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信仰之光普照大地

景熟熟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的大西北,银川固原市,六盘山的北端,有一组群山叫“须弥山”。我们的好朋友小张就是本地人,她对我们说:“到了六盘山一定要看看“须弥山”,只有走了“须弥山”才不枉之行”。说实话“须弥山”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的山,感到很陌生,而且觉得它的名字念起来,还有点拗口,怪怪的。</p> “须弥山”梵文译音 <p class="ql-block">  原来“须弥山”这个名字为印度古语,梵文译音,它的意思是:妙高山、妙光山、宝山,并有“安明、积善”之意。“须弥山”是古老佛教文化的产品,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p> <p class="ql-block">  “须弥山”由六盘山余脉的八座山峰组成,呈现莲花瓣型,鸟瞰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中间一座为主峰,海拔2109米。其余山峰围绕着主峰散开,高度恰到好处地低于主峰。从名称上恰好对应了佛教宇宙观的一种形象说法:“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中心。这个中心并非地理位置之意,而是说,这是佛家圣地最美好的地方,最中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须弥山” 历经千年各代开凿,现有石窟160多个,一千多尊石佛,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连绵起伏的八座莲花山峰间,可谓众佛之国。这里先后建有相国寺、景云寺、圆光寺等庙宇,一度高僧云集,信徒众多,香火旺盛。还有皇家寺院之称,僧众三千,真是信徒们的美好世界,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b>(石窟遍布于山中,星罗棋布,丹霞石窟,壮哉!美哉!)</b></p> 须弥山、寺窟一体 <p class="ql-block">  窟中建寺,寺中有窟,窟寺一体是“须弥山”宗教建筑的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 “须弥山”相国寺,被列为第51窟。它开凿于北周时期,是一整座山包掏空开凿而成的覆斗顶、平面方形中心柱窟。窟中建寺保存有近7米高的石刻大像6尊。从大门看相国寺就是一座寺庙,进了寺庙才知道,寺中有窟,个个高大的石佛就在眼前,让你震惊。</p><p class="ql-block"> 1985年,国家文物部门进行加固修缮,让北周石雕艺术瑰宝能够流传于后世。石窟整体气势恢宏,造像精美,雕刻精湛,保存完好,在全国石窟造像中独一无二,代表了“须弥山”雕像造像的最高水准,是全国北周时期石刻造像的代表作品,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被文物界、学术界誉为"须弥之光"</p> <p class="ql-block"><b>(相国寺的正门高大,凿于北周时期,是一整座山包掏空开凿而成的覆斗顶、平面方形中心柱窟,保存有近7米高的石刻大像6尊,至今有近两千年了)</b></p> <p class="ql-block">  “须弥山”圆光寺,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圆光寺 ‌为木柱青石黛瓦筑建,朱红色大开门气派壮观。走进寺门,想不到里面居然是座高大山洞,分为两层的石窟,共有八个窟,窟中精美石佛千姿百态。一位弯着腰,柱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尼笑脸相迎。虔诚的出家人对我们说,她就是固原人。从小削发为尼,随着师父,来到“须弥山”已度过六十多个春秋了,如今已到古稀之年……我本想与她多聊几句,问问她因何出家?长期的洞窟生活,如何吃住?遇上了小病小灾怎么办?家中还有亲人吗?但因语言障碍沟通有困难,只好作罢。我们给了她一些香火钱,愿佛祖保佑她吉祥如意!便离开了,至今想起,遗憾的是没有与她留张影。“须弥山”寺窟一体的建筑风格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b>(圆光寺朱红大门端庄气派)</b></p> <p class="ql-block"><b>(圆光寺共有二层八窟,可见当年凿开这个洞窟的工程之大,令人瞠目!)</b></p> <p class="ql-block">  圆光寺现存北周石窟以45号、46号窟最为著名,两窟均高6-7米,内含40余尊造像,以一佛二菩萨组合为主,雕刻工艺精湛。龛内还饰有手执乐器的伎乐人、飞天浮雕等细节,艺术形式多样。为了保护好千年的文物,洞窟外都布上了铁栏网。我们只能贴着栏网往里看,精美的石雕像还带着未脱落的彩泥,神态端庄,似乎在认真地接待每一位施主。佛说:“万事皆空,唯有因果不空。你要多行善事,善待他人,好好的生活吧!”</p> <p class="ql-block"><b>(我们站在窟洞栏杆外,认真地观看窟中每一尊带彩的石雕,)</b></p> 须弥山”信仰之光 <p class="ql-block">  在荒野贫脊的西北高原,一座“须弥山”居然有上千尊的佛像雕刻在上百座石窟里,这是多么宏大漫长而艰辛的工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什么力量所为?毫无疑问是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b>(一刀一刻的石佛,在洞中已默默伫立千年,它们可真耐得住寂寞)</b></p> <p class="ql-block">  原来“须弥山”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它是内地走出西域的最后一道关隘,史称“石门关”。自唐朝大兴“丝绸之路”起,这里又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由古长安到西域最短的必经之地。南来北往众多的商贸友人、茶马贩夫,为求家人平安!生意兴隆!到了这个关口,都会捐上一尊佛,点上一柱香拜上一拜,以求此行顺风顺水,财源滚滚。年头一长,石窟多了,石佛也多了,形成千佛的壮观景像。同时又有了艺术宝库、丝路名窟的美名。</p> <p class="ql-block"><b>(绍圣是指北宋时期宋哲宗赵煦的年号,使用时间为1094年至1098年。悠悠岁月,沧桑巨变无情地风化了雕像)</b></p> <p class="ql-block">  “须弥山”石壁千仞,百座石窟、千尊佛像,个个栩栩如生。那是一批又一批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信念的信徒们一刀一斧、一日一夜凿刻而成的。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看了它,你会从内心感到中华民族先辈的卓越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感到信仰的能量无比。望着座座石窟,生动逼真的雕像,它们神彩奕奕,为普渡芸芸众生,坚守寂寞与清贫。我思绪万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须弥山”这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无不隐藏着佛的哲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b>(我站在相国寺内,望着眼前的佛,不禁自问,它们会想到千年之后,还会有人千里迢迢来看它们吗?真是:“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b></p> <p class="ql-block">  “须弥山”以其独特精美的石雕艺术取胜。如今它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十大石窟齐名。</p> “须弥山”千姿百态 <p class="ql-block">  相传“须弥山”乃是高僧隐居之处。“须弥山”八面环山,峰峦叠嶂。丹霞地貌,翠绿浪涌。红绿相间,相映成景。万千石群千姿百态地掩映在天然的次生林中。如今开放的十多座窟龛,兼具陡崖、幽谷、石窟、桃花、枫叶、丹霞等具有幽、奇、秘、险的自然景观,山上的杜松、白桦树、辽东栎等珍稀树种及各类野生动物也是一大风景点。峰峦叠嶂,相映成景。</p> <p class="ql-block"><b>(须弥山同样有着浓厚的黄土高原特色,一片片赤壁丹霞)</b></p> <p class="ql-block"><b>(翠绿青山连绵不绝)</b></p> “须弥山”人生感悟 <p class="ql-block">  “自信无所挂碍”。這是佛学的哲理。“随时可得大自在,不必言其所以然”。自在就是解脱,这是佛学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但这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它体现了一个人生存的境界思想观念。你要活的自信自在,不昧因果。通俗地讲,就是你要做到平平淡淡才是真。可我们呢,一生想活个明白,却老是在思议的圈子里晃悠,就是想不通透,活不明白。</p> <p class="ql-block"><b>(丹霞地貌上的这条小道,有人称之为,丝路明珠)</b></p> <p class="ql-block">  望着眼前 “须弥山”的每一尊佛,无论它是慈眉善目还是怒目圆睜,你都会有无尽的联想……花花世界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几乎每个人都被功名利禄困扰着。每个人都被柴米油盐的生活烦恼着,不知如何是好。到了“须弥山”,你就会得到答案。千年的石窟,伫立在那的每一尊佛及虔诚的历代守佛人,都会无声地告诉你,信仰就像我们体内的骨头一样,你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它却支撑了我们一生一世。</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对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生老病死等等人生的一切问题感到困扰的话,那么还是请来一趟“须弥山”。在荒凉无际的河西走廊上;在苍茫广阔的六盘山脉下;在石窟林立,信徒虔诚的“须弥山”上。您一定会沉默、思考、受到启发开悟。人生必须有坚定的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改变你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b>( 大佛楼的 瑰宝!千年不朽!)</b></p> <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了信仰,才有了宏伟壮观的丝路名窟,漫长的河西走廊上,我们仿佛看到:丝绸西去,佛法东来。当年的“须弥山”丹霞古道上,出现了一支支僧侣队伍、传来了一阵阵驼铃之声,于是有了万里的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了信仰,红军将士无惧无畏,爬雪山,过草地。六盘山上红旗漫卷西风,出现了一支工农红军的队伍,有了屈指行程万里的英雄好汉,有了新中国。</p><p class="ql-block"> 来吧、朋友!“须弥山”等着你。</p>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我的战友在西行的道上写了一首诗,我把它作为结束语:</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人生终有一场触击灵魂的旅行,</p><p class="ql-block">朝圣的路永远无坦途。</p><p class="ql-block">路看似非常遥远,</p><p class="ql-block">但又近在咫尺,</p><p class="ql-block">它仿佛也可以看作是我们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喜怒哀乐是这一路上的情绪,</p><p class="ql-block">生老病死是这一路上的际遇。</p><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朝圣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无论你愿意与否,</p><p class="ql-block">必须一路向前,</p><p class="ql-block">不会有回头的机会</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个别照片取自网络,在此感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景熟熟</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30日于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