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久仰闽北延平区宝珠村盛名,8月初,应南平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宝珠村老人协会、卢氏宗祠、大成书院以及聂闽生邀请,我随着福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王维平会长一行来到宝珠村,为2025年度“大成国学夏令营”师生、家长以及宝珠村村民做《谷文昌与长江支队》红色文化宣讲。</p><p class="ql-block"> 上山的 路有些不好走,因今年七月暴雨多,上山半小时的路被冲毁了许多地方,正在抢修,所以来接我们的出租车绕走另一条长一倍路程的山路。吹进车窗的山林空气是很沁人心脾,但山路太崎岖了,大概有一百多个弯,颠得人反胃,呕吐。</p><p class="ql-block"> 到宝珠村住宿是分散的民舍,一夜30~70元不等,大都干净敝亮,睡在床上看着杉木铺的天花板,杉木墙,窗外绿树野草,好像又回到山村的知青生活。咳!这把年纪了,忘却辛苦只记甜啦。</p> <p class="ql-block"> 宝珠村位于茫荡西部,海拔840米,取千年古村宝珠之名。有“宝华胜景无双地,珠树盈庭第一山”历史美誉和“古八景”,被当代中国著名旅游规划志家赞为“中国最美的村庄”。现有越王亭、凌云桥、赏桂轩和别驾第古迹10余处,近年新辟玉带湖、揽胜门、益寿中心等二十余处景物、景点和7000多米的“卢工路”。</p><p class="ql-block"> 宝珠村,古树茂密环绕,空气好,环境优,益康益寿;夏季温度比市区低8-10度,天爽人爽。这里,春花秋果,冬雪献瑞,气象万千。在广景园、天外天、腾云阁和揽胜门等景点,可眺闽江百里山川锦绣风光,尤其是云海、旭日、夕阳令人陶醉忘返。“文宝珠”历史上出进士、举人200余人,官至正二品,当代更是人才辈出,始建于明初的三峰桥,长37米,13楹,木材本色,洁净无尘无虫,为闽北四大古名桥之一。接龙桥“前隔一山近梓里,直行百步过凌云”,正中竖联:“审灵显迹附龙桥,将军威镇宝珠山”。相传隆武二年(1646年),招讨大将军郑成功护送隆武帝朱聿健离延城经宝珠时,村中乡士在此接送,郑成功受命收复台湾。宝珠有“百合花之乡”美誉,《人民日报》曾报道“洛阳看牡丹,南平(宝珠)看百合”。宝珠景区的依朝村,是国家一级文物“郑和铜钟”的发现地,现有明代古井、古钟、御赐玉器文物,还有峡谷、奇石、原始森林等景观。</p><p class="ql-block">(摘自南平市茫荡山风景区管委会)</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观音堂就餐,因为只有这儿有较大饭厅供众人聚食。因此三餐皆素,完全尊重寺院规矩。饭菜都是聂闽生赞助的,来就餐的是我们和夏令营的孩子。孩子多是本村的,也有专门从外地来送孩子参加夏令营的家长。这个夏令营从每年的7月15日到8月15日一个月时间,聂闽生主持并赞助了十二年,精神实在可嘉,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聂妈妈”。孩子们在这儿读书写字,学礼貌学规矩。夏令营还有几位外地的志愿者老师来协助工作,她们非常认真负责。</p> <p class="ql-block"> 清晨5点是夏令营孩子们的起床时间,5点半晨练,长跑爬山,在一个平坦的山地做八段锦,读《论语》中的篇章,幼稚清脆的诵读声在山林上回荡,晨曦初照,清风拂人,山巅云起云落,翠峰起伏,万木葱笼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融入了无我境地。</p> <p class="ql-block">恰逢周一上午,夏令营的升旗仪式十分庄严!</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上完第一节文化课后,孩子们聚集到宝珠村村委会听王维平会长爷爷讲长江支队的红色故事。在王爷爷绘声绘色叙述下,一个个鲜明的长江支队优秀代表、杰出人物走进孩子们的认知世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奉献八闽,勤政为民的长江支队精神感动着孩子们。王维平爷爷宣讲完,孩子们争相提问求教,表示向长江支队前辈致敬、学习。孩子们和长江支队二代的爷爷奶奶共同高唱长江支队研究会会歌《南下,南下》,把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 会后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合影,还赠送我们发着紫光色泽的灵芝仙草,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长江支队红色宣讲活动由大成夏令营最年轻的志愿者小张老师主持:</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可爱的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齐聚一堂,一起走进一段热血又厚重的红色历史——长江支队,而带领我们的,是一位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厚情感和丰硕研究成果的前辈,他就是来自福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王维平会长。退休后,王爷爷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致力于长江支队红色文化宣传。</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什么是长江支队吗 ?长江支队,是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为接管南方新解放区政权,从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拔4000多名优秀儿女组建的一支南下干部队伍。而谷文昌同志就是我们长江支队的一位优秀代表。那你们想不想听谷文昌同志和长江支队的故事呢 ?好~,那就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王维平会长爷爷带我们走进长江支队的红色故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王荣老师代表师生的发言情真意切。</p> <p class="ql-block"> 合影照片中那个举着长江支队旗帜身材挺拔、俊朗憨厚的孩子是咱们长江支队的第四代——王维平会长的孙子王靖淇,他也与夏令营的孩子们一样早起锻炼,三餐吃素,恭敬听教,遵守纪律,全然没有一点“骄”“娇”二气,真是个好苗子。</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集市上有山货蔬菜,游客最爱买纯天然无污染的笋干、土豆、蜂蜜、小南瓜。我看见几个游客买笋干与老农妇讨价三捆给一百元,老农妇要一百零五元,少收五元,她很难过喃喃说还差五元,我赶快过去买三捆付了一百零五元。那些游客年轻肯定不是知青这代人,知青绝不敢向饱经风霜枯木瘦如柴的老人讨价还价,当年在山村我们吃了多少村里大娘大姐送的的鲜笋、蜂蜜、青菜和田螺,闽北山区人民对我们知青真是非常照顾,非常爱护,情深谊重啊!</p><p class="ql-block"> 宝珠村的双廊桥,翠湖水,千年红豆杉,青山翠岭,朝霞夕照都摄入了王维平会长的镜头。</p><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宝珠村我还常常想起那群迎着朝阳在山坡上大声诵读古文的孩子以及和我们一起高唱《南下,南下》的歌声。</p> <p class="ql-block">小张老师宣布今天的长江支队红色宣讲活动圆满结束:</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报告会,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王爷爷的深入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我们一起感悟先辈们的初心与担当,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奋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张鸾英、大成夏令营提供,图:王维平、史先平、聂闽生等;</p><p class="ql-block">编辑:王维平</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