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 者:候车室的淡咖啡</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283989</p> <p class="ql-block">安徽宣城,皖东南低调小众城市,<span style="font-size:18px;">辖1区2市4县,地处皖苏浙三省交界处,周边尽是大腕城市、名山大川,其地理位置优越,2013年进入南京都市圈,2020年进入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中国文房四宝之乡”“诗韵之城~跟着李白游宣城”</span>“自古诗人地”等一堆文化标签,桃花潭、查济古村、敬亭山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唯美皖南风景更是频频推送给我,也被各种种草,迫不及待有望成行。</span></p> <p class="ql-block">宣州有着2000年建城史,历史上也是几经更名,曾名爰陵、宛陵、宁国府、宁安府、宣城府、南豫州、宣州府等等。宣城市内景点不多,大都分布在泾县和宁国、绩溪、旌德等地,周末时间有限只能一步步来,计划先游泾县+宣州区,因为景点分散故租车自驾出行。网上提前租了部车,一下高铁站就直奔地下停车库,丝滑取车出发,第一站桃花潭景区。一路走的基本都是省道,沿途自然风景实在嗲,忍不住停车摁几张照片。</p> 桃花潭 <p class="ql-block">桃花潭景区位于泾县桃花潭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而闻名。景区由一条青戈江分割成东西两岸,据说东岸由旅游公司开发经营,所以需要购买65元门票进入,不过包含去西岸的渡船费用,景点有踏歌岸阁、文昌阁等历史遗迹,西岸由政府经营可免费进入,景点有义门、汪伦墓、怀仙阁、万村老街等。从宣城站一人一车自驾出发,沿着206省道~217省道~103省道~063县道,开了90多公里1小时40分钟,终于到达桃花潭西岸的“万村益妹超市”,路上一直是万里晴空,偶遇一小段强降雨,说实话那时候真担心山体滑坡之类场景出现。</span></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相传一个李白与汪伦的故事:汪伦当时只是泾县的一个小县令,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虽说</span>他家族曾经势力庞大,但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了。汪伦是不折不扣的李白粉丝,动足脑筋想如何把网红大咖李白邀请到泾县来,于是给李白写了封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生性好游好饮的李白欣然而至,却未见桃花和酒店,汪伦如此解释:“桃花者,潭水名也;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李白听后却大笑并未恼怒,遂与汪伦畅游山水,把酒言欢,直至李白离开桃花潭时,汪伦备了厚礼在东园渡口组队踏歌送行,让李白感动不已,于是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传世诗词。</p> <p class="ql-block">停完车进入桃花潭西岸,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古门楼~义门,始建于唐朝,重修于乾隆年间。据《万氏宗谱》记载,唐贞观年间万氏家族自万晏起五世同堂,家族成员和睦相处融洽,从未因小事而起纷争。唐太和六年,皇帝派沈传师为观察史,亲至桃花潭巡查、考证,得知万氏家庭确系300多人五世同堂共居,同食、同作、同住,和睦井然。回京后奏报皇上,皇上感其族孝义,亲书义门两字御赠并建义门以示旌表。万氏居民以此为荣,于是将义门作为万村的大门,义门旁就是彩虹桥。</p> <p class="ql-block">西岸建有汪伦墓,原墓地在水东翟村,1938年兴建陈村水电站时被毁,1983年泾县陈村乡政府政府重建立碑于此。汪伦原名汪凤林,泾县人,墓地四周有着苍松翠柏,墓的上方就是汪伦祠,祠堂并未对游客开放,透过格栅门可看到祠里有汪伦雕像。沿着汪伦祠旁的石径而上,有一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念李白的青</span>莲祠,不过也是大门紧闭未得许可进入游览。</p> <p class="ql-block">从青莲祠右转便是怀仙阁,由天然书板石造就的垒玉墩上,1987年复建,据李白“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之诗意取亭名“碧霄”,后改名“怀仙阁”。站在怀仙阁凭栏远眺,桃花潭水清澈幽深,四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青山。潭水中央有一处自然冲击而成的白鹭岛,岛上生长着喜水性树木,因白鹭常年栖息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遥望对岸,东岸的踏歌岸阁和东园古渡口清晰可见,此时脑补汪伦送别李白的场景。桃花潭最佳观景点应该就是这里了,连绵不断的山脉,苍峦叠翠的树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派清新秀丽的皖南风光,如</span>果加上一点云雾缭绕,那简直是人间仙境了。</p> <p class="ql-block">从怀仙阁下沿着青戈江边漫步,可到西岸渡口,古朴的翘角亭,穿梭的游船,岸边嬉水的游客,一幅动静结合的美好画面。</p> <p class="ql-block">从渡口拾梯而上,抬头便见高高在上的桃潭西岸古门楼,始建于唐代,是水路进入万村的要道。门楼为两层建筑,上为阁楼,下为门洞。当年汪伦忽悠李白前往的万家酒店遗址就在万村,建筑保存不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墙体陈旧斑驳充满年代感,</span>踏瘪的门槛还在,可以想象当时酒店门庭若市的场面。遗址旁左右两边都是两家打着万家旗号的酒肆,挂着“十里桃花酒”的酒旗。</p> <p class="ql-block">出了景区才感觉饥肠辘辘,高温下的蒸煮早已让我大汗淋漓狼狈不堪,停车场周边土菜馆不少,就近找了家夫妻档炒菜馆,点了推荐的铁板粉条和红烧排骨,浓油赤酱口感偏咸,吃饭解决了,一边吹着空调降温一边手机充电,一举几得。</p> 查济古村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前往查济古村,自驾导航至预订的名宿,进入村口立马网上购票,无论住宿与否都要买古村门票,不过如果时间充足多玩几天门票也是有效的。民宿小哥热情周到,开着小三轮来接我,巷子中绕来绕去我是转晕了没方向。民宿是由一处老宅子改造的,马头墙、方形<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井、美人靠、木雕等徽派建筑特点,屋内陈设也是雕花大床、博古架、老式八仙桌等古色古香。唯一缺点:建筑内部基本为木结构隔音较差,我住一楼,楼上走路稍有动静楼下就有噪音。</span></p> <p class="ql-block">一办完入住稍作休息,便撒丫子出门遛街去了,沿着步行街向东瞎逛,没方向的我竟走出了东入口,还是路口保安提醒我走反了,应该在村口香樟树左转,到了河边右走,两边都是商铺,那里才是村子的核心景点,原来如此!游览线路:财神桥→宝公祠→德公厅屋<span style="font-size:18px;">→豆</span>腐坊<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天申桥→红楼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洪</span>公祠→画家村翔义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span>甲祠→存仁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查济古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唐武德八年,迄今已有近1400年,素</span>有“十里查济九里烟”的美誉,这里青山环抱,绿树成荫,古民居鳞次栉比,因村落沿岑溪、许溪、石溪而建,故有"三溪穿村,四门三塔相映"之美称。查济古村现存古建筑从元至清,风格以“青砖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为主,又融合了江南水乡的韵味,沿溪而建的有牌坊、祠堂、古桥、民居、古井等等,所以这里又被命名为“查济古建筑群”。房屋结构多为多进式,进间设有“四水到堂”式的天井,不仅满足了采光的需求,更蕴含着“财不外流”的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古村现存有财神、红楼、天申、灵芝等15座古桥,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为在使用。走到许溪边,左手边便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古桥~财神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明朝中期,因</span>桥头建有财神楼而得名,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侧有棵大杏树,</span>桥上建有照壁墙,题有“紫气东来”四个大字,表达了查济人渴求人才降临的美好心愿。</p> <p class="ql-block">向西溯许溪逆流而上,古村落中祠堂众多,第一座便是宝公祠,这是查济保存最大的祠堂,徽派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也甚是精美。祠堂陈列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查氏文化展”,查</span>氏祖训,查氏家族名人,古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后有“百年中国第一诗人”的穆旦(原名查良铮),新中国的开国名将查国祯、查玉升,更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创了武侠小说盛世的金庸(原名查良镛),还有各界名人志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继续向西便会遇到天申桥,乍看桥面是一座桥,实际从桥下看是两座桥,故而被人们称为“双桥合璧”。天申桥背后还有一段传承孝道的故事:相传明崇祯年间,许溪北岸有兄弟俩,为母亲过河方便,分别在家门口建了石桥,后来兄弟俩听了母亲的告诫,将两桥间的空隙填补。如今宽敞的双桥至今供人车通行,永远传承着中华民族孝道、和睦的传统美德。</span></p> <p class="ql-block">红楼桥,始建于明朝,清嘉庆年间重修,是一座高拱石桥,因西南侧曾建有一座二层红楼而得名,桥两边青藤披拂,翠蔓摇曳,宛若“一帘幽梦”。</p> <p class="ql-block">古村主溪流的许溪河两岸为商家、经济、文化中心,溪左岸为纪念查济人祖籍为山东济阳府,故名"济阳",溪的右岸以姓为地,为"查村",两岸合为"查济"。</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二甲祠又名光裕堂,建于明末清初,雕粱画栋、翘角飞檐、五凤楼式门楼、精雕细镂的木雕和石雕,以及“见木不见砖”的建筑风格,是该祠的最大特点,其相对于村中其他祠堂保存得较为完整。</p> <p class="ql-block">元代建造的“德公厅屋”,位于村中水郎巷,三层门楼,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盘式,无雕琢。</p> <p class="ql-block">红楼桥旁边就是洪公祠,查济查氏后人为了纪念另一位中兴五世祖查洪源而建的。祠堂依山而建,室内整体抬高,大门口五步台阶高高在上,入祠尽显庄严。后天井中的金水池实际上是挖就的两口天然的泉水井,既能贮蓄山坡渗水,又能贮蓄屋面雨水;既能用于祠堂的消防,还能调节祠堂的小气候,感叹其建筑设计之巧妙。后进中除了天井金水池,还有楼阁及楼梯间,游客也可以登楼观赏。</p> <p class="ql-block">晚上八点,查济古村还有鱼灯巡游活动,敲锣打鼓从街头到巷尾,龙灯开路,鱼灯压阵,队伍在二甲楼稍作休息后,赶巧在住的民宿前表演,有幸感受这种非遗文化。</p> <p class="ql-block">清晨七点,被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奏乐声吵醒,问了民宿小哥才知道是村中有老人过世,出殡时沿途每过邻居家门口都要放鞭炮。既然醒了就索性起床,还有时间去感受查济古村的清晨宁静。出乎我意料,以为清晨会人少,没想到整个许溪两岸都被学生写生党占据,颇为壮观。看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查济古村享有的 “中华写生第一村” 不是浪得虚名。</span></p> <p class="ql-block">早饭就在红楼桥附近的小餐馆解决,点了一碗笋干牛肉面,面条一般般,笋干挺好吃,还外带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份查济米糕,路上可以当干粮。</span></p> 宝峰岩景区 <p class="ql-block">早上退了房,准备第二天行程,计划打卡宝峰岩~新四军军部旧址~宣纸文化园,这几处景点也都是在泾县范围,相隔距离自驾不是太远。去宝峰岩路上巧遇一大片荷塘,<span style="font-size:18px;">荷花竞相开放、婀娜多姿,背</span>后是山峦叠嶂,隐隐有白墙黛瓦的民居,沉醉在这片皖南美景中,忍不住赞叹!</p> <p class="ql-block">驱车近10公里就到了宝峰岩,没想到诺大景区,我是第二部车,想着不用人挤人心中还暗自窃喜,现在有多狂喜后面就有多打脸,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宝峰岩,位于泾县西南桃花潭镇宝峰村境内,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奇峰怪石,潭谷洞府,有“宝峰十六景”之美命,被誉为“江南九寨沟”。唐代李白、南宋文天祥、清代赵青藜等都曾游历宝峰岩,并留下诸多诗篇。</p> <p class="ql-block">途中一处岔路口的岩壁上有一方石刻,分别刻“道”、“佛”两字,旁边立一说明文字牌。左“道”右“佛”,即左边这条路通往道观,右边这条路通往寺院。唐初兴盛的道观,最终没落于元朝。隋唐时期的凌岩寺也逐渐没落,虽然多次重建,最后也于二十世纪60年代除“四旧”时被拆。</p> <p class="ql-block">沿着台阶而上独自登山,一开始还觉得满眼绿色,充盈的负氧离子令人心旷神怡,但是走着走着越来越心里发毛,因为整个山区别说游客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影,石阶上还时不时有大大小小的野生蜥蜴窜出,吓我一跳,那个心脏啊七上八下更怕有蛇出入。前两天看到一篇报道,就在泾县一人边散步边看手机,不小心被两条打架的五步蛇、竹叶青给咬伤,还好及时就医没有危及生命。越想越慌,正要打退堂鼓了,刚好碰到一山间农作的大姐,鼓励安慰我没事的这里安全,才硬着头皮继续往上走。</p> <p class="ql-block">宝峰岩的看点其实在它的瀑布,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近期雨水较少,宝峰岩很多瀑布断流,原来的巨瀑、叠瀑,此时都是潺潺细流不成气候。</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宝峰岩曾经儒释道三教融合,人文底蕴深厚而又凝重,但到如今,灵岩寺、幽隐观和震山书院都已不复存在,一直到2002年宝峰岩建起了一座普云寺,虽院舍不大却也香火不断,寺院仅有一位60多岁的女主持,师太法号释自云。</p> <p class="ql-block">登山顶俯瞰山下,村落,群山,稻田,宛如一幅绝美油画。除了自然景观,山顶还建有玻璃栈道、云中走道、高空秋千等游乐设施,下山走不动还可以通过滑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平时缺少锻炼加上天气炎热,300多米的山峰爬到山顶已是气喘吁吁,与滑道处一工作人员攀谈了会儿,大叔家住山下村子,每天上下班就在风景秀丽的山里,空气清新、润肺养眼,他跟我介绍了附近山脉村庄,宝峰岩离九华山风景区50多公里、黄山风景区30公里,这时候宝峰岩风景一般,要到三四月份桃花盛开季、雨水丰润期才是最佳赏景时,还热情拿出手机给我看他拍的抖音视频,山间桃花朵朵、群瀑直泄、彩霞满天,一片壮观景色!</p> 新四军军部旧址 <p class="ql-block">新四军军部旧址,建于1915年,是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内有中西合璧的两栋砖木结构楼房和一栋平房。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驻扎于此,完成了组建新四军的艰巨任务。由八省红军游击健儿组成的新四军走出深山老林,踏上了北上抗日征途,成为华中抗日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1961年,新四军军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现保存完好的旧址有军部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中共中央东南局等10处,并新增了云岭碑园、叶挺铜像广场、专题展览等设施,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馆内现存各种珍贵图片、文物、资料达4000余件,结合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以不同的形式再现当年新四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云岭设立,指挥华中敌后各抗日战场的新四军部队。这三年时间,是新四军向华中敌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叶挺、项英领导下,新四军将士活跃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创建了众多的抗日根据地。这一时期的新四军军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p> 宣纸文化园 <p class="ql-block">继续驱车40多公里,到达宣纸文化园,由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为了保护和传承宣纸传统制作技艺,集技艺展示、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客可以在此了解宣纸文化,还能在车间体验园宣纸制作工艺,感受非遗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连绵的山体成为园区的天然背景,建筑设计以“纸山行”为概念,通过建筑与景观的一体化设计,使建筑仿佛成为自然山体的一部分。园区</span>由三栋单体组成,又通过连廊相连。建筑设计在2019 年荣获第十二届佛罗伦萨双年展最高奖——达·芬奇奖。大面积留白的极简风格,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意境,这里也成了网红打卡地,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确实非常出片。</p> <p class="ql-block">文化园内设有购物区,喜欢书法的游客可以购买到正宗的 “红星牌” 宣纸系列产品。安徽宣城的宣纸名扬天下,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与历史条件,因为青檀树和沙田稻草等优质原料是制作上等宣纸的必备条件。<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张宣纸,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浪漫,在这里,我们触摸的不仅是纸张的肌理,更是中华文明的脉络。</span></p> <p class="ql-block">在宣纸文化园中,居然隐藏着一家宝藏咖啡店<span style="font-size:18px;">—— 染江山咖啡店 ,去年5月才营业,得到了泾县文旅、宣城文旅的大力推广。咖啡店由一</span>座清末民初老宅改造而来,文艺风拉满,点了一杯冰拿铁和椰浆清补凉,酷暑下真是解渴,休息小坐很是惬意。</p> 敬亭山 <p class="ql-block">敬亭山,原名昭亭山,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于公元266年更名为敬亭山。景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span>处水阳江畔,是黄山支脉,主峰一峰海拔仅317米,虽然山不算高,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四周绿树成荫,鸟鸣声声。古昭亭坊是敬亭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敬亭山有关于李白和玉真公主的故事:据传,玉真公主仰慕李白才华并向唐玄宗力荐,李白得以进入翰林院,但因傲视权贵被赐金还山。玉真公主得知后郁郁寡欢,愤然上书去公主称号。安史之乱后,玉真公主追寻李白隐居在敬亭山上,直至香消玉殒。李白怀念玉真公主,多次登临敬亭山,泪水化成相思泉,<span style="font-size:18px;">写下了千古绝唱</span>“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然</span>这个故事有待考证,但才子佳人的典故却给敬亭山增添了浪漫美好的人文色彩</p> <p class="ql-block">山中竹林成片,绿树成荫,溪流潺潺,茶香花红,空气清新宜人,电子屏显示着2000多的负氧离子浓度。</p> <p class="ql-block">为缅怀绘画大家、“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并结合石涛与敬亭山的历史文化渊源,建造了石涛纪念馆。石涛是黄山画派的扛鼎人,朱元璋的后代,明亡后为了保命,他隐姓埋名,在敬亭山广教寺出家当和尚,潜心书画,他把自己对国破家亡的痛苦深埋心中,表现在画中。在敬亭山的十五年中,他以敬亭山风光为创作背景,创作了《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查了下资料,扬州也有石涛纪念馆。敬亭山的石涛纪念馆高三层,有石涛的雕像,石涛作品的摹本,还有名人大家题作石涛的诗文画像。纪念馆正好是景区观光车上下车站点,吸引不少游客或避暑或参观。</p> <p class="ql-block">从石涛纪念馆出来,就完全靠双腿沿着好汉坡去登顶,500多米的坡道虽然路面平坦,但因为向上爬山的缘故,还是比较费体力。</p><p class="ql-block">从山上远眺,远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绵延不绝的山峦、高楼林立的城景,</span>近处的山坡、茶园等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历史上吸引了李白、谢朓、白居易、杜甫、欧阳修、韩愈、苏轼等500多位文人雅士,他们在此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动人篇章和珍贵墨迹,使敬亭山名扬四海,被誉为“江南诗山”。</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李白,在敬亭山的山腰处建有太白独坐楼,也是景区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进门便是李白坐在石上的大型木雕,楼内展陈有多幅跟李白相关的大型木雕作品,像仗剑出川、翰林供奉、流放夜郎等等。</p> <p class="ql-block">太白独坐楼继续往上还有天际阁,38℃的天气实在没爬不动了只能放弃,自己网上搜了搜天际阁相关图片和资料补补课。</p><p class="ql-block">爬完山顿觉饥饿难耐,刷刷附近美食,离游客中心有一家做徽菜的味江南•千年炭火菜,小院布置的不错,点了几个菜大快朵颐:炭火老汤配锅巴、香臭豆腐干、酒酿甜点、四季豆。</p> 宣城博物馆 <p class="ql-block">宣城博物馆,建于1988年,原址在市中心的府山广场,2017年新馆建成搬到此地,博物馆隔壁就是城市规划馆,两者一栋建筑内馆馆相连,给游客参观也带来便利。博物馆藏还是比较丰富,最具特色的是商周青铜器、六朝时期青瓷器和汉唐铜镜,唐宋时期宣城本地窑址所出的“宣州窑”瓷器和文房四宝类文物也是馆藏的重要品类。</p> <p class="ql-block">一楼设有临展,主题为“烽火画卷——宣传画中的安徽抗战记忆”。图片展以安徽博物院馆藏抗战版画、漫画、报刊插画等美术作品为主,用艺术的视角再现抗战时期日军的凶残暴虐、广大百姓的流离失所、江淮儿女的抗战热情、新四军将士的英勇杀敌、抗战忠烈的英勇事迹,用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更多的人重温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p> <p class="ql-block">二楼、三楼是“千年古郡 人文宣城”常设展,系统讲述宣城历史脉络,包含江南奥壤、上郡风采、望州华章、古府遗韵、红色记忆等单元,穿越千年古郡历史,读懂宣城古迹人文。</p> <p class="ql-block">唐月宫纹镜,八瓣菱花形,镜背正中为一株枝繁叶茂的桂花树,树左侧有一直立兔,两耳竖起,下有一蟾蜍,四腿伸开做跳跃状,右侧为嫦娥翩翩起舞。该镜保存完好,色泽光亮,造型典雅别致,纹饰生动活泼,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嫦娥奔月传说在唐代已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西晋青釉人物鸟兽堆塑罐,瓷质随葬明器,顶部五联罐式,四周饰有飞鸟,罐中部正面为两层楼阁,其余三面塑有吹、拉、弹、唱等伎乐俑10个,还有堆塑狮、熊、鸟等动物,粘贴模印的龟、小鱼、长蛇、鳖等纹饰。</p> <p class="ql-block">四楼是《文房瑰宝》专题展,深入展示“文房四宝”之首——宣纸、宣笔、徽墨、宣砚的精湛制作技艺及各类文房雅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另《吾土吾情》专题展则复原老北门“迎恩街”店铺场景,展示本地非遗项目,还有一些珍贵老照片,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老宣城风情。</p> <p class="ql-block">看资料,文房四宝中分别以“湖笔、宣纸、徽墨、端砚”为最上品。宣州已经有了顶级的好纸—“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绩溪又出产品质最佳的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此外,宣笔、宣砚虽比湖笔、端砚稍逊,却也算是“次顶级”中的上品,宣笔被誉为“千年宣笔、掌上明珠”。这样一来,宣城一市就集齐了优质的文房四宝,成为文房四宝之乡,堪称是江南的文房、中国的书桌。2024年宣城文房四宝产业的年营收就达18亿元。</p> <p class="ql-block">匆匆的宣城周末游,粗粗体验了宣州区和泾县的宣文化、徽文化,敬亭山的永恒诗意,文房四宝尤其是宣纸的美名远扬,查济古村的徽派建筑,桃花潭两岸的对阁相望,光泾县错过的就有很多,还有广德市的笄山竹海景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宁国市的青龙湾度假区、皖南川藏线,绩</span>溪县的龙川景区、鄣山大峡谷、徽杭古道,旌德县的江村、朱旺景区,郎溪县的高井庙森林公园、龙须湖风景区…宣城美景实在是太多了,超级喜欢这样的自然风景与人文,宣城,我必定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