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第一集下(二)

采芹人

<p class="ql-block">央视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第一集下(二)解说词</p><p class="ql-block">诵读/采芹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法家的理念中,人心的统一在于法令的执行与遵守。秦国在统一战争时期,为了控制新的疆域,往往会让许多精通秦法的军人就地转为地方官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如今帝国已经建立,军人官吏已无法应对新的时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秦帝国的统一安排下,经过严格培训的大小官吏开始向各地出发。这些官吏精通秦法、擅于文字,他们除了去管理百姓的同时,还带着更大的使命,那就是将秦的执政思想传播到天下,让所有百姓了解秦法,从精神上认同这个国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今天世人的眼中,秦法是暴虐的代名词,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湖南出土的里耶秦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法律文书。这些历经两千年时光保存下来的竹简,忠实记录着这个帝国最为完整的法令,一个时代的背影尽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出土的文书记载,秦法极为重视细节,对臣民的行为举止、日常生活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这些秦法严谨却不暴虐。法律的初衷既是为了维护国家的运转,同时也保证着百姓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法对整个国家进行着事无巨细的管理,如何让百姓能尽快了解秦法是帝国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一个新的矛盾就此产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战国时期的东方六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从今天遗留下来的文物参考,六国的文字形象各异,如果不经过系统学习,根本无法掌握。而此时帝国的官员大部分都由秦国人担任。文字的不同,势必会大大影响沟通与管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样在公元前221年,李斯上书嬴政,在奏章中提出了书同文字的建议。嬴政面对这样的提议,欣然答应。他诏令全国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国的小篆为统一书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伴随着文字的规范统一,嬴政随即开始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和车轨尺寸,将秦国的标准以法令的形式推广到所有新的疆域。</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嬴政已经三十八岁,这是一个男人精力与能力最为鼎盛的时候,在他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嬴政坚信将秦国的思想传播四方,天下万民就会认同这个新的帝国,从此天下太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