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遥远的救世主》

思竹

<p class="ql-block">  三年前,读《遥远的救世主》,断断续续写下了这些读后感。提起此书,依旧感慨初读书中“丁元英”的心灵震动。有人说,喜欢“丁元英”是因为钱吧。丁元英的魅力怎会是钱呢?是棋逢对手的灵魂。</p><p class="ql-block">【《遥远的救世主》开篇】</p><p class="ql-block"> 《遥远的救世主》被改编成了电视剧连续剧《天道》。丁元英的高情商与格局、芮小丹的热烈大胆,敢爱敢恨,深深地吸引了我。柏拉图式的纯粹之爱,无疑挑战了世俗眼光。韩楚风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很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丁元英这座理性的千年冰山便是如此。高情商、高智商的丁元英,需要灵魂与之匹配,思想与之共鸣的伴侣,高处不胜寒,这本身就是可遇不可求。偏偏芮小丹出现了,她的爱逆俗、大胆、纯粹,理智不乏真性情,慢慢融化了丁元英。</p><p class="ql-block"> 丁元英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从商界激流勇退。为帮助朋友,还借给朋友妻子15万元,自己的生活因此变得拮据,不得不卖掉自己收藏的心爱的唱片。芮小丹无意中发现,她在“孤岛唱片”买下了丁元英收藏的所有的唱片,还给了丁元英,并告诉他:“如果你要卖唱片,就卖给我!”唱片本是丁元英的心爱之物,丁元英视若珍宝。也许最初芮小丹自己都没发现那么热烈地爱着丁元英,直到她从“孤岛唱片”购回丁元英挚爱的唱片。她第一次在丁元英出租屋听到他的音响,缓缓流淌出的音乐,灵魂就被深深触动。她甚至放下工作,满城寻找一套和丁元英一样的音响。这份纯粹与懂得,即使理性的丁元英又怎会不为所动呢?这一生,懂彼此的人可遇不可求,遇见那一定是积攒了几辈子的运气,能为所爱之人付出,不求回报,本身也是非常幸福的事。虽然这样的观点不被人理解,但我愿意相信这世界的某个角落,有值得你用一生去付出的人,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利益互换,仅仅是彼此懂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遥远的救世主》第二十章】</p><p class="ql-block"> 本章作者用论道的形式点题,巧妙精彩,算不得故事高潮,却算该书的高潮。智玄:“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经,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评价丁元英:“三分精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一分痞气。”韩楚风:“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以缘起为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丁元英则说:“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韩楚风:“古有千金一笑之说,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做个投资,作者非要规规矩矩安排来悟道,看后才明白,这哪里是悟道,这是为了让人物形象更立体。这表达方式真是把丁元英和芮小丹,棋逢对手的灵魂之爱,描绘得“至纯”“至善”“至高”,芮小丹不正是那《天国的女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遥远的救世主》——芮小丹】</p><p class="ql-block"> 芮小丹,敢爱敢恨的天国女儿,很飒很拉风,读来甚是畅快。从初遇丁元英的不屑,到为爱执着追求真情流露,到向丁元英要一份灵魂之爱的礼物,到为理想牺牲的壮烈。每一个侧面的芮小丹都让人着迷。你能想象她向丁元英要的礼物竟是“一个奇迹”,竟是扶贫一个村!这情节会不会太刻意?不,这情节安排在芮小丹身上合情合理,毫无违和感。通透的芮小丹知道丁元英非池中之物,小城留不住他。而她要的礼物便是即使不能天长地久,也要留住这份爱过的痕迹。她要的“奇迹”,突破了丁元英给自己制定的规则。而丁元英读懂了“芮小丹”,他突破了原则,这是他留给芮小丹的“灵魂之爱”。</p><p class="ql-block"> 至纯的爱不为占有,只为成全。即便世人懂得这个道理,却很难做到。你在他人面前是高傲的,在他面前却是卑微的。卑微到你不敢说一句话,卑微到你不舍得怨他一句。也许,这便是灵魂之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遥远的救世主》——肖亚文】</p><p class="ql-block"> 她是芮小丹同学,丁元英曾经的秘书,串起整本书的主线人物,出场的时间并不多。能成为丁元英的秘书本身就绝非凡人。人物形象刻画到位:睿智、理性、高知、高情商、执行力强!肖亚文没有在丁元英落魄时落井下石,反而抓住机会给于他最大的帮助,这正是她的高情商、大格局。</p><p class="ql-block"> 她说:“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其他还有很多,比如机会、帮助,我不确定。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这个很重要。”可以说肖亚文无时无刻不在争取学习的机会,她最后的成功也正是基于她超凡的胆识。她能在一个公司被官司缠身之时选择入股、控股,这是巾帼英雄的气魄。而在伯爵公司要花650万收购公司时,她没有立即向丁元英请教。书中这样描写的:“她觉得,她能争取到一个可以通过请教和询问帮助她判断事物的朋友就已经很幸运了,而越是这样,她就越需要让朋友对她有信心。”</p><p class="ql-block"> 这是肖亚文的处事哲学,人情终有被用完的一天,要感恩帮助你的人。要跨越阶层,首先你得让自己思想跨越阶层,思想能与之共鸣。我欣赏肖亚文的率直、果敢。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人若不学习,思想就会封闭、格局就会狭隘。我欣赏作者豆豆,能用如此干的文笔,让每个人物形象都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遥远的救世主》——性】</p><p class="ql-block"> 最近看的两部小说,对性的描写手法反差极大。一部贾平凹《废都》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反称人物形象,这也引来了诸多争议。而《遥远的救世主》,作者用了寥寥笔墨描写主人翁对“性”的态度,同样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芮小丹和丁元英的交流大部分时间在“悟道”,在灵魂层面的交流,两人很享受这种彼此懂得,棋逢对手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男女主人翁的情话也出现了一些性暗示,但读者读起来却感觉到文雅而有情调,是符合主人翁的身份的。印象很深的是芮小丹在柏林给丁元英发信息说:“我想你了,很想。”丁元英便约了芮小丹在特拉维夫见面。一个理性冷静、喜欢清静,不愿离开古城的丁元英,终是爱芮小丹到极致才可能为她的一句话,不顾一切奔赴。丁元英问:“不眉来眼去了?”芮小丹答:“这次就免了。”丁元英说:“明心见性了。万里送身威严扫地,天堂地狱都随你了。”芮小丹:“那我就让你上天堂下地狱,分别无二。”俏皮的语言,充满了情侣间的情趣和雅致。作者为了突出主人翁灵魂的匹配,对“性”的描写,也是文雅而浪漫。作者通过性描写,表达主人翁的结合是彼此灵魂强烈的吸引,自然而然的发生。他们的默契从灵魂到身体,从而达到了灵肉结合,至高无上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 芮小丹最后一次执行公务时,给丁元英打了最后一个道别电话,丁元英悲痛却选择了尊重、沉默。在履行完警察的任务后,她以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小丹的父亲和同事,怪丁元英对芮小丹过于冷漠。丁元英其实是太懂芮小丹,用情至深。天国女儿的形象在那一刻,以一种看似并不完美的方式,升华并深入人心了。</p><p class="ql-block"> 极少人理解丁元英的痛,那是失去一位灵魂挚爱之痛,他所承受灵魂的分裂和折磨,并不比死亡的痛苦轻,他甚至不被允许参加心爱之人芮小丹的葬礼。芮小丹是丁元英此生无法复制、刻骨铭心的存在。芮小丹如她生前所愿,永远活在了丁元英心里,这是小丹之爱。</p><p class="ql-block"> 此书随着年龄阅历的不同,每次看感觉都不一样,这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带给人灵魂的震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