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豁达平和</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21186</p><p class="ql-block">寻探景点:秘鲁马丘比丘</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库斯科西北75公里。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是印加帝国在15世纪建造的遗迹,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p> <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6日上午,我和家人在秘鲁欧偃台坐了2个小时的观光火车,到达马丘比丘山下的热水镇。观光火车颇有特色,车厢两侧和车顶都是大玻璃。</p> <p class="ql-block">热水镇屹立在山谷之中,和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连接欧偃台的观光火车。小镇以北有一座天然温泉Las Termas,它是热水镇的名字来源。</p> <p class="ql-block">稍事休息后,我们徒步登山。</p> <p class="ql-block">站在马丘比丘的山上,我们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这座由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于1440年左右建立的古城,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磅礴的气势,高超的建筑技巧,成为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并居于南美考古遗址之首,成为世界七大文明古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据说马丘比丘山的轮廓,代表着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而山的最高峰“瓦纳比丘”代表他的鼻子。</p> <p class="ql-block">警卫室是古城南面的制高点,这里不仅是俯瞰整个马丘比丘考古遗址的最佳地点,而且也是看日出的好地方。过去,从小屋的三条长窗户望出去,印加哨兵可以轻松监视两边的梯田、城市和印加古道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按照考古学家的划分,马丘比丘分为神圣区、通俗区、祭司贵族区三个组成部分。主入口并不是现在游客的入口,而是印加古城最初的入口。这扇门称作太阳门,梯形的构造是典型的印加建筑,门上的洞和环表明,门上曾有一根大横梁用以加强安全。步入城门,狭长而笔直的主干道作为分割,左边是城区,排水沟与道路平行,右边则是壮观的梯田。城内居住的是贵族,城外居住的是奴隶。</p> <p class="ql-block">梯田是印加文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不可思议的是:梯田的地表下方依次码放的是从小到大的石块,引导雨水快速分流,避免局部坍塌。正是这样超时代的工程,让马丘比丘免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倾覆,屹立百年于不倒。</p> <p class="ql-block">印加住宅在梯田的另一边,你可以看到数排已经失去了茅草和木质屋顶的石屋,这一片住宅是印加王和随从们的临时住所。在阶级森严的印加王国,地位越高的建筑雕琢越是精细。</p> <p class="ql-block">主神庙在神圣广场的北侧,由三面墙构成,据推测古印加人在这里举行大型仪式。中间是一个巨大的神龛,周边是小神龛,用来放神像和供品。它的前方有一块岩石,用来辨别星象,又称指南针石。</p> <p class="ql-block">紧挨着主神庙的三窗庙是马丘比丘最重要的神庙之一,巨大石墙上三个梯形窗口正对着安第斯山脉的层峦迭嶂,工整的窗口是石雕功力的彰显。据推测三窗庙可能没有屋顶,以便祭司随时可以观测星象,窗子外不远处有一块矩形石条,推测曾用作观察太阳,或举行宗教仪式时使用。印加人认为不该从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从周围寻找分散的石块来建造城市。一些石头建筑连灰泥都没有使用,完全靠精确的切割堆砌来完成,修成的墙上石块间的缝隙还不到1毫米宽。这就是印加王室专用石。</p> <p class="ql-block">这是由主神庙、三窗庙和大祭司宫殿组成的神圣区。1983年,马丘比丘古神庙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我将神圣区的三座建筑遗址做了标记。其中大祭司宫殿看上去非常朴素、质量也很一般,考古学者只是从内部可能摆放石床的结构推测出这里曾是大祭司的住处。相比另外两座建筑,大祭司宫殿建造时间也较晚。</p> <p class="ql-block">拴日石的名字源自祈祷太阳永在的仪式,印加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拜太阳所赐。他们担心太阳会在某个时间离他们而去,“拴住”太阳的意识便自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印加人在马丘比丘修建了拴日台,它建造的位置耐人寻味,位于南北两座山的中轴,并将中轴一分为二。每年秋分和春分,正上方的太阳找不出栓日石的影子;每年冬至和夏至,影子则最长最远。据说,在新年的冬至节,拴日石可以抓住太阳的光线,人们俯伏叩拜在拴日石面前,祈求阳光永远照亮世界。</p> <p class="ql-block">圣石就是位于马丘比丘北端的一块巨石,它是一个地理标志。因为圣石的旁边就是马丘比丘后面那座华纳比丘山的入口,这条路同时也延伸向马丘比丘的主广场。</p> <p class="ql-block">主广场是整个马丘比丘古城内最大的一片空地。主广场除了承担大型仪式的举办,同时也是一道分水岭,将印加帝国的高低阶层划分开来。</p> <p class="ql-block">三重门区域是一片很大的矩形住宅区,等比例地被三扇门分为了三个区域,这是贵族居住区。内部共有16间房间,其中6间有一扇门,3间有两扇门,3间有三扇门,最后2间是两居室。</p> <p class="ql-block">鹰在印加文明中象征着神的世界。神鹰庙是马丘比丘的一种重要宗教遗迹,它充分体现了印加石匠的工艺。形成于百万年前的岩石,在印加的能工巧匠手中只要利用其天然的形状稍加雕刻,便成就了一尊振翅高飞的神鹰形象。神鹰庙的地下和后方则是印加帝国时期关押囚犯的地方,是马丘比丘的监狱区。</p> <p class="ql-block">在整个马丘比丘,太阳神庙与众不同的弧形墙壁是毫无疑问的焦点。每年6月22日是南半球的冬至,你可以看到光线、窗户和太阳神庙中央的花岗岩三点连成一线的景象,有学者推测这块花岗岩起着印加日历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通俗区里有粮仓、学堂、演兵场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家庭的五位成员,从东半球的北面来到西半球的南面,行走在印加古城马丘比丘的遗址中,看到了印加人在建筑、农业和天文领域的卓越成就。其无砂浆石砌技术、精准的天文观测设施以及梯田灌溉系统,体现了印加文明对自然与科技的深刻理解 。它是印加帝国辉煌的实物见证,展现了印加贵族的生活与信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