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那山、那水、那风情系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 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美 篇 号: 13926617</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微 信 号: RD 9518369</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球皆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可为何中国偏偏选定在9月3日举行阅兵?这背后隐匿着一个某些国家至今都不愿认可的真相。</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年9月3日的大阅兵,众人皆言,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话无误,但仅说对了三分之一,剩余的三分之二藏于历史的褶皱之中,藏在国际博弈的暗潮之下,更藏在中国崛起的必然逻辑之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先谈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为何是9月3日?许多人觉得这个日子的选定只是历史巧合,但当你深入探究这段历史,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谋略与战略考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按常理这应算作投降了,但若你真去研读原文,会发现一个怪异的事实,整篇诏书几百字,投降这两个字一次都未出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人用了一个词叫终战。何为终战?就是战争结束了,我不再打了。但这并非投降,只是通知你一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更离谱的是,诏书里称日本是为了东亚的解放而战,如今是忍受难以承受的痛苦,这哪里是认输,分明是在为自己的侵略行径开脱,把自己装扮成受害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更为关键的是,8月15日之后,中国境内的日军根本未停手,山西、河南、湖南零星散散的战斗,一直持续到9月初。所以对中国而言,8月15日算什么胜利,仗都还未打完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9月2日这一天,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代表终于低下头,在投降书上签字。此次没有任何文字游戏,无条件投降五个字,白纸黑字,清清楚楚。</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9月3日,当这个消息传遍中国大地,重庆、延安、上海,大街小巷都是庆祝的人群,百姓终于确信这次是真的赢了,不是日本人的缓兵之计,不是骗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1年8月,毛主席在审阅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报告时,为何不选择日本签字的9月2日,而要选择中国人民欢庆胜利的9月3号呢?因为毛主席深知一个道理,历史的定义权必须掌控在自己手中,胜利的意义要由胜利者来阐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看似简单的日期选择,80年后的今天再看,意义深远。当下国际局势中,某些势力正在太平洋地区重新布局,从日本到韩国,从菲律宾到澳大利亚,一个新的包围圈正试图形成,军事演习一场接着一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航母编队在我们周边海域频繁现身,侦察机紧贴着我们的领空飞行,这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这是在试图重塑亚太秩序,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空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技术封锁更是变本加厉,芯片不让购买,设备不让使用,经济上搞脱钩,信念要重组,舆论上不断抹黑,把中国的正常发展描绘成所谓的“威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令人警觉的是日本,看看他们近年来在做什么,安保条约修改了,打着“积极和平”的幌子重新武装,军费开支占GDP的1%要涨到2%,这意味着日本的军事预算将直接翻倍,达到世界第三的水平,这是和平国家应有的模样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与军事扩张同步进行的是对历史认知的系统性篡改,靖国神社依旧照办不误,教科书里关于侵略历史的内容越来越少,甚至开始美化战争,把侵略说成是进出亚洲,这说明什么?说明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正在松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为了防止法西斯复活,给日本套了多少枷锁?和平宪法规定不能有军队,不能发展进攻性武器,现在这些限制一个个都在被突破。在这种背景下举行大阅兵,时机选择可谓恰到好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不是简单的纪念活动,而是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有力回应。这次阅兵要展示的不是普通的常规装备,而是能够改变战略平衡、重新定义现代战争的革命性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次参阅的所有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也安排了部分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参与。虽然具体装备细节尚未公布,但从已透露的信息来看,这将是中国军事现代化成果的集中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人智能作战系统将改变战争的成本结构,传统防空系统是按照打击飞机、打击导弹设计的。面对蜂群式攻击,传统防御体系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战争形态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以前比谁的装备好,现在比谁的算法强,比谁的成本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网电攻防武器能在瞬间瘫痪敌方电子设备,现代武器没有不依赖电子系统的,F35也好,宙斯盾也罢,电子系统一瘫痪,那就是废铁。你花几千亿美元建立的信息化优势可能瞬间化为泡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风41射程14000千米,可携带10枚分导导弹头,在中国大陆发射,几乎可以打击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目标,这不是简单的武力展示,而是任何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势力,都要考虑承担同等代价的后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最关键的并非这些武器本身,而是背后的产业体系。这次展示的装备100%国产化,从最基础的材料到最复杂的芯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这说明什么呀?说明技术封锁已经失效了,你不让我买,我就自己造,你封锁得越狠,我突破得越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想历史,当初不让我们加入国际空间站,我们自己建了天宫;不让我们用GPS,我们搞出了北斗。现在芯片也是一样,封锁只会激发我们的创新潜力,而且这个突破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在很多领域实现了超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超音速武器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全球领先,量子通信技术,我们独步全球,人工智能应用规模,我们位居世界第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这些技术突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转变,中国正在从规则接受者变成规则制定者,而这次阅兵就是这种转变的集中体现。9月3日这个日子,从1945年到2025年,80年的跨度里,中国完成了从战胜国到强国的转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我们用小米加步枪赶走了侵略者,今天我们用高科技装备守护着和平。这次阅兵要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因为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任何想挑战现状的势力都要想清楚一个问题,这个代价你真的承受得起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3日,当新一代装备通过天安门,世界将看到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在东方这片土地上,站立着一个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的国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80年的跨越,不仅是军事力量的提升,更是一个民族从屈辱走向尊严、从贫弱走向富强的历史见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