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俄罗斯1│8 小时航班 + 海关惊魂:我的俄罗斯避暑初体验

莲花开了

8 月,武汉热得像个 40 度的大火炉,让人只想逃离。去哪儿呢?遇上捡漏价,能跑多远跑多远,我们直奔俄罗斯避暑。<br><br>在武汉机场安检时,那个跟着我跑过 N 个国家的充电宝,因为新规被拦了下来,没办法,只能寄回家。<br><br>转头就在机场花 198 块买了个带 “CCC” 标的充电宝。同伴也遇到了一样的情况,不过她淡定多了,到北京后叫“闪送”,才花70 多块,这差价让我吸取教训。<br><br>旅程从北京转机开始——得益于飞机联运政策,我们不仅免费住了一晚,还顺道参观了罗红摄影艺术馆,为旅途多添了一处惊喜;团里一对常出游的母女更会利用资源,借机在北京多玩了几天,实在值得点赞。<br><br>在北京首都机场集合,一位长沙姑娘,提前自费到北京看演出,放弃了联运政策,竟然导致不能出国。<div><br></div><div>领队涛涛为此格外着急,反复叮嘱大家:“遇到事别总‘我以为’,一定要及时跟我沟通,我才能帮着协调解决!”</div><div><br>这就是跟团游的优势,省心省力省钱。一场舒心的旅行里,优秀领队的专业、敬业与沟通能力,真的能直接决定旅行体验。</div><div><br></div><div>领队李双涛是黑龙江人,名字与李双江一字之差,十分好记。八零后的他,毕业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干旅游这行足足10年了。一开口,那声线跟播音员似的,听着就舒服。</div><div><br></div><div>涛涛挨个与每个家庭沟通,口才是真不错。我们俩不想走过路过而错过,最后报了好几个自费项目,续交了3600 块人民币。</div> 值机的时候没选上窗口或过道位,只能分到中间,心里默默祈祷两边坐的是女生。结果登机一看,傻眼了:靠窗是个 30 多岁的俄罗斯男人,文质彬彬地帅;过道位坐了个 60 来岁的胖大叔,已经脱了鞋把腿伸开了。<br><br>我犹豫着把包放上座位,胖大叔倒是热情,主动让了让。可一坐下就针扎似难受,座位又挤又窄,让人浑身僵硬,感觉下一秒就要晕过去。<br><br>忍了不到一分钟,我抓起外套、杯子和随身包就“逃” 了出来。这 8 小时要是一直这么坐,可怎么熬啊!<br><br>远远看见同伴,她旁边坐了个俄罗斯小帅哥。我赶紧走过去跟她嘀咕,她立刻用英语帮我试探着问能不能换座。那小伙子看着像留学生,爽快地答应了。<br><br>我赶紧领着他往我的座位走,可他一看见是中间位,立马摇头,用生硬的中文说 “不”。我急得双手作揖,嘴里不停念叨 “Thank you!Thank you!”,他居然点头同意了。他坐下时,靠窗的俄罗斯男人主动跟他点了点头,看着特和谐,两全其美。 解决了座位难题,我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了。真心觉得遇上好人了,默默祝他一生平安。国航这趟旅途也算“欢乐满人间”,看了两部电影,翻了一本杂志,没觉得难熬。<br><br>飞机餐两顿,一顿是鸡肉饭,一顿是牛肉饭,味道都不错,配了酸奶、莎拉、水果,全部吃完。同伴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飞机餐。<br><br>从北京到莫斯科,飞行八个小时后,顺利降落在谢列梅捷沃机场。过海关的时候队排得老长,整个队伍挪得跟蜗牛似的。突然 “咚” 的一声,我们还以为是谁的行李掉了,回头一看,隔壁队伍里有位爷爷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 这是昏迷了?<br><br>爷爷旁边的两个中国男人立刻冲上去施救,看着还挺专业:一个嘴对嘴做人工呼吸,另一个跪在地上按压胸部。旁边的奶奶急得满脸通红,紧紧攥着爷爷的手,不停地小声喊他名字。<br><br>老两口穿得挺朴素,看着不像来旅游的,听说是来探亲的。我们的领队涛涛赶紧跑过去,一边向机场工作人员呼救,一边朝着人群大喊:“有没有医生?帮帮忙!中国人帮中国人!”<br><br> <div>我听得热血上涌,可自己不是医生啊。摸了摸随身包,里面有支 “采血笔”—— 我学过点中医急救,但从没在陌生人身上试过,心里直打鼓(这次没带刮痧板,那支总被安检拿出来检查的采血笔,最终没派上用场)。<br><br>正犹豫着呢,一队中国海航空乘人员路过,其中一位空姐立刻加入救援。没过多久,机场的两位医务人员也拿着医疗器械跑过来。<br><br>周围的人都自觉后退,给他们腾出空间。说真的,热心肠的中国人真是不少。那一整晚,我心里都在祈祷:老人家一定要平安!<br><br>当晚住进俄罗斯郊外的别墅,不用开空调,自然温度正合适(平均 15-26 度)。我们相信:这趟旅程定能顺顺利利的!</div> 我听得热血上涌,可自己不是医生啊。摸了摸随身包,里面有支 “采血笔”—— 我学过点中医急救,但从没在陌生人身上试过,心里直打鼓(这次没带刮痧板,那支总被安检拿出来检查的采血笔,最终没派上用场)。<br><br>正犹豫着呢,一队中国海航空乘人员路过,其中一位空姐立刻加入救援。没过多久,机场的两位医务人员也拿着医疗器械跑过来。<br><br>周围的人都自觉后退,给他们腾出空间。说真的,热心肠的中国人真是不少。那一整晚,我心里都在祈祷:老人家一定要平安!<br><br>当晚住进俄罗斯郊外的别墅,不用开空调,自然温度正合适(平均 15-26 度)。我们相信:这趟旅程定能顺顺利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