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萍萍 2024年9月17日晚上9时许,深圳市滨海大道上,一辆白色新能源网约车打着双闪斜停在路边。司机傅海演顾不上熄火,推开车门便冲向绿化带——那里躺着一位呼吸急促、面色青紫的七旬老人,而这一幕,被他行车记录仪里长达182秒的影像永久定格。<br>当天正值晚高峰前接单空档期,傅海演像往常一样沿主干道巡游。行至龙山路转角时,后视镜里晃动的黑影引起了他的注意。减速细看,绿化带灌木丛中竟蜷缩着一位老人<br>"当时老人家嘴唇发绀,手指紧紧揪着胸口。"傅海演事后回忆。接受过公司急救培训的他立即判断这是急性心梗症状,迅速拨通120后,他从后备箱取出便携式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个价值六千元的设备,是他用三个月节衣缩食攒钱购置的"保命装备",未曾想真的派上了用场。 监控画面显示,傅海演双膝跪地实施胸外按压时,路过的外卖骑手主动架起手机补光,附近便利店老板送来急救箱。当AED提示"建议电击"的机械音响起,这个身高一米七的汉子毫不犹豫按下按钮。"其实手抖得厉害,但想到我爹妈也这个岁数,就顾不得害怕了。" 三次规律电击后,老人逐渐恢复自主呼吸。4时08分,深圳市人民医院急救车抵达现场。主治医生后来坦言:"患者左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再晚三分钟就可能脑死亡。"<br>"就是个本能反应。"被问及救人初衷时,这个出生于垫江农村的80后司机憨厚一笑。从业五年来,他的车载急救包里常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 陂洋镇老家的堂屋墙上,2013年"陆丰好人"的奖状已微微泛黄——那是傅海演父亲洪水中勇救落水儿童的见证。如今,儿子用同样的热血,在川流不息的城市街道续写了这份传承。<br>见义勇为基金会为傅海演颁发证书时特别指出:"从拨打电话到实施急救,每个环节都展现出现代公民的专业素养。"如今,深圳网约车协会正以他的AED设备为原型,设计标准化随车急救套装。而傅师傅依旧每天穿行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那辆白色轿车的副驾储物格里,静静躺着半包未吃完的丹参滴丸——随时准备为需要的人按下生命的重启键。<br>深圳市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萍萍<br>编辑: 李东升<br>责编:秦俊杰<br>编审: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