖,建筑险要,设计别致。桥长50米,宽2米,高8米,铺有666根松椽作为桥板。过桥时晃晃荡荡,颤颤悠悠,在桥上观望远山近水,别有情趣。特别是汛季,王相岩瀑布之水从山涧倾泻而来,冲击着河底参差耸立的山石,溅起三四米高的浪花,流水声震耳欲聋。</p> <p class="ql-block"> 这里要提醒大家,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的朋友,请你们留步,改走山路,以保证安全;</p> <p class="ql-block"> 岩前玉皇阁庙基下,为古悬石九拱桥。桥宽50米,为扩庙基和免除行人涉谷而修。在100多米深的断壑深涧上凌空架起,石如斗牛,建筑宏伟。入桥下洞,观深涧,惊魂落魄;看拱顶,凌空架石,惊叹不已,称颂古人匠心独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景不错,看到那之字形天梯不觉腿软,只能望岩兴叹。</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倚山就势建成,五脊六兽,精巧玲珑,金黄色琉璃瓦封顶。阁中塑玉皇大帝,神态各异的各路神仙排列两旁,香烟袅袅,钟磬声声。</p> <p class="ql-block"> 仙人洞内有一钟乳石,形如龟状。相传古时候这里住一个灵龟。傅说曾卜卦问龟,知晓天下事。傅说归天后,灵龟变成一块巨石。</p> <p class="ql-block"> 此幅由同行旅友提供。</p> <p class="ql-block"> 王相岩,又名老道岩、宝泉岩。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南2公里处。这里山峦起伏,奇峰异立,林深谷幽,涛声隐隐,真是奇妙无穷,美不胜收。“太行之魂”王相岩,东临溪水,西依悬崖,左右两侧峭壁环绕,形成了一个闭合性极强的围谷,与岩崭屏开的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国古代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历代名人雅土来此修身隐居。</p> <p class="ql-block"> 在景区下边转了转,留影打卡。不时下点儿雨,于是15:20回到车上。</p><p class="ql-block"> 等爬山的旅友陆续归来,16:25离开王相岩景区,17:10回到住处。</p><p class="ql-block"> 晚上团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