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冢的兴衰与乡愁</p><p class="ql-block"> 窦四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西安地处关中腹地,南有秦岭,北有渭水。是十三朝古都,历史上共有74位皇帝定都西安。西安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我们新农(龙王庙)村,地处西安近郊,土地肥沃,地理环境优越。是关中地区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人常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关中黄土埋皇上。这话一点也不假。皇上死后埋在关中,那么大臣宰相死后埋在那里呢?</p><p class="ql-block"> 活人有三六九等之分,人死后仍然可分三六九等。皇帝崩驾,埋葬土堆很大叫“陵。"(秦王陵,中山陵)。大臣宰相死后,葬埋土堆比皇上土堆小些叫“冢。"(韩信冢)。百姓死后,葬埋叫“坟墓。"</p><p class="ql-block"> 在那封建社会里,朝廷里的君臣们,只要长眠,就选择葬埋在我们 村附近。在 那时正是讲风水的鼎盛时期。也是大冢兴盛时。</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我们村周围三百米左右,就有九个冢。如韩信冢、远一点还有三里村的一、二、三大冢,高寨冢、薛家冢等。不知埋葬那位宰相大臣(没听父辈们讲过这些故事),只知韩信冢埋葬韩信头。</p><p class="ql-block"> 大冢多有多的好处,小时一群十多岁的娃娃,三五成群今上这个,明上那个,一天还可能上几个大冢呢。春天在冢周围挖野菜摘小花,上下跑跑耍一阵子。夏季傍晚在上边乘凉,听大哥哥们讲抗日战争小故事,带上自制的红缨枪,学抗日战争小英雄,在上边站岗放哨。秋日在冢上摘红红的小野果,比赛看谁摘的多。数九寒冬跑上滚下,进行比赛,好玩极了。</p><p class="ql-block"> 这十多个冢,在以后有挖出文物。高寨村冢在上世纪砖厂取土就挖出有铁器及大量陶器,上报有关文物部门,文物部门把出土的文物运走了。韩信冢也挖出陶器等文物。</p><p class="ql-block"> 过去百姓死后,让风水先生看水风,意思是选择一块风水好的地方挖墓葬人。宰相大臣们死后,更需要花巨支,请高级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墓地。这些墓地选择的地方必须是地势较高,风水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农业学大寨,在全国兴起。村村开展平整土地。把一切能利用的荒地,可开垦成良田。干部下令向大冢宣战,经过三五年的时间,大部分大冢被夷平变成良田。在村庄附近的冢,村民盖房拉土垫庄基地了,几年的蚕食,原来的九冢三十六坡再也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社会的发展,一切都在变化中,新农(龙王庙)村已拆迁,过去有冢的欢乐,只能成为乡愁了。现在在原有大冢的土地上,国美集团、普洛斯和壹米滴答等大型物流公司,盖起了厂房。成为工业基地。</p><p class="ql-block"> 现在六十岁以下的中年人,很少见过,只听老人说过村周围的大冢,再也见不到了。可惜可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历</p><p class="ql-block">窦四明,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街办新农(龙王庙)村人。灞桥区作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