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懋功会师、翻越夹金山‌(云川) ——2025年自驾55天重走长征路

孟志圣

<p class="ql-block">  2024年盛夏,我写下《追寻红军迹,我的长征路》,不仅梳理了零散的长征足迹,也对重走长征路进行大体规划,也以此作为寻求队友的招募书。"走一次长征路,读一卷长征史"的夙愿,经过一年多的筹备,终于在2025年5月10日破土而出。55个昼夜的征程,我们用车轮丈量17个省份(含返程),170余处红色地标串联成跨越时空的信仰之路,直至7月3日圆满凯旋。</p><p class="ql-block"> 这部"长征美篇"将分为五个篇章:从《突破封锁》的艰难启程,到《伟大转折》的历史抉择;从《懋功会师》的胜利喜悦,到《走向胜利》的坚定步伐,最终以《延安返程》圆满收官。以微信日记为经,以实地见闻为纬,既把之前走过此次未重复,用【前情回顾】补全长征全貌,也有常规景点点缀,践行"你陪我长征路,我带你逛景点"的承诺,体现本次自驾的全程。</p><p class="ql-block"> 特别致敬同行的团友,是你们让每段险路都化作温暖的记忆;深深感恩屏幕前的亲友们,每个点赞、每条留言都是照亮征途的星光。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终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红色印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长征路D18(58)|暂别烽火路,邂逅“东风韵”】</p><p class="ql-block"> 重走长征路,离开云南昭通扎西后,今天再次进入云南。红军从贵州威舍入云南曲靖,富源还有龙云献图之事助力红军渡金沙江等,但总体来说,从1935年3月28日南渡乌江,至5月3日开始巧渡金沙江,红军在接近四十天的时间内转战两千余里,长征重大事件较少,也没有留下很多长征遗迹,因此,今天我们也暂离红军征程,直奔昆明往金沙江而去。顺势踏入弥勒“东风韵”小镇。</p> <p class="ql-block">2、这里花草飘香,建筑造型独特,自然与人文交织,为这段旅程添上一抹别样的浪漫色彩。</p> <p class="ql-block">3·</p> <p class="ql-block">4、【长征路D19(59)|建水双龙桥:岁月长河中的卧波巨龙】</p><p class="ql-block"> 在建水第一站,我选择双龙桥。其素有“滇南第一桥”之美誉,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之姿,诉说着古老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5、它与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遥相辉映,皆为华夏古桥建筑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6、砖石斑驳,镌刻着时光的印记,轻吟往昔的繁华与安然。</p> <p class="ql-block">7、【长征路D19(60)|建水古城,邂逅朱德的旧时光】</p><p class="ql-block"> 踏入建水古镇,千年光阴在青石板上蜿蜒流淌。文物古迹遍布,烟火街巷里藏着不输世界遗产的厚重。团友梁先生为它未得世界遗产盛名而叹惋,我说,现在还仅是4A景区。</p> <p class="ql-block">8·</p> <p class="ql-block">9、我们虽然暂时离开长征路线,但也不忘和长征有关的人物。我们辗转找到红井街的朱德故居。百年前,青年朱德在此思索家国前路;如今,斑驳墙垣与清幽院落,将英雄的初心凝成永恒。烟火人间与热血往昔在此交织,让每一步探寻,都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p> <p class="ql-block">10、【长征路D19(61)|抚仙湖:与湖光共滂沱、是另一种成全】</p><p class="ql-block"> 抚仙湖,位于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三县间,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从建水到昆明途经抚仙湖。我们选择抚仙湖西岸湾子沟村、明星鱼洞、禄充风景区、红海滩等四个景区打卡。</p> <p class="ql-block">11、可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有的也仅匆匆拍几张就走,有的景区走错路而错过。</p> <p class="ql-block">12、望着雨幕,也有的放弃了购票进入的念头。看似遗憾,这也节省了时间,我们直奔昆明,趁景区关门之前还能赶上参观一个点。抚仙湖的朦胧,是奔赴远方的另一种成全。恰似人生,有些错过,但也会有新的机遇在前方等待。</p> <p class="ql-block">13、【长征路D19(62)|讲武堂: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在城市的喧嚣渐渐沉静之时,我们脚步匆匆,赶在闭馆前踏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p> <p class="ql-block">14、这座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的军事学府 ,历经岁月洗礼,民国时更名云南陆军讲武学校 ,22期办学,近万名学员从这里走出 ,成为时代浪潮里的弄潮儿。朱德、叶剑英等元帅从这里开启革命征程 ,“将帅摇篮”之名实至名归 。闭馆了,我们兄妹在“百年军校”牌子补张合影。大雨洒在建筑上,像是在诉说往昔的热血与激昂 ,让人不禁沉浸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p> <p class="ql-block">15、【长征路D20(63)|雨幕长征路:向皎平渡奔赴的时光与敬意】</p><p class="ql-block"> 雨丝缠绵不休,似在诉说往昔故事。从昆明早高峰的车流中艰难突围,原本预案这里还有寻甸县鲁口哨4·29渡江令发布地、柯渡丹桂红军村等长征景点,又得折腾一天时间,天气也不好,我们舍弃原定景点,直奔红军巧渡金沙江和禄劝皎平渡。</p> <p class="ql-block">16、从昆明四小时车程才到达皎平渡镇,用过午餐。到渡口还有一小时多沿着金沙江峡谷之字形公路直下谷底,这路段曾是我担心纠结的路段之一。导航不时的警示,我们穿越落石频发的山道。一路上看到不少落石,有铲车清道的,也有因此封路的,忐忑与期待交织,但路况比预期的好。</p> <p class="ql-block">17、施工中的纪念项目,恰如未完成的历史长卷,在等待续写,那是岁月留给我们探寻红色印记的邀约。</p> <p class="ql-block">18、【长征路D20(64)|皎平渡:红军金沙江的传奇之渡》</p><p class="ql-block"> 在长征的宏伟史诗中,皎平渡始终散发着独有的光辉。1935年,三万红军在此巧渡金沙江,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不朽奇迹,正如毛主席诗中所写“金沙水拍云崖暖 ”,短短几字,却道尽了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惊心动魄与伟大意义 。</p> <p class="ql-block">19、禄劝皎平渡村渡口记忆:寻找金沙江最后的船工。</p> <p class="ql-block">20、时年37名当地船工用6条木船,以“歇人不歇船”的方式连续摆渡7天7夜,协助红军主力安全渡江,未掉一人一马。</p> <p class="ql-block">21、老船工传承馆。</p> <p class="ql-block">22、江北四川方向山上大字也写着“皎平渡村”,导航却是长征驿站-皎平渡观景台,景区导覧图叫做“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p> <p class="ql-block">23、我们也根据景区导航图跑,但还是我没找到云南方向的禄劝长征纪念馆和四川这边毛主席住过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24、金沙江修水库了,成了平静的湖泊,再也见不到“金沙水拍”的情景了。</p> <p class="ql-block">25【前情回顾(21)|告别云南,迈向四川的红色追寻】</p><p class="ql-block"> 跨过金沙江便踏入四川。贺龙、任弼时率红2、6军团(后整编为红二方面军)1936年4月25日夜渡过金沙江,翻越玉龙雪山。</p> <p class="ql-block">26、4月底进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为北上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迪庆州香格里拉红军长征纪念馆,我曾两度光临。</p> <p class="ql-block">27、红2、6军团分为左右两路向四川甘孜、阿坝挺进。5月初红6军团为右路纵队,沿乡城县、稻城一线向甘孜进发,在理塘县与红32军会师,红2军团是左路纵队,沿得荣县、巴塘县(以前称巴安)、白玉县等地向甘孜进发。长江第一湾,这里过去即是四川得荣县。</p> <p class="ql-block">28、往昔律师工作与玩摄影的缘由,我多次游历云南,还曾率团友前来。红二方面军在云南上述踪迹,此次不再重走,旧照中的那些地方,满是热血与信念。重走长征路,便是再度触摸伟大往昔。</p> <p class="ql-block">29、【长征路D21(65)|会理古城:烟火深处的长征记忆】</p><p class="ql-block"> 会理古城恰似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满是岁月痕迹的斑驳城墙,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节日里的会理充满烟火气,热闹非凡。我们逛古城还有个特别的目的地——古城附近的长征纪念馆。这纪念馆的导航很容易出差错,经常被导到城外的会址纪念地,搞的我都有些怀疑古城究竟有没有纪念馆?今天更是闹了个大笑话,驾车导航没切换成步行模式,绕了一圈,虽然只剩不足千米,怕误了集中时间,最后还是打个出租车。</p> <p class="ql-block">30、长征纪念馆就像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连接着历史与当下。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饱含着长征时期的热血与豪情。能感受到先辈们那坚定有力的步伐,那是一种足以震撼心灵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31、【长征路D21(66)|会理会议纪念地:岁月沉淀的红色华章》</p><p class="ql-block"> 1935年5月12日,长征途中的党中央于会理城郊铁厂村,召开入川后的首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会理会议”。会议回溯遵义会议后的战略突围征程,剖析成败得失,抚平军中将士思想的波澜,为红军指明前行方向。</p> <p class="ql-block">32、会理会议纪念地静立于小山坡之上,当我们三步一停、气喘吁吁登顶时,才惊觉环山公路早已通达,不禁为自己的笨拙哑然失笑。</p> <p class="ql-block">33、然而,当目光触及会理会议会址,瞬间恍若翻开一部厚重的史书。这里,曾燃烧着烽火岁月,见证了关键决策的诞生,凝聚起永不褪色的红色力量。岁月流转,它始终散发着璀璨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沿着先辈足迹,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34、【长征路D21(67)|西昌之旅:航天梦的新遇见】</p><p class="ql-block"> 西昌,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团友提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景区,我曾去过,但仍被挤入行程。首次给今天景点规定游览时间,一切按部就班。导航提示发射中心因有发射任务不开放,因为较远,挂个电话稳妥,被告知离发射中心还远的一个景区也升级改造仅展厅开放,可大家依旧执着打卡。这便是旅行,充满变数却又有着莫名的坚持。</p> <p class="ql-block">35、航天故事在展厅徐徐展开,虽未能一睹发射中心全貌,却也因这份“不圆满”,让这场奔赴更显独特,每一眼凝望,都是对星辰大海的深情致意。</p> <p class="ql-block">36、【前情回顾(22)|西昌:往昔记忆与山水的重逢之旅】翻出2013年大凉山追火把节西昌的旧照,大家可没有我幸运,妥妥的发射中心。</p> <p class="ql-block">37、邛海月依旧,螺髻山云未老。,当年用镜头捕捉彝族风情的我们,如今在长征渡口拍下蓝花楹与卫星塔同框。</p> <p class="ql-block">38、九宫格已满,回忆仍在生长。</p> <p class="ql-block">39、</p> <p class="ql-block">40、【长征路D22(68)|螺髻山:雨雾与温泉的叙事诗】</p><p class="ql-block"> 在家时,就被短视频撩拨得心里直痒痒,于是螺髻山很自然地被列入我们的旅行目的地。今日端午,我们早早起身,六点半便出发了。从西昌到螺髻山还得开一个半小时的车。短视频里那些翡翠般的瀑布与氤氲的温泉,早将期待酿成初夏的蜜。抵达景区,高昂的票价让人咋舌——即便老人票也要140元。乘上景交车,山间正落着滂沱大雨,我们忍不住抱怨运气欠佳。</p> <p class="ql-block">41、可当温泉瀑布闯入眼帘的那一刻,所有遗憾都化作惊喜。螺髻山九十九里,氤氲雾气漫过黛青山峦,将一池池温泉酿成人间仙境。泉水在石间蜿蜒流淌,带着大地的温度,漫过肌肤的刹那,疲惫随热气消散。防水手机壳成了最忙碌的道具。指尖划过屏幕的频率远胜于浸入温泉的时长,镜头贪婪地吞咽每一帧……。</p> <p class="ql-block">42、我们走出山谷,金灿灿的阳光突然倾泻而下,为这场雨中奇遇画上了温柔的句点。</p> <p class="ql-block">43、【长征路D22(69)|寻迹凉山:史韵、红魂与湖光的交融】</p><p class="ql-block"> 今天第二站选择游览凉山彝族历史博物馆。不仅可以了解凉山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是岁月的奇迹;而且讲凉山历史也自然离不开红军长征经过凉山的故事,离不开刘伯承彝汉结盟的传奇,似激昂乐章;</p> <p class="ql-block">44、而该馆处在泸山风景区中,馆外泸山葱郁,邛海波光潋滟,自然之美与历史底蕴相互映衬,一举多得。</p> <p class="ql-block">45、【长征路D22(70)|建昌古城:六百年时光酿就的烟火诗章】</p><p class="ql-block"> 建昌古城,宛如一颗历经六百年岁月打磨的明珠。今日端午,街道上,长桌如龙,食材若星,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46、</p> <p class="ql-block">47、这古城既是文化遗产的家园,更是西昌人情感的依托。跑累了,早去早回,下午不到五点就回酒店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48、【长征路D23(71)|礼州会议遗址:岁月深处的红色星火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1935年5月的礼州会议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毛泽东等中央红军领导人在礼州土官庄边家四合院留下足迹,正是在这次会议之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征”一词开始出现在红军的文件和宣传标语中。</p> <p class="ql-block">49、 纪念广场、会址、红军井、毛主席驻地,斑驳的墙壁、陈旧的物件,红军的标语都似在低语往昔,都默默见证着先辈们的决策与壮志。激励着后人不断追寻红色足迹,传承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50、红军长征之路与318国道一样,都是承载着特殊意义的“朝圣之路”。在江西,我们邂逅了来自福建武夷山、独自踏上摩旅征程的老刘;之后,又遇见了自驾出游的广东小夫妻;而今天遇到一位来自成都的背包客,我们来到广场,他正在收拾帐篷。他们虽来自不同地域、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但都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在这路上追寻着内心的向往,每个人都是执着的“朝圣者” 。</p> <p class="ql-block">51、【长征路D23(72)|彝海之畔,镌刻的红色盟誓】</p><p class="ql-block"> 在四川凉山州冕宁县的彝海村,一湾澄澈的彝海静静卧于山间。1935年5月22日 ,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在此歃血为盟。没有华丽的仪式,只有对彼此的信任与对光明未来的期许。这一盟,打破民族隔阂,为红军长征铺就通途,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团结与希望的光芒 。</p> <p class="ql-block">52、</p> <p class="ql-block">53、</p> <p class="ql-block">54、【长征路D23(73)|安顺场:历史长河中的悲喜交响】</p><p class="ql-block"> 大渡河畔,安顺场静立。百余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折戟沉沙,悲怆落幕;数十年后,中国工农红军踏浪飞舟,书写传奇。同一片水域,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命运。</p> <p class="ql-block">55、渡口遗址‌。1935年5月,红军17勇士在此强渡大渡河,成功粉碎国民党围剿计划。浪花翻涌间,既是壮志未酬的叹息,更是革命胜利的号角,诉说着跨越时空的不朽精神。‌</p> <p class="ql-block">56、指挥楼‌。晚清木骨石墙结构的藏式雕楼,红军在此指挥强渡战役。‌</p> <p class="ql-block">57、纪念馆与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58、</p> <p class="ql-block">59、【长征路D24(74)|碧峰峡:五A星耀下的自然诗笺】</p><p class="ql-block"> 雅安受地形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眷顾,素有“雨城”雅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存着全国最完整的汉代遗存高颐阙,荣膺“汉代文物之乡”美誉。它既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最大藏茶产地,也是大熊猫栖息的乐土,历史与自然交织,成为川西旅游的璀璨明珠。往昔多次来往315,途经雅安,未曾驻足,此番下榻雅安,次日打卡近郊碧峰峡。</p> <p class="ql-block">60、 碧峰峡景区作为国家5A级旅游胜地,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野生动物园与生态峡谷景区构成。考虑到体力与时间限制,我们选择以观熊猫为主的游览路线,乘游览车穿梭于三个景点,待下山时,半日时光悄然流逝,随即开启下一段旅程。</p> <p class="ql-block">61、</p> <p class="ql-block">62、【长征路D24(75)|飞仙关:川藏线上那一抹古韵遗风】</p><p class="ql-block"> 茶马遗韵藏关城,川藏明珠映归途。在岁月长河中静静流淌的飞仙关景区,自宋代便扎根雅安芦山,见证茶马古道的繁华。历经地震洗礼,涅槃重生为国家4A级景区,璀璨如川藏线上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63、我们行程匆匆,没有进入景区,于游客中心周边驻足,门楼、古关、长桥等标志性景致,也能让我们触摸历史脉络,感受千年风华。</p> <p class="ql-block">64、【长征路D24(76)|天全服务区:旅途中的诗意邂逅】</p><p class="ql-block"> 318路上的 天全服务区,我们慕名而来打卡的网红服务区。犹如旅途中的一方独特天地。服务区不只是歇脚处,更是藏在山水褶皱里的诗行,将旅人匆匆的脚步,酿成一段慢时光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65、</p> <p class="ql-block">66、</p> <p class="ql-block">67、【长征路D24(77)|泸定桥:岁月长河中的旧梦重寻】</p><p class="ql-block"> 飞夺泸定桥的长征故事印刻在课本里,深为大家所熟悉,我们团队大部分团友也来过泸定桥。团友梁先生觉得,这是重走长征路的重要节点,再走一次也挺好。对我来说,这儿满是回忆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68、</p> <p class="ql-block">69、【前情回顾(23)|三渡泸定:铁索桥的长征之约】2011年8月,我第二次进藏,走川藏线进青藏线出,耗时23天,沿318线首次见到泸定桥,当时路很难走;</p> <p class="ql-block">70、次年和湖南的罗科、上海的李处等摄友相约走香格里拉大环线(成都进丽江出),又与它相逢。而今,十余年过去,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赴一场跨越时光的长征之约。</p> <p class="ql-block">71、【长征路D25(78)|康定溜溜城:感受情歌悠扬处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今天原本要上海螺沟和冰川脚下的磨西红色古镇。考虑到有团友去过,有团友腿脚不利索,还有天气等原因,行程做些调整,直奔康定。</p> <p class="ql-block">72、康定溜溜城,静卧于海拔约2600米之处,傍河而生。就像《达坂城的姑娘》让人认识了新疆达坂城一样,那一首《康定情歌》将它的名字播撒向远方,各地游客慕名而至。虽然我过去玩摄影到过康定新都桥,进藏途经康定,目的不一样,选择的点也不一样,这次把它列为旅行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73、康定适时温度6度,车刚停好,大家连忙把箱底御寒的衣服全穿上。原本下榻这里,感受抖音上康定夜生活的氛围,夜游折多河。如今虽仅短暂打卡,漫步其间,流水低语、人潮熙攘,浪漫气息依旧扑面而来,诉说着“浪漫之城”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74、【前情回顾(24)|甘孜岁月:长征足印与光影里的重逢】</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时,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驻停最长,1935年5月 - 1936年7月达15个月。甘孜州含18个县市,面积与山东相当,红一、二、四方面军从不同地点出发长征,都经此地,甘孜州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域最广、停留时间最长、所处环境最艰险的地区,在整个红军长征史上实属罕见。早年玩摄影甘孜州我也走过绝大部分县。此次甘孜只走泸定和康定,有旧地重游,也有新探索,分享些早期照片。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旅行,都会是一段难割舍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2014色达大法会。</p> <p class="ql-block">75、亚丁仙乃日雪山、冲古寺。</p> <p class="ql-block">76、海拔4014米的理塘有“世界高城”之称;从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里汇合,是进藏的必经之地。1936年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三十二军在理塘县会师。7月红军来到长青春科尔寺(理塘寺)受到僧众的热情接待,该寺送给红军大量青稞、酥油、牛羊等。图为世界高城理塘门楼和理塘寺。</p> <p class="ql-block">77、甘孜州丹巴县党岭雪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高雪山。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被外人誉为“藏区童话世界”、“康区风情园”,丹巴又有“千碉之国”之称,有句广告词“去丹巴,看古碉,藏寨和美人”,那几年不同季节和不同的摄友,我去了三次丹巴。</p> <p class="ql-block">78、【长征路D25(79)|天全红军村:被尘封的红色记忆与失落的现代访客】</p><p class="ql-block"> 我们重走长征路主要沿着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的路线前行,同时也兼顾其他方面军的重要节点。比如云贵地区“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之地,见证的是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的英勇征程;而天全红军村,则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紧密相连。“早穿棉袄午穿纱”,上午在康定还裹着棉袄还叫冷,下午到了天全就换上短袖啦!</p> <p class="ql-block">79、天全红军村,坐落于天全县城北部,作为川西唯一以红军命名的行政村,也是规划建设中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区,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1935年11月,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和第九军进驻天全县,在此驻扎、战斗、生活长达100余天,设立了红四方面军总部和政治部、红军大学等。</p> <p class="ql-block">80、然而,我们实地走访时发现,所见之处疑似多为复原新建。所有展馆均处于关闭状态,在游客中心询问得知,需聘请解说员才会开放。无奈之下,我们只能拍拍建筑外观,在心中默默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长征回家后,惊闻7月7日天全、雅安等地发生泥石流,造成人员伤亡。庆幸我们提早出发,避开雨季。</p> <p class="ql-block">81、【长征路D25(80)|芦山之旅:失落于预期与现实间的探寻】</p><p class="ql-block"> 从红军村出来不过半小时就抵达芦山县了。我们原本计划了两个打卡点:其一为芦山金丝楠水街,据说全长1公里,有8个景观节点,是个网红打卡地,能让古城古楼与金丝楠来一场绝美的邂逅。只是这儿颜值不高,开门营业的商店也寥寥无几,大多是金丝楠木根雕加工店铺,我们连下车走走的兴致都没有,只是乘车游览了水街。</p> <p class="ql-block">82、另一个打卡点是芦山县最具特色的景点汉姜古城,这是一座传承汉风、展现古韵、连通古今的魅力风情旅游小城。景区面积不大,却有国家级保护单位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83、</p> <p class="ql-block">84、</p> <p class="ql-block">85、在这里我们还发现有个“红军长征在芦山”的纪念馆。在家做旅行攻略时,没觉得芦山有什么重要的长征遗迹和节点,所以这纪念馆引发了我们的好奇。我们顺着指示牌找过去,却发现大门紧闭,空无一人。这可是下午三点多,又不是节假日,正常的上班时间怎么会没人呢?实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p> <p class="ql-block">86、【长征路D26(81)|宝兴穆坪:熊猫古镇里的长征记忆坐标】</p><p class="ql-block"> 宝兴县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是熊猫的故乡,熊猫古城是四川省首个以县城主城区为核心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唯一以熊猫命名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87、在宝兴的熊猫古镇,静静坐落着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88、这里,可爱的熊猫元素与伟大的长征记忆奇妙交融。古镇的烟火气中,纪念馆宛如一颗闪耀的红星,无声诉说着那段翻越雪山的英勇征程,吸引着人们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89、</p> <p class="ql-block">90、我们一路上集章之旅也并不顺畅,大多乡村级的纪念馆没有印章,后来我们就找村委会盖章,宝兴纪念馆级别蛮高的也没有地方盖章,我们就找邮局盖章。</p> <p class="ql-block">91、【长征路D26(82)|硗碛藏族乡:在纪念碑与旧居处聆听长征足音】</p><p class="ql-block"> 在宝兴硗碛藏族乡,寻找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碑我们被误导跑到硗碛湖对岸的硗碛藏寨,多走了不少冤枉路。原来我们所寻找的点都在351国道上。纪念碑静静矗立 ,似在诉说那段艰难却伟大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92、将近3公里处的夹金山村的泽根藏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旧居保存着往昔的模样,但是复建的,原来的被水冲走了,石木结构的建筑承载着重要使命。1935年,红军在此分析形势、谋划翻山攻略,旧居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革命先辈的坚定与智慧,让人不禁回溯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93、【长征路D26(83)|翻越夹金山:云巅之上是信仰铺就的路】</p><p class="ql-block"> 夹金山,作为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首座大雪山,意义非凡。自去年起做攻略时,它便是我最担心的路段。一是路况问题,小车能否顺利翻越?为此查阅众多资料和小视频,曾有段时间修路封闭翻不过夹金山,从宝兴到小金一百多公里、翻过山就是几小时的行程,导航都要绕道成都,多跑几百公里。二是天气状况,我们进入贵州后大多是雨天,上夹金山更让人担心落石,道路十分危险。不过今天上夹金山时晴空万里,来自有福之州的我们真是运气爆棚。三是全体团友能否扛住夹金山垭口4114米的高反?幸运的是,今天一切顺利,这些担忧都未成真 。</p> <p class="ql-block">94、如今我们自驾尚且如此忐忑,当年红军过夹金山的艰难程度更是难以想象。夹金山的风雪,至今仍在记忆里呼啸。陡峭山径蜿蜒入云,寒风裹挟细碎冰晶,打在脸上生疼。每一步前行,都是与严寒、饥饿、缺氧的较量。而且,由于张国焘拒绝北上方针,红四军南下作战,再越夹金山;后来南下受挫,北上抗日,又一次翻越夹金山。红四方面军还走了三趟。</p> <p class="ql-block">95、翻越夹金山,是向着心中的圣地进发。一路上,不仅有自驾车,还有摩的、旅游团队,更有令人佩服的骑自行车上山者。当我们翻越山巅的那一刻才明白,这一路艰辛,都是为了触摸理想最炽热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96、【长征路D26(91)|懋功会师:红星闪耀下的伟大相逢】</p><p class="ql-block"> 翻越夹金山我们就来到小金(旧称懋功),我们从达维镇的夹金村拍到两大红军主力的前锋部队会合的达维会师桥,直到小金县城教堂即同乐会会址,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两军召开了同乐会。懋功会师,不仅是力量的汇聚,更似火种重燃,照亮中国革命前行的漫漫长路,为伟大征程注入磅礴力量。</p> <p class="ql-block">97、会师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98、会师桥</p> <p class="ql-block">99、同乐会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100、纪念广场。谢谢光临,欲知后续,敬请关注【走向胜利、穿越松潘草‌‌‌ ——2025年自驾55天重走长征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