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幅西方名画欣赏(9)

田书朝

<p class="ql-block">No.81《呐喊》</p><p class="ql-block">爱德华·蒙克(挪威)1893 挪威国家艺术馆</p><p class="ql-block"> 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傍晚蒙克与两个朋友散步时遭遇的真实感受启发而创作。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由于惊吓大声呐喊。画家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形成游动与飘忽的动态,展现了不安感,彷徨情绪。</p> <p class="ql-block">No.82《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p><p class="ql-block">卡米耶·毕沙罗(法国)1897 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一幅蒙马特大街的全景,人群流动,车水马龙,由于视角宽广,楼房林立,车马人流很小,只能凭感觉用粗笔点画出来,然而显得特别生动,加之透视准确,画中车马人流仿佛在画中移动,它描绘了现代都市的繁忙热闹场面。它预示了20世纪未来派画家所热衷描绘的现代都市快速运动节奏。</p> <p class="ql-block">No.83《两位塔希提妇女》</p><p class="ql-block">保罗·高更(法国)1899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描绘的是塔希提岛上的妇女劳动生活的场景,两个青年女子半裸着身子,站在一片蓊郁的树荫下,一个端着盛满果子的盘子,一个妇女手捧鲜花,显然在对她的同伴私语着。两个裸着身体的妇女形象端庄,表情认真。1891年作者只身来到南太平洋的塔希堤岛去领略岛上那种远离城市喧嚣的独特风情,1895年返回巴黎后创作了此画。</p> <p class="ql-block">No.84《池塘·睡莲》</p><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法国)1899 伦敦国立画廊</p><p class="ql-block"> 《池塘·睡莲》是1897-1926年,莫奈画的181幅睡莲为主题的系列画之一。 莫奈将吉维尼荷花池塘区域,呈现出史诗般的景观,用水中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莲花的颜色随着光线和环境的影响而色彩变化多端,色彩十分丰富。水完全成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p> <p class="ql-block">No.85《出水芙蓉》</p><p class="ql-block">爱德华·约翰·波因特(英国)1900</p><p class="ql-block">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 表现了两个正在沐浴的青年女子,她们正在嬉闹,展示出胴体的娇美,流露出天真无邪的品性。浴室内光线柔和,装饰华丽,侧光把斜坐女子的丰满苗条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反光则突出了洗浴的女子丰满的身体。画面以写实为主,强调了光色、冷暖的关系与对比,营造了一个温馨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No.86《亚威农少女》</p><p class="ql-block">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西班牙)1907</p><p class="ql-block">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五个裸女的身躯是粉红色的,没有装饰。左面三人身体呈菱形,眼睛是橄榄形,似乎戴着面具,其中一人的一只反转到身体的侧右,拉着赭红色的幕布,另一个人的一只眼睛几乎占据全脸,右边的两个面目狰狞恐怖,中间两少女形象,左边的脸则带点悲剧性的美感,她的躯体坚硬冰冷。 </p> <p class="ql-block">No.87《吻》</p><p class="ql-block">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奥地利)1908</p><p class="ql-block">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男人轻柔地抱起女人的头,富有激情地亲吻着女主人公的脸颊。男人身上的装饰都是方正色块,由黑白黄三色方块构成,象征了男人棱角分明,坚强的特质。女人身上是感性的圆形图案与流动的线条,代表了女性的柔媚和温柔圆润。女人一条手臂搂着男人的脖颈,一只手紧抓着男人的手,闭着眼睛尽情享受着幸福的感觉。表情迷醉、满足,甚至似乎还有些害怕这幸福时刻的结束。线条和色块的组合,色彩中掺入金粉,使画面呈现出梦幻场景。</p> <p class="ql-block">No.88《梦》</p><p class="ql-block">亨利·卢梭(法国)1910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画面左角,卢梭将初恋情人画在沙发长椅上,置身于充满梦幻的热带丛林,森林里奇花异草郁郁苍苍,两只狮子虎视眈眈,还有隐藏在森林深处的大象和禽鸟,以及惨淡月光下吹奏长笛的黑人,营造了一种异国情调和带有神秘意味的梦幻之境。借用梦境超脱于现实的神秘与荒诞,展现奇妙而迷人的境界。《梦》是卢梭逝世前最后一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No.89《舞蹈》</p><p class="ql-block">亨利·马蒂斯(法国)1910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五个裸体女子手拉着手兴奋地围成一圈,既保持着永久的动态,又给人以平和的静感。在这一作品中,纯净饱满的色彩和色彩间强烈的对比代替了一切阐释和言说,色块自己构成了画面上的舞蹈,他们的交界显得坚硬而紧张,节奏在某种意义上被切割、不连贯中却依然显得流畅,通过这种方式,马蒂斯把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起来。</p> <p class="ql-block">No.90《下楼梯的裸女》</p><p class="ql-block">马塞尔·杜尚(美国)1912</p><p class="ql-block">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从画面上可以大约见到五个人体,她们从画幅的左上方下来,右下角转身而去,其运动中扭动的躯干、臀、伸曲的腿、摆动的臂,构成一串由几何面穿插、叠印的轨迹。杜尚受表现形体活动的连续性照片的启发,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形体的连续性。描绘裸女在运动中的解析关系,将抽象的线条和形状根据日常人物动态引入立体主义绘画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