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晨散步看见这种粉色小花匍匐在青绿草地上的时候,还以为是牵牛花没有找到攀爬的目标,于是只好在地上横向蔓延。</p><p class="ql-block">走近细看,才发现它并不是姿态受限的牵牛花,而是牵牛花的近亲「打碗花」。</p><p class="ql-block">由于两者都属于旋花科,所以花朵也较为相似。但牵牛花是番薯属的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打碗花则是打碗花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牵牛花)</b></p> <p class="ql-block">不过打碗花的颜色远不比牵牛花艳丽,只有粉白色这一种花色;而牵牛花花色繁多且艳丽,通常红、紫、蓝色最为常见。</p><p class="ql-block">如果仔细观察过打碗花与牵牛花,那一定也可以发现更多的区别。从花朵大小来看,牵牛花直径通常5-6厘米;而打碗花花朵直径在3厘米左右,一眼望去要比牵牛花小一圈。</p> <p class="ql-block">叶片也是区分两者最直观的部分。牵牛花叶片通常为心形或三裂,叶面或疏或密有微硬的柔毛叶片大小是打碗花的三倍之多;打碗花茎上部叶三角状戟形,中裂片披针状或卵状三角形,全株光滑无毛。</p><p class="ql-block">至于「打碗花」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有的地方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小孩若是不小心打碎了碗,长辈会安慰一句“去找几朵打碗花压压惊”,仿佛这小花能抵消破碎带来的不祥。久而久之,“打碗花”也便多了一层吉利的意味。</p><p class="ql-block">也有地方却说得相反:若是手长去摘了打碗花,家中的碗也会随之碎掉,于是这名字带上了一点忌讳。</p> <p class="ql-block">在我了解打碗花的过程中,无意间查询到在饥荒的年代,打碗花曾是人们赖以度日的野菜。它的叶片和嫩茎煮后虽略带苦味,却能裹腹;根茎有微毒但在贫穷时期却也有蒸食或做汤的记录,但不可过多食用,否则会致腹泻。</p> <p class="ql-block">这朵曾救过不少人的性命粉红小花。那时的人们对它既感激又无奈,感激它在绝境中可以提供一点温饱,又无奈于那种“吃草充饥”的岁月。</p><p class="ql-block">或许正因如此,每次再看见它静静开放时,心里总会生出一丝温柔与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