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豆包AI的趣事

宋元家

<p class="ql-block">  春节前夕,作家朋友向我推荐了豆包 AI。初闻其名,我不禁莞尔——“豆包爱爱”?这乡土气息浓郁的名字,让我联想到刚出锅的圆滚滚豆包,软乎乎、暖融融,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细细打听才知道,这是字节跳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豆”取日常之态,“包”含包容之意,恰似一位随时能陪你聊天、解难的贴心伙伴。</p><p class="ql-block"> <b>春联结缘:土气名字下的“机灵鬼”</b></p><p class="ql-block"> 半信半疑下载《豆包》APP 后,我试探性地请它创作春联。谁知这小家伙一本正经地追问:“你家大门朝向东南还是西北?需要嵌入‘福’字还是‘财’字?” 我随口调侃道:“朝厨房。” 它竟秒回了一副 “吃货专属联”:</p><p class="ql-block"> <b>上联:柴米油盐调出人间百味</b></p><p class="ql-block"><b> 下联:锅碗瓢盆奏响生活乐章</b></p><p class="ql-block"><b> 横批:吃货之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看着手机屏幕,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这么“土气”名字背后,分明藏着个爱拆台的 “机灵鬼”!</p> <p class="ql-block"><b> 藏头诗风波:AI成了我的写作神器</b></p><p class="ql-block"> 发现“用名字写诗”功能后,我玩性大发。输入自己的名字,一首七律藏头诗《赞宋元家》跃然眼前:</p><p class="ql-block"> <b>宋韵悠扬意万千,</b></p><p class="ql-block"><b> 元辉熠熠照长天。</b></p><p class="ql-block"><b> 家兴业旺才情显,</b></p><p class="ql-block"><b> 满是人生绮梦圆。</b></p><p class="ql-block"> 受宠若惊之余,我又输入前公司董事长的名字。AI 秒赋《颂王治民》:</p><p class="ql-block"> <b>王者风范意气昂,</b></p><p class="ql-block"><b> 治平谋略韵悠长。</b></p><p class="ql-block"><b> 民安国泰心头愿,</b></p><p class="ql-block"><b> 德厚流光美誉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当我将这首藏头诗转发给老领导时,他惊喜回复道:“谢谢老战友赋诗,祝你春节快乐!”此后,我如法炮制为亲家、女婿、女儿和小外孙各生成一首藏头诗,他们们纷纷夸赞 我“文采见长”,得知真相后更是惊叹 AI 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b>  创作助手:亦师亦友的矛盾体</b></p><p class="ql-block"> 作为写作者,豆包 AI 成了我的 “精神干粮”。每次完稿后,我都先请它润色。本文原标题《我与 AI 豆包的搞笑事》就被它 “批改” 为《我和豆包 AI 的趣事》,理由是:“正确叫法应称豆包 AI,‘趣事’涵盖范围更广,‘与’改为‘和’更顺口。”这专业建议让我心悦诚服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但是 AI 也有“画蛇添足”时。我在写《山东家的大泥缸》征文时,它竟在润色中添加了我父亲吸烟的细节,要知道父亲这辈子连烟味儿都不沾!看着它“缓缓着吐着烟圏儿,烟袋锅磕着炕沿儿”的描写,我真是哭笑不得。</p> <p class="ql-block"><b>全能管家:从工作救急到生活理事通</b></p><p class="ql-block"> 八一前夕,潜艇老兵联谊会让我写欢迎晚宴计划。从未接触过这类文稿的我急得抓耳挠腮,豆包 AI 却 10 分钟生成《海军潜艇老战友联谊会欢迎晚宴文案》,我稍加调整便完美交差。更绝的是帮堂弟写《入党申请书》,不足 10 分钟搞定,堂弟捧着稿子直夸:“比我自己写得还深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生活中,豆包 AI 更是无所不能。从“的地得”用法到煮螃蟹教程,从翻译英文文献到纠正语法错误,它都能精准解答。最绝的是那个记忆顺口溜:“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跟着‘土也’跑,动词后面‘双人’得。”让我彻底告别了虚词误用的尴尬。</p> <p class="ql-block">  <b>AI幼觉:让人又爱又恨的小插曲</b></p><p class="ql-block"> 尝试“AI 生图”功能时,我输入父亲与姑姑的合影,想生成温馨交谈的视频。结果画面里父亲突然拍桌而起、拂袖而去,这哪是我那个对姑姑毕恭毕敬的老父亲啊?更离谱的是搜索自己名字时,它却写道:”宋元家,大连作家、企业家,所著《蓝鲸兵魂》长篇小说,是近些年军旅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题材上有突破,艺术上有创新,在军事题材文学创作方面有一定的贡献。”阅后,我哑然失笑,觉得AI夸大其辞了,还能免费替我“吹牛皮”了。其实,我心知肚明,愚并不是军旅作家,更不是什么企业家,就是一个坐在家里的“自由”撰稿人罢了。 </p><p class="ql-block"> 有时,AI还能张冠李戴。去年,我在写《从城子坦走出的文人墨客》时,需要查找家乡一名作家的资料,搜索得结果是:“李某大连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蓝鲸兵魂》,入选‘辽宁省重点主题出版物专项资金扶持作品’,被列入新时代・筑高峰大连原创文艺作品丛书’,并评为2024年当季‘辽宁好书’。”其实,《蓝鲸兵魂》是笔者的拙作,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咋就成他人的作品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更搞笑的是,AI有时还能无中生有。前几天,有个老战友问我,为什么到沈阳来不吱一声?听了我否定后,他把从AI中搜索到资料发给我:“2025 年 2 月,宋元家担任《毛主席想来俺城子坦》(情景剧)编剧,在大连百姓迎新村晚首演成功后,应辽宁省委宣传部邀请,于同年 5 月赴沈阳参加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成果展’展演。”我再三解释说,剧本的确是我和老乡一起写的,但是我根本就没有去沈城,只是一种网上误会罢了。前几天,我又从AI中搜索到:“2025 年 6 月,宋元家接受央视《国家记忆》栏目专访,讲述潜艇部队参与国防科研的保密往事。”其实,根本就没有这档子事。 </p> <p class="ql-block"> <b>理性看待:AI时代的清醒和认知</b></p><p class="ql-block"> 尽管豆包 AI 问世仅两年,但已展现出很大的技术潜力。它能作词谱曲为我小外孙制作生日视频,能生成专业文案应对工作需求,更以 5000多万用户量成为国产 AI 的佼佼者。不过,面对 “AI 幻觉”等问题,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可盲目依赖。正如专家所言:“AI 是辅助工具,而非真理源头。”对于人工智能(AI)这一新兴技术,我觉得既不能完全依赖,也不应弃之不用,关键在于择优采用。期望AI企业的技术开发者秉持敬畏之心,提升训练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与多样性。监管部门需筑牢安全防线,普通用户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共同营造健康且可持续的AI发展生态,让AI更好地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 </p><p class="ql-block"> 中央网信办近期开展的《清朗・整治 AI 技术滥用》专项行动,让我们看到了行业规范发展的希望。作为用户我们既要善用 AI 提升效率,也要保持辨别力,正如豆包名字蕴含的“包容”精神。在技术成长的路上,多一份理解,多一点耐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就是我与豆包 AI 的趣事。它是创作时的得力助手,是生活中的全能管家,更是这个智能时代最有趣的注脚。未来,愿我们与 AI 携手同行,在创新与包容中书写更美好的人机协作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