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4日—7日,为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守护闽都水韵之美,我院“禹脉榕青·闽流清晏”实践队在福州开展系列河湖保护专项活动。队员们以“理论学习+实践行动”相结合的方式,沿着闽江流域探索治水智慧、参与生态保护,用青春力量为福州河湖生态建设注入活力。</p> 追溯治水历程,感悟守护初心 <p class="ql-block">7月4日下午,队员们走进美丽闽江展示馆,通过沉浸式展厅、动态数据屏与珍贵影像资料,系统学习闽江从“水患频发”到“安澜清波”的治理历程。馆内陈列的老照片、治水工具与现代水利工程模型,生动展现了一代代水利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奉献精神,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守护闽江”不仅是生态责任,更是对历史传承的担当。</p> <p class="ql-block">随后,实践队前往福建省档案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查阅闽江治理档案。从民国时期的河道疏浚记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流域规划文件,再到新时代“幸福河湖”建设方案,泛黄的卷宗与清晰的条纹串联起闽江治理的“时间线”。队员们认真梳理资料,将历史经验与现行《环境保护法》《河道管理条例》相结合,为后续实践行动奠定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阳光炽热的午后,在黎明湖公园,实践队开展了“清岸、测水、宣讲”三位一体实践活动。队员们手持垃圾袋,沿湖清理烟头、塑料瓶等垃圾,重点排查隐蔽角落的白色污染,用双手还原河岸整洁;同时使用专业水质检测设备,现场测定pH值、溶解氧等指标,记录数据并与历史监测值对比,直观了解湖泊生态现状。活动中,队员们还向游园市民发放河湖保护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河长制”工作成效与节水护水小知识,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市民对闽江生态保护的建议。“以前只知道闽江美,今天才了解背后这么多守护故事,以后一定会带动家人一起护河!”一位市民的感慨,让队员们更坚定了实践的意义。</p> 科普进社区,趣味传知识 <p class="ql-block">实践队走进福州市台江区义洲街道社区,开展“护河小课堂”活动,队员们用漫画手册、短视频等形式,向社区居民特别是小朋友讲解“为什么要保护河流”“生活中如何节水”等知识。现场设置的“水质观察”小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对比清水与污染水的样本,直观感受河流保护的重要性。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100余份,收集到社区居民提出的护河小妙招50多条。</p> 联动专业力量,共绘护水蓝图 <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提升实践深度,实践队走访了福建省水利管理中心与福建省幸福河湖促进会。在水利管理中心,工程师详细介绍了闽江流域智慧水利系统,展示如何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与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控河道状况,队员们就“如何平衡开发与保护”“青少年参与河湖治理的路径”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收获专业指导。在幸福河湖促进会,负责人分享了“民间河长”“企业护河联盟”等社会力量参与治水的案例,队员们结合前期实践见闻,提出“校园护河社团与社区联动”的设想,得到认可与支持。双方还就后续合作开展“河湖保护进校园”活动达成初步意向,推动实践成果转化为长效行动。</p> 记录护水故事,传播护水声音 <p class="ql-block">此次“河小禹”专项活动,让队员们在知行合一中深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实践队长游家乐表示:“闽江的清波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一代代人守护的成果。我们将带着所学所悟回到校园,带动更多青年参与河湖保护,让‘青春力量’汇入守护闽江的长河中。”从河道清理到科普宣讲,从数据监测到文化挖掘,“禹脉榕青·闽流清晏”实践队用脚步丈量闽江两岸,用行动诠释青年责任。队员们坦言,这段经历使他们深刻明白,河湖保护不是一时之举,而是久久为功的坚持。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为名,为闽江的清澈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