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月映东归史诗,库尔勒风香古今同

娜仁花

<p class="ql-block">从且末出来沿着 且尉沙漠公一路向北,几乎 400 多公里全是沙海,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当你突然在远方看到一条深绿的带子横亘在沙丘尽头,那就是塔里木河给塔克拉玛干画下的“休止符”。绿洲来得毫无铺垫,前一秒还是连绵起伏的沙丘,下一秒胡杨、红柳、芦苇就齐刷刷地立在路边。塔里木河大桥之前的那段弯道是最佳“打卡点”,桥下水面静得像一块碎玻璃,倒映着胡杨金黄的剪影。过了桥便是罗布赛村景区,一个古渔民村寨,我们没有留步,直奔库尔勒。</p> <p class="ql-block">库尔勒最值得“第一眼”打卡的文化地标,非巴州博物馆莫属。巴州博物馆(全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是南疆最大、最系统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仅是南疆体量最大、展线最系统的综合博物馆,而且整座建筑本身也极具表现力——外轮廓取意蒙古包与丝路驼队的弧线,大面积浅砂色石材在库尔勒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恢宏。我俩这次把南疆游遍了,再来看看南疆的历史,巴州通史,楼兰文化,蒙古族东归历史。结合我们走过的路线和古城,和南疆的各个景点,古丝绸之路理解了,西天取经唐玄藏的艰难行径明白了,每个县城景区印象更深刻了,一次性把南疆的历史纵深拉通。一片海退成戈壁,一条河串起绿洲;一群牧民东归,一座博物馆把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折叠在同一束灿烂的光里。忽然看到博物馆那幅东归图,会发现我们走过的牧道,正是渥巴锡 250 年前用马蹄量过的同一条;而今晚孔雀河畔的天鹅,或许正掠过当年土尔扈特人点燃的篝火余烬。历史、文化、美景、人文、习俗,就这样被一条河、一座馆、一片草原折叠成“此刻”。</p> <p class="ql-block">馆外广场傍晚有喷泉和灯光;对面“天鹅河景区”步行半分钟,一步一景,这小城太美了,逛一天美的都感觉不到累。这里蒙古长调与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在巴扎相遇,维吾尔“古尔邦”与蒙古“那达慕”常在同一广场前后脚办:一边是麦西来甫,一边是搏克跤场——音乐切换如此和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