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即将迎来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现通过美篇《散文小说研究苑》交流圈,将抗战中最大的一次大会战—淞沪会战的状况,与广大美友分享。让我们牢记历史,砥砺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中国抗战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军百万精锐折损,14位将军血洒疆场,数千名军官壮烈牺牲。整整三个月,三十万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鏖战黄埔江畔,用“一天打光一个师”的惨烈代价,彻底粉碎了日寇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这场战役,便是被后人称为“东方绞肉机”“血肉磨盘”的淞沪大会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7年8月13日,日军集结约三十万兵力,海陆空三军齐发,剑指上海,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在这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全国各地军队纷纷奔赴上海,誓死抗敌。张自忠率领的第88师、第89师率先抵达战场,这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曾被誉为“德械精锐”。然而,面对日军的飞机、坦克、航母与舰艇,这些装备在敌军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三个月激战后,这支王牌部队几乎全军覆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来自湖南的湘军,几乎倾尽家底,十五个师全部奔赴上海,誓死抵御日寇。谁曾想,这场战役竟成了湘军的绝唱。战后,九万湘军几乎伤亡殆尽,残存士兵被编入中央军,从此世上再无“湘军”番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广西的桂军素有“狼军”之称,是当时中国最强部队之一。他们身着草鞋,千里跋涉奔赴上海,刚抵战场便组织敢死队与日军正面硬拼。然而,面对敌军的机械化部队,他们手中最原始的武器显得力不从心。激战三昼夜,六万“狼军”折损五万余人。白崇禧在指挥所中痛哭失声。整个抗战期间,桂军出兵百万,占广西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为抗战胜利立下不朽功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川军身披斗笠、脚穿草鞋,在刘湘率领下徒步千里奔赴上海。此时,上海大部分阵地已失守,他们尚未站稳脚跟便投入战斗。在日军猛烈攻势下,川军坚守七天七夜,给予敌军沉重打击,一战成名。然而,代价也极其惨重——八万川军儿郎,仅剩不足两万人。整个抗战期间,川军出兵三百余万,最终仅剩十三万七千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粤军在淞沪会战中,以五万兵力对抗日军九万大军,血战三十三天,誓死守卫阵地,打得日军频频更换主帅。面对敌军的飞机、大炮、军舰狂轰滥炸,粤军死战不退,直至接到撤退命令。据统计,抗战期间粤军出兵九十万,最终仅三千人归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此外,滇军、东北军、西北军等全国各地部队纷纷驰援上海。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誓死守卫祖国每一寸土地,三个月内伤亡达八十九个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黄埔军校培养的底层军官几乎全部阵亡。虽然最终上海沦陷,但这并非中国军队之过,实因敌我装备悬殊,血肉之躯终究难敌钢铁洪流。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一批倒下,另一批接续冲锋,直至最后一人,也绝不屈服。他们用生命与鲜血,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即便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投降!淞沪会战虽败犹荣,它为中国抗战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