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暑期 一场缘分 一次突破

悟空

<p class="ql-block">一个暑期~</p><p class="ql-block">2022年八月一个炎热的暑期,口罩期结束,正当在准备开学之际,我突然在学校昏厥,由于身体原因,我结束了30多年的教育工作;今年八月又是一个酷暑,我再次回到幼儿园带暑期“小幼衔接班”。</p> <p class="ql-block">一场缘分~</p><p class="ql-block">在接这个“小幼衔接暑期班”前,我了解了这24名小朋友分别来自三个大班,7名女生、17名男生;八月一日我早早去学校,准备迎接小朋友们,我先介绍了自己,将会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学习……)也请小朋友来自我介绍(同事们赞叹我的记忆力,基本不到三天时间就能把小朋友的名字和脸对应上了),有好几个小朋友的哥哥(现已经读小学或初中)原来就在我们幼儿园毕业的,有的是弟弟和哥哥长得特别像(简直就是翻版),因此当我看到这些二宝就特别眼熟,有的是当爸爸来接二宝时,看到我也是先愣一下,记忆在线后,微笑向我打招呼。</p><p class="ql-block">班级里有一名是全校出了名的“天王级”男孩,我观察发现:他很聪明但又很任性,没有太多的集体规则和危险意识,爱去逗闹、争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有一天他说要大便,我不太放心跟他到厕所,厕所门开着,他看我在看着他:“老师,你可以走开吗?你看着我拉粑粑,我会很尴尬的” 这一刻告诉我:他们似懂非懂,既纯真又可爱;但孩子也有自尊的,他们不仅需要成人的保护,更多的需要尊重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名男孩平日就像一只“刺猬”不能和小朋友和睦相处、爆炸式的乱发脾气、好动,专注力也不够;经常会听到其他小朋友来“告状”(故意破坏了其他小朋友玩具或建构作品等)他也总能找出一百个别人不好的理由,针对他的个性,我是“软硬相加”发现他稍有进步就给予大大的表扬或者奖励他可以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当发现他乱发脾气要动手打小朋友时,马上阻止并严厉地批评,配合相应的“惩罚”,如:减少他自由活动的时间、停一次他特别喜欢的游戏;逐渐他开始学会控制自己,慢慢学会了倾听,也会专心书写。</p><p class="ql-block">在这一个月里,从最初小朋友们围着我好奇问我:“钱老师,你从哪里来的?”、“钱老师,我们以前怎么没有看到过你呀?”、“钱老师,你是在几班的呀?” 我在这些“打探者”的追问下只能用禅意的方式回应:“对呀,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可惜也没有看见过你们(因为这届毕业班正好是2022年九月上的小班,这年我与他们错过,今年我与他们遇见)。</p><p class="ql-block">四点要放学了,有小朋友们会和我还讨价还价说:“能不能再玩一会,晚一点放学” 还有小朋友邀请我到他家里去玩。由于大部分小朋友要提前去新的小学报到体验,8月28日下午我们一起唱“园歌”、“老师再见了”,这天的四点放学,孩子们不仅和我说“再见”,有的还和我拥抱说“再见”</p> <p class="ql-block">一次突破~</p><p class="ql-block">我2011年开始不再带班,时隔十几年后还能再回到一线带班工作(我在接班前也想到有17名男孩报名参加这个班的,有的是家长需要工作,孩子暑期没有人带;也有是大概家里老人实在是带不动……但没想到“天王级”人数远远超过四位,也让我知道原来给他们“封神”的理由)。已退休在家三年,这次临时再就业,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和突破吧,首先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和工作节奏,再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组织活动;前半个月我下班回到家,人就像散了架一样,嗓子疼,什么都不想动(坐在沙发上都能睡着),因为这个班里有好多都是上蹿下跳,非常好动的孩子(一天中午孩子们刚睡下不久,我发现一名男孩眼睛是闭着,手放在被子里不停在动,我轻声低下身问:“你的手在动什么?(原本我想可能是他偷偷带了一个小玩具在被子里玩)当我把他手从被子里拿出来时,我惊了!他的右手食指被他用拆下被子的一根长线紧紧缠绕着,食指末端颜色已变紫了;我赶紧帮他解,但由于绕的过紧过多,后来只能用剪刀剪开,此时他也开始紧张了,为了不影响和惊吓到小朋友午休,我先让他睡觉;起床后和小朋友说了做危险事会造成的后果,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带班孩子们的安全是首位;因此,我们要无时无刻的观察和关注孩子们,开展每个活动前和他们讨论定好规则;同事们说:我的“武功没有废” 还是有魅力的……因为再路过我们这个班级,听不到太大的吵闹声了(刚带班的前几天,班级就像是一个“百鸟园”),原来不肯睡觉的几个“困难户”,也能安静入睡了;原来吃饭挑食的,每天也都是光盘行动了)。我开玩笑的和同事们说:这一个月我说的话,比我在家里一年说的话还要多……” 通过这一个月的“小幼衔接”课程、组织游戏、培养孩子们如何做一名小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看到了孩子们点滴进步,在这一个月里我与孩子们共同见证成长、自我突破;58岁的我还能在幼儿园带班(一个月),积累独特的教育智慧,体现“因材施教”的成熟教育理念;更‌‌需要直面身心、体能的挑战与职业坚守,因为是孩子们的纯真让自己童心永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