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举:高山和大河的情谊

孙鹏举•大河诗赋

<p class="ql-block">  县是不动的高山,校是流动的大河。山可以成为水的依靠,水可以滋润山的青翠。</p><p class="ql-block"> 在豫西伏牛山区有那么一片土地,它的名字叫嵩县。虽然从历史沿革来说,它的名字和区域会有些变化,但其山川河流的主体是不会改变的,它就象高山一样,亘古及今,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p><p class="ql-block"> 在中原大地的黄河南岸,有一所历史悠久、闻名世界的大学——河南大学,我只所以称之为大河,是因为学校主体是人,传承的是文脉,培育的是人的精神。校园毁了可以重建,土地被占领了,可以夺回,只要有校长、院长、教授、讲师、助教、职工和千千万万的学生在,大学的魂就不会灭。</p><p class="ql-block"> 嵩县地处山区,经济也许不那么发达,交通也许不那么便利,但在外敌入侵之时,它可以为大学提供栖身之所,让生命不死,火种不灭,文脉不断。</p> <p class="ql-block">  1939年,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向中原大地,因战事吃紧,河南大学师生徒步600余里,从开封迁至嵩县。校本部及文、理、农三院在当时的嵩县潭头镇办学,医学院则留在嵩县县城。‌在这以后的几年里,嵩县成为河南大学的栖息地,温暖的怀抱。嵩县人民竭尽全力提供一切应有的支持和帮助。</p><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来到嵩县后,以县为家,关注社会发展,倡导新风,破除迷信,盖草房5排35间,设病床30张,开设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等门诊,方便群众求诊治疗,甚至在汽灯下做外科手术。儿科、妇科更是不论时间,凡有病人,立即接诊治疗。还宣传、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宣讲科学种田,推广先进技术。在夏天的晚上,学校还专门抽人在县政府门前向群众讲时事,当时他们只能用手摇的留声机吸引召集群众。深受当地群众欢迎。</p><p class="ql-block"> 为了宣传抗日思想,学校组织了京戏社、话剧社、评剧社、歌咏队,经常到街头村镇演出《八百壮士》、《捉汉奸》等话剧,还唱过《保卫黄河》、《到敌人后方去》、《军民合作》、《洪湖曲》、《松花江上》等歌曲。特别是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在嵩县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河南大学师生又回到了开封,嵩县人民牵挂着河南大学的发展,河南大学师生永远铭记着淳朴善良勇敢的嵩县人民和嵩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p><p class="ql-block"> 至今抗日战争胜利已经八十年了,嵩县人和河大人不仅没有互相忘记,反而加强了支持和合作。远的不说,就说今年,校地互动频繁。 </p><p class="ql-block"> 6月12日上午,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与嵩县县长任庆鹏作为双方代表,签署《建设两程故里 弘扬二程文化战略合作协议》。</p><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季波对嵩县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回顾了校地抗战时期结下的深厚情谊,并介绍河南大学办学情况。他表示,河大人始终铭记、感恩嵩县人民在战火纷飞年代的鼎力相助,加强与嵩县的合作是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下一步,双方将重点围绕二程文化建设、新医科发展、文旅产业及乡村振兴等工作,不断拓展合作,持续开辟互利共赢的新空间,共同书写校地携手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贡献智慧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嵩县县委书记辛俊峰对河南大学考察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河南大学给予嵩县的大力支持和帮扶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河南大学与嵩县历史渊源深厚,友谊历久弥新,双方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工作领域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嵩县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与河南大学的沟通协作,全力为项目推进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坚实的保障,在双方合作下传承好、弘扬好二程文化,将两程故里打造成为嵩县新文旅产业一张更加靓丽的名片,加快推动全县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p><p class="ql-block"> 11日至12日,季波一行聚焦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校地合作等内容进行考察,并为“二程书院”和“河南大学优秀传统文化干部培训基地”揭牌。</p><p class="ql-block"> 今年6月27日,河南大学与嵩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校地合作座谈会。会上,与会专家就文化遗产保护、现代农业、教育培训等领域合作事项进行交流发言。此次校地合作,河南大学将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服务,助力嵩县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嵩县将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河大师生搭建实践基地与研究平台。</p> <p class="ql-block">  放眼未来,校地合作空间十分广阔。因为嵩县和河大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性强。</p><p class="ql-block"> 嵩县地处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第四大县,在多方面具有特色:</p><p class="ql-block">嵩县‌地形复杂‌。95%为深山区,丘陵占4.5%,平川仅占0.5%,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 ‌嵩县有伊河、汝河、白河三大河流贯穿全境,陆浑水库为国家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适合师生开展科学调查,美术写生,文学艺术采风。</p><p class="ql-block"> 嵩县‌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5℃,年空气优良天数310天,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2379个,被誉为“中原绿肺”;嵩县‌森林覆盖率71.12%,活立木蓄积量1199万立方米,拥有白云山、天池山等14个国家A级景区及石头部落、白云小镇等特色乡村旅游区;嵩县地处伏牛山、外方山、熊耳山三山环绕的伏牛山生态旅游核心区,是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距河南大学也不远。 ‌这些综合优势,既适合河南大学师生来此康养旅游,也适合双方协作,加入人文因素,把嵩县打造成自然人文双优的旅游胜地。 ‌</p><p class="ql-block"> 在自然资源方面,‌嵩县拥有1300余种中药材,盛产“嵩胡”(柴胡)、皂角、银杏等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探明矿产46种,黄金储量372吨,位居全省第二;钼矿石储量6.8亿吨;黄金年产量42万两,全国第五。 ‌适合发展中药材基地、开展地质调查和多向度科学研究。</p> <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大学。优势集中体现在百年积淀的学术底蕴、多元发展的学科格局、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以及优越的办学资源四个维度。</p><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创建于1912年,前身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近代建筑群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传承百年。‌‌</p><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的优势学科已经形成集群‌:生物学为国家级“双一流”建设学科,建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作物逆境适应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前沿。</p><p class="ql-block">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地理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考古学依托殷墟等文化遗址形成特色研究。‌‌‌‌化学学科在纳米材料领域居国内前列,工程学、材料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p><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形成‌科研创新体系‌:拥有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州实验室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24.3%,居国际领先水平。‌‌</p><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人文积淀‌丰厚,培养出阎连科等知名作家,范文澜、冯友兰等学者曾在此执教,校友涵盖57位院士及150余位省部级领导干部。‌‌</p><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多校区布局‌。开封明伦校区是国家级文保单位,承载科举文化底蕴。郑州龙子湖校区对接航空港区产业需求,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新工科。‌‌还与45个国家217所高校建立合作,承担斯坦福大学联合考古等国际项目。‌‌</p><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学这些优势可以从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县域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与嵩县开展深度合作。</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够走得远。拥有广阔天地和丰富资源的嵩县和拥有百年文脉底蕴、高水平教育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的河南大学的双向奔赴,蹁跹共舞,一定可以谱写出校地共赢的华彩乐章,高山和大河的情谊将会历久弥新,更上层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孙鹏举简介:</b></p><p class="ql-block"> 高级教师,民盟盟员,政协委员,中华诗词学会、河南诗词学会、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老干部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洛阳吟坛》微刊编辑部执行总编、清风社社长。在《星星诗词》《诗词报》《心潮诗词》《长白山诗词》《洛阳日报》等数十种报刊及大型网媒或各级比赛中有诗、词、赋、散文、小说、随笔、曲艺、政论、社情民意信息、时评、剧评发表、采用或获奖。是洛阳市孟津区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孟津记忆》《孟津100个故事》《孟津区党史三卷》的撰稿人和原洛阳市吉利区政协、纪监委、组织部分别组织编写的《人杰地灵话吉利》《廉政漫俚》《党员应知道图解手册》的撰稿人。有辞赋和楹联刻于社区和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