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永康石柱镇的老街,在七夕这天成了时光的渡口。不同年代的婚俗在这里重现,二八大杠自行车上的红花、银饰匠人的叮当声、四方桌旁的家宴笑语,每一幕都在诉说:婚姻从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人生里该有的一份担当。</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的婚姻,简单却郑重。一身新衣、一张介绍信,便许下“一生一世”的承诺。他们在柴米油盐里磨合,在风雨里相守,把平凡日子过成了细水长流的暖。那时的婚姻,是两个家庭的联结,是对父母期盼的回应,更是自己对人生的一份交代——扛起责任,才能守住温暖。</p> <p class="ql-block">可如今,不少年轻人把婚姻视作“枷锁”,要么漠视回避,要么抗拒逃离。他们总说“一个人更自由”,却忘了父母在深夜里的辗转难眠:怕孩子老来无依,怕家族血脉无人延续,更怕自己满心牵挂无处安放。这份漠视,不仅让家庭少了本该有的热闹,更悄悄埋下了社会隐患——当越来越多人拒绝组建家庭,亲情的纽带会变松,社会的温暖底色也会渐淡。</p> <p class="ql-block">其实婚姻从不是“束缚”,而是人生的“必修课”。它教会我们包容与付出,让我们在疲惫时有个停靠的港湾,在年老时有份牵挂的念想。就像老街上那场70年代的婚礼,没有却满是真诚,那份“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坚定,正是现在年轻人最该补上的一课。</p> <p class="ql-block">正视婚姻,也是对父母最大的尊重与关怀。父母操劳半生,最大的心愿从不是我们多成功,而是看着我们有个安稳的家,能有人陪我们走过漫长岁月。把婚姻当成人生该完成的任务,不是妥协,而是成熟——是接过父母肩上的期盼,也是为自己的人生筑牢温暖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老街的七夕落幕了,但那些藏在婚俗里的道理从未过时。愿每个年轻人都能放下浮躁与抗拒,明白婚姻不是“选择题”,而是“成长题”。当我们扛起这份责任,不仅能让家庭重归和睦,更能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活出人生最踏实、最温暖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银河两岸的青年男女,即便无心也许有缘,愿他们能通过这官民共搭的虽无形却有心的鹊桥,走到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