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感受悬空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山西众多的建筑瑰宝中,有一座寺庙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这座寺庙并非寻常庙宇般端坐于大地,而是扎根在峭壁之上,悬空于山崖之间,它就是位于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岩壁上的悬空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 491 年),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位于连绵恒山中的“空中楼阁”,以其独一无二的“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为托”的建筑工艺,采取全木质榫卯结构,不用一枚钉子建造,虽历经1500多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巍然屹立。它的绝妙构思以及与自然山水间的巧妙结合,如非亲眼目睹,根本无法真切感受,唯有亲临其境,才能真正领略这座千年古寺的精妙绝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前往悬空寺,因浑源汽车站没有合适的班次,得知离目的地仅五公里左右,便决定徒步前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好在车站管理员是一位热心肠的大叔,他非常耐心地告诉我走向,还仔细为我画了一张草图;更幸运的是半途遇到一位驾驴车的大爷,他热情地邀我坐上驴车,直送我到能远远看见悬空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加上这段题外话的目的不为别的,是为了缅怀山西老乡那纯朴的情感,尽管无缘再次面谢他们,但他们的热心好客一直让我铭记在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悬空寺正值下午时分,金黄色的阳光洒在整个寺庙上,柔和的光线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建筑轮廓,俨然一座时光雕琢的艺术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端详着悬空寺,它以西为正,大门朝南,整个建筑由南向北扩建而成,越往北走地势相对越高也越狭窄。再仔细观察,发现其朱红色的建筑主体贴在刀劈斧削般的悬崖间,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宛若一幅凹凸有致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上 。尤为显眼的是十数根细长的木柱稳稳撑着整个建筑主体,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难怪唐代大诗人李白都禁不住感慨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悬空寺,只见楼阁间以栈道、回廊相连,形成了一条蜿蜒曲折的空中走廊 。我小心翼翼地沿着栈道、回廊前行,脚下是吱吱作响的木板,身旁是深不见底的百丈危崖,想起支撑建筑的是一根根懦弱的木柱,每走一步都感觉到惊险与刺激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才知道,那十几根木柱其实大多数是不承重的,而真正承重的是插入岩石中的27根碗口粗的木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初修建寺庙时,工匠们首先将岩石凿出口小肚大的石洞,里面放上锥形木楔,然后将横梁做成剪刀形状,最后猛力砸进去,使木楔与横梁互相紧紧咬合。当三分之二的木梁全部像膨胀螺丝一般插入岩石后,建筑的承重就全被释放到岩石上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仅如此,工匠们还巧妙地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依势造殿,将寺庙建筑半藏于绝壁之中,使之上有巨崖掩护,两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挡。即使遇上下雨,雨水也会顺崖而下,正好滴在寺庙前檐流入峡谷,避开了雨水对殿宇的侵蚀;碰到大风吹来,两旁突出的石壁起到了减缓风势的作用,降低了大风对寺庙的威胁。另外,对面高耸的恒山主峰天峰岭遮挡住了太阳对寺庙的直射,相对缩短了寺庙的光照时间。这些因素是悬空寺巍然屹立1500多年,至今仍保持原有风采的重要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悬空寺总体建筑面积仅为472平方,却建有大小殿阁 40 余间,包括山门、钟鼓楼、主殿、配殿等一应俱全。这些建筑布局精巧,错落有致,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气势恢宏,既相互交叉,又高低错落,显得非常和谐统一 ,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师的独具匠心,也成就了悬空寺的独特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悬空寺里的塑像各具特色:大雄宝殿内的释迦牟尼金身带着北魏的浑厚线条;三教殿的释儒道坐在同一个屋檐下;纯阳宫里的吕洞宾衣袂蹁跹;文庙中的孔子正襟危坐;雷音殿主佛的瞳孔会随着光线一日三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塑像按照材质可分为铜铸、铁铸、木雕、石刻、泥塑和脱胎等不同种类,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大雄宝殿内的3尊脱胎佛像。它们采用的工艺十分独特,即塑造时,先用胶泥塑成泥胎,然后在外面裹上一层层的纻麻,待干后再磨光、上漆、贴金,最后掏空里面的泥胎,形成一个内部完全镂空的塑像。别看这三尊塑像净高50厘米,重量却只有3千克,是悬空寺的镇寺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悬空寺又是中国唯一现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三教殿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三教殿,你会看到佛祖释迦牟尼、儒家先师孔子、道家始祖老子的造像共处一室,仿佛正进行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中间的释迦牟尼表情安详,左边的孔子则是肢体动作夸张,像是正在说教,右边的老子倒是一幅仙风道骨,稳坐钓鱼台的模样。三尊塑像真真切切地将佛家的「空灵超脱」、 儒家「仁者乐山」、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在建筑细节中彻底的展露无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教和谐共处,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但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除了悬空寺,其他寺庙极少见到,这也让悬空寺成了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融合的重要场所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到各个殿阁,还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有些殿阁内的光线尽管暗淡,但那些佛像却显得相当明亮,原因是巧妙运用了光线的定向引导和局部透光所致,这说明一千多年前的工匠们已经娴熟地掌握了这门“黑科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要说悬空寺的艺术气息真是无处不有,我沿着狭窄陡峭的楼梯上上下下,竟发现连转折升降的木梯也同样闪现着艺术的光芒。只见包裹木梯用的铁钉组成了数十种莲花状的图案,如繁星灿烂,似百花呈祥,令人赏心悦目。香客进寺,踏步而上,谓之“步步登莲,吉祥如意”,堪称古寺一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站在悬空寺的栈道上往外眺望,远处的山峦层林尽染,恰似一幅泼墨水彩画,美轮美奂。我壮胆俯瞰深谷,深邃幽静的山谷中绿树葱茏,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仿佛已然置身于仙境之中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大诗人李白纵马至此,掷鞭奔向悬空寺,登临飞桥时,他挥毫岩壁书“壮观”二字,忽又以掌蘸墨向“壮”字右旁猛拍一点:“此景之奇,犹胜‘壮观’一分!”;我又看到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悬空寺后,欣然挥毫留下了“天下巨观”的赞誉;我还看到意大利考古学家尼诺跪倒在三教殿前高呼:“马可•波罗遗落了最珍贵的珍宝——包容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夕阳那橘黄色的光晕紧紧裹着悬空寺的每一个角落,也裹挟着我,山风有意在这古寺的飞檐前放慢了脚步,并温柔地抚着我的脸颊。身边的游客陆续离去,可我依旧不想挪动脚步,真想把这橘色光晕里的飞檐、山间的风、石壁上的斑驳都刻进心里——怕此番转身,再难遇见这般让人心安的景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悬空寺,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建筑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绝美的自然风光,为世界留下了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也为游客带来了一次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沉浸在与悬空寺这场穿越时空的邂逅中,心潮难平,归意渐远。只盼往后想起这夕阳下的悬空寺,依旧能记起此刻无尽的温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8月2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中部分照片来自摄影大师楼祖祥先生的相册,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