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巍巍神农架,群山逶迤,苍茫迷离,早在远古洪荒时代,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这里架木为梯采尝百草,神农架由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神农架位于北纬31,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边界最东端,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3106.2米,有着北半球保存尤为完好的北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神农架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神农架也是中国首批、湖北省唯一的国家公园改革体制试点区;享有"天然动植物园"、"绿色明珠"、"自然博物馆"等众多美誉。同时,神农架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要塞,支撑华中福地生生不息的天然水塔,储纳森林碳汇的巨大宝藏,还是华中地区的气候调节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p><p class="ql-block">神农架有着数不清的奇山异谷、奇水异泉、奇树异木、奇花异草、奇草异菇、奇珍异兽、奇洞异穴、奇景异观、奇传异闻,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原始自然风貌给人神秘之感;"野人"之谜、白化动物之谜、高山潮汐和盛夏冰洞之谜等现有难解的科学之谜,愈加增强了它的神奇色彩。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造就神农架极其丰富而异常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孕育了绝佳经典、奇幻壮丽的生态旅游环境。</p> <p class="ql-block">天门垭</p> <p class="ql-block">燕子垭 海拔2200米,可远眺神农架景色。燕子洞 ,高14米,深18米,宽16米,主洞长约3700米,有大量短嘴金丝燕栖息。此燕嘴短,2厘米,体小,12厘米,飞进飞出互不相撞,神农架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失掉了侯鸟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天燕景区彩虹桥又名飞云渡,海拔2199米,是亚洲最高的景观桥,钢桥悬空高达48.8米,犹如一叶孤舟飘零云雾中。</p> <p class="ql-block">会仙桥,邻近彩虹桥,相传为炎帝神农氏与太上老君会面的地方,神农氏在这里劝太上老君将炼丹炉改为冶金炉,打造农具,促进农业生产,造福一方。</p> <p class="ql-block">神农祭坛地处木鱼镇,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主体建筑是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高21米,宽35米,相加为56米,以示中华56个民族紧密团结,欣欣向荣。雕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驱,双目微闭,洞察秋毫,似在思索宇宙。五色石分别为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近处,高10米的图腾柱分别立于祭坛的左右两边,柱上的大小牛首以示神农氏为牛首人身,子孙后代繁衍之意。图腾柱的前方有两幅大型浮雕,展现了神农氏一生的丰功伟绩。两幅浮雕之间设有九鼎八簋(古时人们用以煮盛的物品,现为中华民族的最高祭祀礼器)和钟鼓楼以供炎黄子孙在此祭拜先祖,寻求庇佑。登高243级台阶,便来到了雕像前的瞻仰台(古时为天子祭礼,瞻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神农架这棵千年“杉王”自唐朝末年就生长在神农祭坛,距今已有1260多年的历史。树高48米,胸径2.48m,大约需要6~7个人才能将它合抱得住,周长9m,材积达到88立方米,树冠覆盖面积达53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官门山因山体主峰形状像古人的官帽峰,位于石槽河峡谷地带,两面山体像一扇门合着,原名“关门山”,后演变为“官门山”。官门山景区全长8公里,拥有典型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神农架群地质剖面、古老的叠层石、秀美的龙头寨、奇特的地下暗河等自然景观。河流两侧山峰林立,林木葱郁,流水潺潺。</p> <p class="ql-block">母爱雕塑</p> <p class="ql-block">中华蜂园</p> <p class="ql-block">天生桥景区,海拔1800米,以奇洞、奇桥、奇瀑为特色,集休闲健身、探险揽胜于一体。天生桥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穿透型喀斯特溶洞石拱桥,山泉穿洞而过,成就了“天生桥”的美誉。溶洞高逾17米,宽约10米,其内有水流奔腾,声如雷鸣,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壮丽景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