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铎翁</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1769957</p> <p class="ql-block"> 游学圈为配合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让优秀游学作品走进校园,隆重举行了3次“跟着课本去游学”佳作征集活动,取得了较大成效,为广大师生所喜爱。</p> <p class="ql-block"> 随着新美友越来越多,他们对如何写好“跟着课本去游学”文章较陌生,一知半解,所写此类文章多不符要求。笔者参加了几次此类征文活动,都有加精获奖并入选佳作。现就如何写好“跟着课本去游学”文章谈几点心得体会,与美友们切磋。</p> <p class="ql-block"> 我以为,要写好“跟着课本去游学”文章,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熟悉课文内容,做到胸有成竹</p><p class="ql-block"> 第一,既然是“跟着课本去游学”,那么就必须熟悉掌握课文内容。课文是游学的基础,假如不弄懂课文内容,那游学就失去灵魂,漫无目的,其结果必然是写不出符合要求和期望的好文章。</p> <p class="ql-block"> 怎样才能做到课文内容了然于胸呢?其一,收集中小学语文课本,网上、书店都有购买;其二,可向家人孙儿辈及亲戚朋友等借阅。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写作前,一定要找到相关课文,配合游学攻略,全面掌握课文内容,如果实在购借不及,可上网查阅相关课文并收藏,这样写起来就不会抓瞎了。其次,既然是为广大中小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优秀阅读作品,就应尽最大努力了解中小学生的爱好和需求,方能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游记文章能否为中小学生接受和喜欢,让我们的服务和付出能否结出硕果,关键是所写文章要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因之,文章不宜过长,语言要平实易懂,切忌晦涩难懂。当然,文章也必须富有文采,读之令人兴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 二,认真选取景点,紧抓文景契合</p><p class="ql-block"> 首先,所选景点必须与课文完全相符。如果课文写的是山,你却选了个水的景点,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文章必然失败。这样的事例不是没有,而是经常出现。比如有人写“荷塘月色”,却有大段写牡丹。这种景物转换虽然无意识,却是致命的。</p> <p class="ql-block"> 其次,所选景点不仅必须与语文课本相吻合,也必须和正在撰写的“跟着课本去游学”文章相融洽,利于课文、景点、游学征文三合一。其三,所配图片应适配应景,切忌滥用它图,造成图不应景,文景悖离。应文图合一,图文并茂。</p> <p class="ql-block"> 三,狠抓创作质量,促进作品融合</p><p class="ql-block"> 撰写“跟着课本去游学”文章,与其它游学文章一样,应严格按照“游学投稿新标准”来写,尤其要切实做到“游学悟”三结合。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课本”特点,在创作过程中,要切实让课本和游学文章高度融合,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一是游学文章要紧紧围绕“课文”主题来写,不可跑偏。如课文是赞颂民族英雄文天祥,文章却写岳飞等,就跑题了。二是文章应适当引用一些课文语句,但必须是文章撰写所必然,而不是为引用而引用,从而使文章显得支离破碎,冲突累赘。要坚决拒绝大量引用原课文,如是这样,中小学生还不如阅读原课文,有何必要阅读辅助作品呢?实际上,只要紧抓“课文”中心思想来写,不需要也不应大量引用原文,竭力避免抄作而不是创作。</p> <p class="ql-block"> 其三,课本游学文章必须写出新意和深度,或是开拓原文新视点,或是发掘课文新境界新取向等,总之,要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