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诗经:越古老,越美好》,本书由曲黎敏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第五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u>《关雎》——厚德之极</u></b></p><p><br></p><p><br></p> <p> 此诗为“风之始也”,风从厚德走。</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周南•关雎</b>(原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关雎鸠,在河之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窈窕淑女,君子好逑。</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差荇菜,左右流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窈窕淑女,寤寐求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求之不得,寤寐思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悠哉悠哉,辗转反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层次荇菜,左右采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窈窕淑女,琴瑟友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差荇菜,左右芼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窈窕淑女,钟鼓乐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译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冠冠和鸣是雎鸠,相拥相眠在沙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曼妙灵性之淑女,君子一生之所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层次荇菜左右流,窈窕淑女寤寐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求之不得眠不安,辗转反侧心亦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差荇菜左右采,淑女明慧琴瑟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差荇菜左右芼,有始有终欢乐足!</p> <p> 一本书的第一篇,影响全书的定位、格调,开宗明义,统摄全书,是读一本书最初也是最重点的步骤。</p><p> <u>孔子为什么把这篇放第一首?</u></p><p> <u>这是一首简单的“男追女”的爱情诗篇吗?</u></p><p> <u>《毛诗》为什么说这篇主旨是“后妃之德”?</u></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共同探究《诗经》。</span></p> <p>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关雎》为什么成为首篇?</b></p><p> 如果我们深究孔子所有的文献编著,不难发现,他在删定六经时,第一部的开篇都在讲阴阳、讲男女、讲婚姻。</p><p> 《诗经》开篇《关雎》,讲的是君子淑女之道。</p><p> 《书》首篇讲的是“舜不告而娶”,说的是尧舜禅让的故事。</p><p> 《礼》讲的是人际相处之道。</p><p> 《乐》已佚失,但从先秦文献中还是可以一窥端倪。男女情欲和谐为琴瑟鸾和,不和谐则会造成蛊惑之疾。</p><p> 《易》首篇讲的是乾坤两卦,也是阴阳。乾卦的精神是自强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厚德载物,阴阳合德,才能生生不息。</p><p> 《春秋》首篇讲的是“郑伯克段于鄢”的史实,讲的是父母子女之道。</p><p> <u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所以在孔子眼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关雎》正适合作为《诗经》的开篇。</u></p> <p>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关雎》是一首单纯的情诗?</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众多《诗经》研究中,《毛诗》对他定语与众不同:“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首诗的意义顿时非凡,淑女以配君子这事,不仅是百姓的事,更是邦国之大事。</span><u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首单纯的男追女的情诗是无法上升到这个高度的。</u></p> <p> 回头我们再看看关雎原文和译文,实际上,《关雎》开篇第一句就已经把孔子关于一个好社会的理想彰显出来了,一个“好”社会一定是一个好男人和好女人组成的。那么什么叫好男人?什么叫好女人?孔子定的标准是:好男人为君子,好女人为淑女。那普通人就成为男人和女人。略有敬意的称呼就是男子和女子。君子和淑女是有特定概念的,淑女,其特性是窈窕,是心灵美和体态美,那么什么人才可以成为君子呢?</p><p> 结论,在《论语》的第一段的结尾,“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p> 哪怕天下没有任何人懂我,天下没有任何人用我,我也不抱怨,这才是君子啊!君子的一个标准就是“不怨”,用他的原话说,就是“不愠”。不抱怨才是君子的一个标准。</p><p> 所以,<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暗含了一个好男人的标准——不抱怨,也传达了一个好女人的标准——温柔大气。</b>这样的好女人就是君子的好配偶,由此而确定一个好婚姻。</p> <p> 说起好婚姻,是有历史典故佐证的。在《关雎》产生的年代之前,中国三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有一个坏女人的故事在里边:<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夏亡于妹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b>古人认为是这三个美丽风情的妖妇生生灭亡了三个辉煌的王朝。她们先是迷惑了君王,让他们疏于治国,然后再由着她们任性残害忠良,于是,呼啦啦大厦将倾,百姓也随之涂炭。</p><p> 任何一个王国的衰败都会有很多原因,但中国人总结的原因简单而深刻:<u>人,尤其是君王,一旦被欲望、被情感左右,就有可能造成毁灭。</u></p> <p> 《关雎》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好男女的标准,即君子和淑女;另一个是好婚姻的标准。<u>那么好婚姻的标准是什么呢?第一要明尊卑,第二要明终始。</u></p><p> 所谓“明尊卑”就是这个“琴瑟友之”。所谓“明终始”,生活要有始有终,不可以动不动就吵着要离婚,不可以动不动就分手,如果这段关系你没有处理好,下断关系里这些问题会继续存在,因为人的感情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而现在的人总想消灭过程,希冀直接拿到结果,这是不符合哲学的。</p> <p> 所谓长久之道,终始之道,古人通常用钟鼓表示。钟鼓楼一般是左鼓右钟,左为生发,用鼓,属于木声;右为收敛,用钟,属于金声。古代打仗也是如此,开展前敲鼓鼓舞士气,结束时呜金收兵。于是就有了最后一句:“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现在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是这个意思。</p> <p> 所以孔子赞叹《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切不过度的情感表达,无非是让人警惕和节制自己情感的泛滥和无理的情感勒索。</p><p> 至此,这首《关雎》因先前之朦胧清丽到中间的犹疑、忧思、迷惘,到最后的由琴瑟钟鼓带出大气、敦厚,一派美好平和、有礼有节——<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你要想得到一个好男人或好女人,就要先明白君子淑女之内在修养;你要想得到一个好婚姻,就要先明尊卑,再守始终。</b>如果你不尊重别人,你就不配享受这份爱与提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溪风萃骛,原名温永亮,酷爱古诗词的70后,转业军人、政法干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诗裁雪月风花,笔润春秋冬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