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六章</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 1953年年初,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在那个质朴的乡村响起,我的父亲母亲在众人的祝福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父亲年长母亲两岁,他们是在初中时期认识的,时光悠悠流转,经过多年的交往接触,终于,在超过了当时法定结婚年龄三年后,他们的爱情修成正果,携手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span><br></h1><div><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inherit;"><br></span></div><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婚后的日子平淡却又充满着温馨的烟火气。母亲操持着家中的大小事务,将那个小小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父亲则一心扑在工作上,怀揣着为大家谋福祉的热忱,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span></h1><div><span style="font-size:22px;"><br></span></div><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年后的1954年,家中迎来了第一个小生命,理所当然地成为家里的“大姐大”,取名为爱平,寓意“爱好和平”,寄托着他们对这个世界最美好的期许,希望孩子能在和平的岁月里健康长大,也盼望着世间处处都能充满祥和与安宁。</span></h1><div><span style="font-size:22px;"><br></span></div><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6年10月下旬,第二个孩子呱呱坠地了,成为“二姐”,取名映平。家中有了两个孩子,愈发显得热闹起来,虽然日子过得忙碌,但父母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对子女深深的爱意。 </span></h1><div><span style="font-size:22px;"><br></span></div><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8年和1960年,父母相继生了两个男孩,分别取名为陈礼和陈旋。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生活的担子愈发沉重,但母亲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坚强地撑起了这个家,而父亲只要有空,也会赶回老家,尽力帮衬着母亲,给这个家带来一丝慰藉。 </span></h1><div><span style="font-size:22px;"><br></span></div><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一共生育了五个子女,依次是老大、老二两个女儿,老三、老四两个儿子,还有老五小妹。由于外婆家离县城较近,房子也比较宽敞,为了便于照顾,姐妹弟兄五个便都安置在了外婆家。父母都有固定的工作,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所以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的小孩比起许多同时代的农村小孩,生存条件要好上许多,姐妹弟兄度过了一段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惜的是最小的妹妹于1968年7月初,突发急性阑尾炎,情况十分危急,被紧急送去做了手术,可谁也没想到,术后当天,妹妹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时,父亲正下乡到比较边远的罗浮公社去了,等他闻讯匆匆赶回来时,终究还是没能见到小妹最后一面。那是父亲心中永远无法言说的痛,也是我们全家心底一道深深的伤痕,每每想起,都让人忍不住黯然神伤。 </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