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4日 我 写过惠山古镇拾零之三,一直没有完成拾零之四。</p><p class="ql-block"> 它在我的草稿箱里待了不短的时日,原因在于现在的惠山古镇亮点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而这个拾零之四关注的愚公谷,恰恰是很多人,包括我不太注目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都错了!热闹的地方,自有热闹的原因,而被忽视的地方,也许,却有它特别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从锡惠名胜区“江南第一山”大门进去之后,一般游人大抵或进入惠山寺,或进入寄畅园。</p><p class="ql-block"> 而在大门左边不远处,游人也一般冲着天下第二泉而去。却把一方寂静的亭园迴廊,匆匆忙忙地忽略过去了!这就是愚公谷遗址现存的一方天地。</p> <p class="ql-block"> 愚公谷地处锡惠名胜区核心位置。</p><p class="ql-block"> 南依黄公涧,北抵惠山寺,西至二泉,东临映山湖。</p><p class="ql-block"> 该园是由明万历二年进士邹迪光始建于万历十五年的庭院。(1587年)。历时十余年,建成六十景。依山就势,引黄公涧水系构建涧溪池沼景观。曾引起一方文人骚客的小小的轰动。但此园清初时被毁。1985年,无锡市政府实施改造,保留了泰伯殿,华孝子祠,并对荷轩,曲廓等遗迹进行修缮。现存郭沫若题写的《愚公谷》,吴作人书写的《荷轩》匾额。及一系列泉亭水榭等。成为惠山古镇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很有诗情画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惠山古镇这不大的地方。愚公谷还是很有历史故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资料介绍。明代正德年间,无锡人冯夔以僧房建园。取名“龙泉精舍”。冯夔去世后,被顾起纶作为墓地。也许这里是风水宝地,万历年间,被罢官回锡的邹迪光看中,迁走墓地,依山取景,引黄公涧水入园,建亭台,种百花,植珍石,凿池沼,建成天钧堂,菩提场,九莲台,石语斋等六十个景点,成为惠山脚下一处名园。但岁月悠悠,到清初愚公谷只留下了一些斑驳的旧时建筑和邹德基的“老龙听法,顽石点头”书法墨迹而已。</p> <p class="ql-block"> 荷轩是愚公谷目前的点睛之笔。我在几个季节里去过荷轩。那是很让人留连忘返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盛夏之际,荷塘里不多的荷花盛开,正应了荷轩的雅致。看荷,雅在对几枝荷花的聚焦之上。</p><p class="ql-block"> 夏荷百株,美只在一枝一叶之中。我们看荷,总会在满荷塘之中寻找我们欣赏的造型颇好的几朵荷花而已。</p><p class="ql-block"> 愚公谷的荷轩,没有管社山庄的荷塘盛景,也没有蠡园的碗荷、缸荷之精,更没有鼋头渚荷塘之辽阔。但愚公谷的荷轩,自有它的绝妙之处。</p><p class="ql-block"> 好几个盛夏,我去这里,半池碧水,半池荷花。清水之中,有小鱼游走,绿叶之下,有几朵荷花待开。游人走在荷轩的迴廊之中,放眼不大的庭园,清风徐來,雅趣横生,岂不美哉?</p><p class="ql-block"> 寒冬之时,我去愚公谷,游人甚少。荷轩之荷塘,水也较少,露出些许被冰雪覆盖的黑土。其余污泥之中,干枯的荷技荷叶,显现出英雄本色,在风中不屈不挠。残荷之美,点染出顽强的风骨,让游人也不禁犹然而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走进荷轩,都有可歌可吟,可看可叹之处。</p> <p class="ql-block"> 我今年五月时去荷轩,尚不见夏荷的身影,也少了残荷的倔强。一弯塘水,略显清波,倒是荷轩迴廊的婉转曲折,在水面上映出了美丽的曲线,让人叹息水元素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愚公谷的华孝子祠,是我很喜欢去的地方。四面牌坊造型别致,建于清乾隆十二年,皆用层层斗拱连接,精雕细琢,古色古香,是无锡少见的建筑规制。</p><p class="ql-block"> 朴实无华的楠木厅古朴庄严。其门头的《华孝子祠》匾额书法,中规中矩,秀美潇洒,尤其引人注目。我也一时忘记是谁的墨宝了!</p><p class="ql-block"> 华孝子的故事,曾经感动很多世人。我对华孝子祠的欣赏,更在于环境的直观美丽和氛围的清爽。</p><p class="ql-block"> 每年春天,那里的枫树郁郁葱葱,爬藤在碑柱上盘根错节。一到秋深,红枫如火,引得游人不停拍摄。凡喜欢这里的摄影愛好者,每逢秋深,除拍大同殿前古银杏树之外,大抵会到华孝子祠边,感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艳,这也许是愚公谷一年中游人最多的季节。也是我春秋两个季节里喜欢去愚公谷的缘由。</p> <p class="ql-block"> 走在愚公谷的迥廊亭台之中,小路悠长,庭院深深,四季花木葱笼。有时候,几乎不见游人,好一方自由天地。如你还有雅兴,不妨找一僻静之地,依石而坐,刷刷手机,听听风声与鸟呜。我那次在愚公谷,正值傍晚,三五情侣,挽手走在小道上,见到行人,略显羞涩。此情此境,岂不是如入大观园一般吗?</p> <p class="ql-block"> 邹迪光建愚公谷时,有六十景可看。只可惜清时被毁。</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如今六十景已不复完全存在,而其中几处景点如华孝子祠等等,巳各显风彩,让很多人把主人以愚公命名的深情厚意,早巳忘却了!</p><p class="ql-block"> 在游人眼里,也只见郭老夫子的那块愚公谷的匾额,而心中,什么是愚公谷也不再研究它的疆界了!我想,这大慨就是游人匆匆忙忙地走过的原由了!</p> <p class="ql-block"> 如今,恵山古镇新添了宝善桥,映月里,及那尊有点儿超前又有点儿现代的阿炳造型,还有龙头河夜游时的乾隆皇帝下江南的表演,更有愚公谷边寄畅园的焕新。</p><p class="ql-block"> 愚公谷就更显得几分凋零了!但这正是愚公谷的雅趣盎然之所在。</p><p class="ql-block"> 想想,在几分喧闹的古镇之中,寻得一处自然天成的安静之处,绿荫之下,三五好友,倚栏小坐。望惠山葱葱绿意,看近水碧波荡漾,微风不燥,小鸟依人。</p><p class="ql-block"> 那又是在一座现代化城市很难寻觅的世外桃源了。</p> <p class="ql-block"> 有美学家曾谈到“宋元山水意境”篇章中,说过美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喧闹的街市之中,能寻一方安静的天地,徜徉于城市中的无人之境,也是一种难得的机遇。</p><p class="ql-block"> 去惠山古镇的愚公谷,坐享天地园林山石无人之美,也是一种小小乐处,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 从愚公谷庭院中转入惠山古镇秀嶂街,如梦初醒,烟火人间,又是另一种繁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