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篁岭晒秋</span></p><p class="ql-block"> 我说过,(2015年7月)第一次在篁岭的半天中,“最使我陶醉的美景,乃‘篁岭晒秋’” “因为篁岭晒秋集中了古徽州、婺源其它地区的特色,且更加震撼,所以名声远播。大部分游人知道篁岭,都与篁岭的‘晒秋’分不开。如今,‘晒秋’已成了篁岭长年不衰的景观,成了游人、画家、摄影家们追逐的“最美中国符号”(见《篁岭晒秋——江西漫游之四》)。</p><p class="ql-block"> 晒秋,源于人类在太阳下晾各类物品的原始生产和生活方式。晾晒的物品不只是在秋天才有,但以秋天晾晒农作物最为频繁。但是,在篁岭“晒秋”不仅仅只是一年四季的晾晒活动,已经被智慧的篁岭人演绎成一种日久弥新的、具有美学价值和文化传统的民俗艺术活动——“篁岭晒秋”。</p><p class="ql-block"> “篁岭晒秋”,是篁岭最醉人的景观。篁岭人依据陡峭坡地的村落地形,因地制宜,几乎家家户户向阳的楼前、屋顶都搭建了晒台或晒架。每当红日东升,晒台或晒架上,大大小小的圆形竹晒匾次第排开,里面铺满白色的笋衣、红色的辣椒、黄色的玉米、绿色的蕨菜、黑色的菌菇、褐色的板栗、金色的皇菊……犹如一块块巨大的调色板。放眼望去,整个篁岭五彩缤纷,艳丽夺目。</p><p class="ql-block"> 在篁岭,除了天街人家的窗口、阳台,更有众多为观赏,拍摄“晒秋”的专设的晒场、晒工坊、展场、观景台,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蜂拥而至,打卡拍照。</p><p class="ql-block"><b> 高 峰</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8月31日</b></p><p class="ql-block"><b>注:</b>照片摄于2022年11月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于第一晒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于天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摄于天街观景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第一晒场,一位衣着时髦的“大妈级”游客趁游人稀少之际肆意翻弄晒物……类似不文明的现象,在景区屡见不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