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日是公公“五七”祭日,原计划我与c先生、儿子及姑姐们同回武威上坟,之后再送儿子到机场返校。不料临时新增工作任务,上午11:30左右结束后方可离岗,因此,我一同前往老家的计划就被搁置了。</p><p class="ql-block"> 我跟c先生和儿子商量:他们先回武威,等上完坟,我的工作也恰好能结束,届时我们同步赶往机场汇合。但这个想法却被他俩果断否决,核心还是不放心我独自驾车跑这趟长途。可一想到此次分别后,要差不多三四个月与儿子不能见面,彼此定然牵肠挂肚,我便执拗地不肯松口。见我态度坚决,父子俩只好退一步,提出了折中方案:让我先坐班车,再转乘公交和动车前往机场。我掐算片刻,确认时间足够宽裕,便采纳了这个提议。</p><p class="ql-block"> 11:30,手头的工作一结束,我先赶回家换了身衣服,随手抓了点零食,便迫不及待的出了门。走在街上,只觉“休假”归来的暖阳热情得有些过头,体内的水分正被它炙烤着一点点流失。沿着正对车站大门的马路走到门口时,恰好看见一辆从合作发往兰州的大巴即将驶到跟前。凭着早年的记忆,这个点车上应该还有空位,能先上车后补票。我心头涌起“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的窃喜,三步并作两步奔到车前,可大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我隔着车窗招手,司机助手却隔着玻璃朝我摆了摆手,意思再明确不过:已经没有空座了。没法子,我只好转身走向售票厅。</p><p class="ql-block"> 当我转头望向售票厅,只见一条长龙似的队伍,从候车大厅蜿蜒而出,成丁子状延伸到车站门口的人行道上。询问旁边的工作人员才知,今日前往兰州的乘客格外多,为保先来后到的公平,所有人都得排队购票。我暗自纳闷:什么时候车站的生意竟这般火爆了?带着这份疑惑,站在队尾的我悄悄观察起来:排队的大多是年轻面孔。难道是游学的队伍?念头刚起便被自己否定了。正规的游学团队总有组织者,出行也该有统一车辆。可眼前这些年轻人,各自低头刷着手机,彼此之间还透着陌生疏离。猛然间我反应了过来:这定是今天考完试的考生,考完便各自返程了!想到这儿,忍不住为自己的“小机灵”偷偷乐了一阵,或许,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傻人傻乐”吧。</p><p class="ql-block"> 走进候车大厅,望见前方黑压压的人群,我暗自叹道:“看来得等一阵子了。”谁知“傻人有傻福”,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名工作人员朝着我这边边招手边喊:“后面的往前走,到这边来!”周围大多人低头盯着手机,没玩手机的我和另外几人,第一时间应声上前。走到工作人员指定的地方,才发现是临时新增了一条售票通道。借着反应及时的巧劲,我顺利拿到了这趟车的32号车票,这意味着候车时间被大幅缩短。那一刻,心里的开心值瞬间拉满。</p><p class="ql-block"> 过完安检并完成验票后,在司机师傅的指引下,我很快找到了车票对应的大巴车。怕弄错流程,上车前还是多问了一句:“师傅,是按车票坐座位吗?”得到“随便找座”的答复后,怀揣自己的寻座计划上了车。车上已有大半乘客,我不爱坐后排,见过道右侧第四排有空位,便径直走了过去。“您好,请问这儿有人吗?”我问旁边正忙着操作电脑的姑娘。她头也没抬,只应了声“没有”--想来她用余光瞥见了我,清楚了我的来意。放下随身的小包和洗漱袋,稳稳坐定后,我立刻上网买了一张傍晚6点左右到兰州新区站的动车票。班车刚启动,我就到一家三口的“爱家家”小群里报了信。儿子看到后提醒我,动车现在能直达中川机场,于是我赶紧退了刚买的票。查了查,到中川机场东站的车次很密集,便索性改变了购票计划,打算等班车到终点后,再根据时间选合适的动车班次。</p><p class="ql-block"> 我怕晕车不敢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只好放空自己,陷入百无聊赖的状态。许是习惯了按时吃饭的胃嫌我太闲,竟悄悄发出了进食的信号。我在随身包里翻找吃的,却发现走得太匆忙,把水杯落家里了。人总是这样,拥有时不觉珍贵,失去后才格外惦记。原本不觉得渴,可发现没带水杯,喉咙忽然就干了起来。但车子已经开动,再想下车买瓶饮料根本没可能。我继续在包里摸索,摸出了c先生买的饼干,还有昨天他送我的七夕礼物--巧克力。心里盘算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饼干越吃越干,万万不能碰,便取了一条巧克力,权当补充能量。吃完一条后就不敢再吃了,生怕越吃越渴,反倒添了难熬的滋味。</span></p><p class="ql-block"> 为了减轻对水的渴望,我试着转移注意力。坐在第四排靠过道的位置,我装作不经意地前后左右扫了扫车厢:左右两侧各有11排双人座,共能容纳44人,最后一排是5人连座,再加上司机的独立驾驶位,这辆大巴总共是50个座位。这下,我先前的疑问有了答案--原来我乘坐的这种50座的大巴,是把司机的座位包含在内的。第一次扭头往后看时,恰巧和一个小姑娘对上了视线,她或许以为我在找人;等我第二次回头,又与她的目光撞个正着,这一回,我分明从她眼里看到了疑惑。我暗自好笑:连我自己都搞不懂为啥频频回头,她要是能懂才怪呢。</p><p class="ql-block"> 摸清车厢座位的情况,我把头转回来,惬意地靠在座椅里。可没过一会儿,无聊感又悄悄漫了上来。于是,我坐直身子,将目光投向窗外:群山仿佛矮了一截,树木好像也变小了几分,和大巴同方向飞驰的小轿车,稍不留意就缩成了芝麻大的小黑点。窗外的景致,和平时自己开车时看到的模样截然不同。看来,“登高望远”这一条前人的经验果然不是凭空得来的。</p><p class="ql-block"> 车窗外的风景看久了,身子和眼睛都泛起倦意,索性又瘫坐回座椅上。本想闭眼睡一会儿,脑子却格外清醒,两只眼睛只得像铜铃似的圆睁着。既然睡不着,视线范围内乘客的一举一动,便都落进了眼里:有人左手敲着电脑打游戏,右手还在手机上回微信;有人抱着胳膊,定定望着窗外;有人耷拉着脑袋打盹,也有人仰着头、张着嘴酣睡;有人十指交叉斜靠着,像在琢磨事儿;还有人扶着座椅扶手,塞着耳机听着音乐或故事……</p><p class="ql-block"> 车厢里众人虽姿态各异,可奇怪的是,我竟没见到一个晕车的人。儿时的我晕车极为严重,后来坐车次数多了,又学会了开车,才彻底克服了坐车的恐惧。更关键的是,如今的班车在结构、环境、卫生、通风等方面都有了极大改善,晕车的人自然少了。记得小时候,班车的车窗是能拉动的,晕车的人总爱挨着窗户坐,一难受就把玻璃拉开,那“奔流直下三千尺”似的呕吐物,常把车身弄得脏兮兮的。那会儿交通设施不完善,管理也不规范,把头或胳膊伸出窗外的人,时常要面临突如其来的危险。尤其我们小孩子,每次听到有人因晕车探身窗外,最终遭遇身首异处的噩运,都会被吓得不轻,所以,当自己晕车时,能主动问妈妈要提前备好的塑料袋,绝不敢把脑袋探出车外。</p><p class="ql-block"> 思绪在记忆里打转时,倦意悄悄漫上眉梢。想着自己若是睡着,说不定也会成别人眼中“千姿百态”的一员,便从衣兜里摸出口罩,轻轻往耳上一挂。空调风口的风穿过温热的空气吹过来,几缕凉意浅浅落在肌肤上。在一路细碎的观察与回忆里,我伴着这恰到好处的舒适,轻轻闭上双眼,踏实安然的用心感受起了这场因“小别离”而起的班车之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完结于2025年9月1日晚</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