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是省内首座专题性考古博物馆,历经两年建设,2025年5月18日“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虽然博物馆名为“玉架山”、紧挨着玉架山考古遗址,但博物馆呈现的是整个“临平遗址群”的考古成果和文化历史脉络,包括玉架山遗址、茅山遗址、三亩里遗址、显贵墓地横山遗址、平民墓地后头山遗址等等,全面系统地阐释良渚文明,全方位呈现杭州临平地区的文明源流以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整个建筑设计以‘以玉为媒,间架为山’为核心理念,巧妙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简洁又高级。</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基本陈列采取“3+1”格局,设有临平遗址群厅、茅山遗址厅、玉架山遗址厅三大展厅,并设有国内首创的专为特殊群体设计的沉浸式无障碍展厅,通过触觉、听觉等多元感知方式,让观众(尤其是视障人群)近距离体验临平地区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时间之桨" ——展厅一楼巨型钟摆船桨。穿越五千年的玉架山木桨,是良渚先民逐水而居的见证,如今已化作启航未来的图腾,还成了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科技感满满的展厅。仰头望,找一找我们先祖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一楼的临平遗址群厅内一共有4个单元,其中重点文物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简化神人面纹双联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柱形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兽面纹玉三叉形器等。</p> <p class="ql-block">出临平遗址群厅右转来到第二个厅—茅山遗址厅。茅山最大的考古成果,就是良渚早中期和晚期的水稻田遗址,这在良渚遗址群是没有的。</p> <p class="ql-block">这一排排亮闪闪如漫天繁星的,太惊艳。站远了看,“茅山”两字呼之欲出。走近再看,一串串珠子里面都有一颗“碳化稻米”,这得多少人工啊!</p> <p class="ql-block">在茅山遗址厅,观众可以看到整体提取的古稻田遗迹。而在比良渚稍晚的广富林时期的农耕层上,一头圣水牛还留下了多个蹄印。多学科研究显示,茅山遗址所在的地区此后就逐渐被洪水所淹没,这为揭示良渚文明何以衰亡提供了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展厅每半小时播放的沉浸式多媒体叙事史前文明光影酷炫,极具体验感,唯一缺憾的是观众太多。</p> <p class="ql-block">玉架山遗址厅在二楼。</p><p class="ql-block">2008年到2020年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玉架山遗址区共清理出墓葬640余座,灰坑(相当于垃圾填埋区)30余个,建筑遗迹11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各类文物8000余件(组),是迄今为止良渚文化遗址中单体出土墓葬数量最多、时间序列最完整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玉架山遗址则是目前所见,唯一贯穿一千年良渚文明兴衰历程的遗址。遗址内的墓葬跨越良渚文化的早期至晚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策展人秦岭这样评价。</p> <p class="ql-block">玉架山玉器类别丰富、功能齐备,头饰、颈饰、腕饰等装饰玉器兼具审美价值与等级标识功能。</p><p class="ql-block">玉架山遗址厅的一个专柜为玉架山遗址最高等级墓葬的M200号而设,墓主人是一位女性贵族。</p> <p class="ql-block">M200号墓穴陪葬品中这个玉琮,不是外方内圆,而是类似大号手镯般的近圆环状,还浮雕阴刻着四个兽面纹。</p> <p class="ql-block">玉石钺既彰显男性身份又有材质形制的层级之别。一组完整的玉器配置,成为男女显贵社会地位的专属符号,代表了良渚文化玉器时代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属于高等级男人的玉器三件套:冠状饰、三叉形器和玉锥形器。尤其是这套锥形器,一共7根,都是真玉,用的是排名第一的透闪石软玉。</p> <p class="ql-block">冠状饰</p> <p class="ql-block">玉龙首形珠</p><p class="ql-block">良渚文化时期</p><p class="ql-block">玉架山遗址M38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髹漆木胎神像<div>马家浜文化时期</div><div>茅山遗址G4(2)</div>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全国首个经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刻符玉璧。目前,海内外现存的刻符玉璧仅10余件。</p> <p class="ql-block">“星斗-古国时代的中国”是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为迎接开馆同时开的重量级特展。集结了18家文博机构、214件来自全国各地的珍贵文物济济一堂,甚至还有禁止出境文物,足见之隆重。</p><p class="ql-block">特展分三大主题:</p><p class="ql-block">泥火幻化—陶器:大地与先民的交响</p><p class="ql-block">天工玉礼—玉器:天人之间的对话</p><p class="ql-block">光耀吉金—青铜器:王朝时代的号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欣赏这些美丽的陶器,怎能不为我们古代先民们喝彩。这可是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的文明产物啊!</p> <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以彩陶艺术闻名于世,尤以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为两大核心阶段,展现了纹饰从具象写实到抽象符号的演变。</p> <p class="ql-block">仰韶、马家窑、大汶口、良渚、三星堆、二里头文化一次打卡。</p> <p class="ql-block">鸟语纹彩陶葫芦瓶</p><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半坡类型</p><p class="ql-block">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西安半坡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5000多年以前就有这样的抽象艺术,简直令人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人面鱼纹尖底器</p><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半坡类型</p><p class="ql-block">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西安半坡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八角星纹彩陶豆 195禁止出境文物之一</p><p class="ql-block">大汶口文化</p><p class="ql-block">1974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这件文物一直坚持站岗到特展最后一天,好样的</p> <p class="ql-block">黑陶器座</p><p class="ql-block">大汶口文化1971年山东邹县野店出土</p><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黑陶杯</p><p class="ql-block">良渚文化</p><p class="ql-block">卞家山遗址G1(3):155</p><p class="ql-block">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黑陶豆</p><p class="ql-block">良渚文化</p><p class="ql-block">卞家山遗址G2(6):117</p><p class="ql-block">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陶大口尊</p><p class="ql-block">二里头文化</p><p class="ql-block">1959年偃师二里头遗址</p><p class="ql-block">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石陶袋足鬹</p><p class="ql-block">山东龙山文化</p><p class="ql-block">1961年山东滕县岗上出土</p><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蛋壳黑陶高柄套杯</p><p class="ql-block">山东龙山文化</p><p class="ql-block">1960年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p><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陶盉</p><p class="ql-block">二里头文化</p><p class="ql-block">二里头遗址</p><p class="ql-block">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遗址与博物馆之间的“零距离”。在二楼观景台,通过一块巨大的玻璃幕墙,间隔不过50米的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便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8月的杭州,室外温度能把人烤焦了,留着以后有机会再去看遗址吧。</p> <p class="ql-block">时间关系,没来得及参观无障碍展厅,留待下一次。</p><p class="ql-block">参观完毕,留下深刻印象,强烈推荐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博物馆展陈从考古专学专业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物陈列、多媒体互动、复原展示等多元化手段,全方位呈现临平地区的文明源流以及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展陈设计非常用心思,质朴中体现古雅,布光也很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展厅大量使用了超大抗弯低反射玻璃,这种玻璃材质具有出色的通透性,与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完美融合,为观者营造了一种超级视觉体验,更是最受拍摄者欢迎的了。</p><p class="ql-block">过去对玉架山遗址很陌生,来了才知道,原来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曾获评“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浙江省级文保单位,还是良渚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杭州市民,家门口有个这么高级的考古博物馆,想来就来,偷着乐吧。</p> 以上有关文物及博物馆介绍均摘自网络。<div>谢谢观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