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

海风

<p class="ql-block">未入大理古城,先见大理三塔。崇圣寺三塔,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建筑之一,矗立于大理城北1.5公里的苍山应乐峰下。三塔基座呈方形,四周环绕石栏,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东面正中设有一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气势恢宏。主塔名曰千寻塔,为方形密檐式塔,共16层,底宽9.9米,高69.13米,塔顶饰以铜制覆钵与塔刹,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与西安大小雁塔遥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唐宋五百余年间,曾是云南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城内现存14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亦是大理旅游的核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大理老南门清真寺,坐落于古城老南门,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伊斯兰教建筑。相传由明朝初年傅有德、沐英、蓝玉等人始建,承载着回族人民的信仰与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古城武庙,又称关圣庙,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仍保留照壁、大门、中堂、两庑、武成殿等建筑。庙宇庄严肃穆,是古城中重要的宗教与文化场所。</p> <p class="ql-block">西门清真寺,明代曾被徐霞客记载为“清真寺碎趺枯梅”,后在清代杜文秀起义失败后被改为城隍庙。其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布局,大殿为明代大木构架结构,前部低矮,内部采用“砌上露明”设计,举架高大,气势恢宏。原有照壁、石牌坊、南北讲堂、沐浴室、邦克楼等设施,后多有损毁。</p> <p class="ql-block">大理文庙,始建于元代,明代因火灾多次重建,清同治年间迁至现址。作为兼具府、县双重身份的先师庙,它见证了大理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文献名邦”的辉煌历程。</p> <p class="ql-block">古韵犹存,文化的浓郁香气在每一寸空气中弥漫,仿佛时光从未远去,只在古城的砖瓦间静静流淌。</p> <p class="ql-block">文庙啊,那是岁月沉淀的瑰宝,如同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你看那古老的建筑,不就像一位智慧的老者,在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令人沉醉其中,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天主教堂,是滇西教区的中心教堂,由巴黎外方传教会牧师严美璋(中国名)于1927年至1932年间主持修建。教堂坐东朝西,由大门、通道、二门和礼拜堂组成,主体建筑为台梁式结构,外部双层皆偷心,顶部彩绘藻井精美。大门斗拱挑檐歇山顶,二门与教堂相连,堂前为双层门楼,中间高两头低,采用白族实木结构建筑风格,狮、象、龙、凤等瑞兽斗拱挑檐,极具民族特色。遗憾的是,我于夜晚造访时,教堂大门紧闭。大理还有一座基督教堂,因时间关系未能前往。</p> <p class="ql-block">步入大理古城,仿佛时光倒流,让人真切感受到岁月的印记与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五华楼,最早为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驻兵于此。明朝初年,五华楼毁于战火,后于洪武年间在原址重建为钟鼓楼,规模已远不及昔日之盛。</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古城灯火阑珊,映照着古老的城墙,显得格外静谧与神秘,仿佛每一盏灯下都藏着一段未说尽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犹如一幅画卷,它的美丽叫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诗与远方交织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总统兵马大元帅府,原为云南提督府,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咸丰六年(1856年),杜文秀领导以回族为主体的滇西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军攻占大理,建立政权,并改提督府为元帅府。府邸建有前殿、后殿两大院,设午门、天子台、丹墀,以及偏殿、南北花厅等建筑,功能齐全,气势恢宏。杜文秀亲撰楹联“天生英雄扭转中原世界;地出豪杰戳破胡儿乾坤”悬挂于大殿。帅府四周筑有高墙,设城垛,皆以砖石砌成,建筑格局仿照皇城,故俗称“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大理城隍庙,现存明代单檐山顶抬梁式木构大殿,面阔七间,达28米,进深20.8米。木构件用料粗硕,斗拱与雀替雕饰精美,展现出明代建筑的雄浑与细腻。</p> <p class="ql-block">南城楼,又称双鹤楼或承恩楼,是大理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且最雄伟的建筑之一,是大理古城的象征与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为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题写,“大理”为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p> <p class="ql-block">次日前往洱海S弯。临洱海边上,视野开阔,风景尤为迷人。我们沿水边生态廊道骑行,打卡网红景点,留下一张张美照,定格大理的温柔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风掠过耳畔,云坠入湖心——洱海,是天空写给大地的情书。</p> <p class="ql-block">洱海的S弯,是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这里每一帧都是风景,每一刻都值得珍藏。</p> <p class="ql-block">把心事揉进洱海的蓝,浪花卷走答案,只留下一片澄澈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苍山下,洱海旁,天蓝水碧心荡漾。”这句话简洁而富有诗意,生动描绘了洱海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浪漫的天地之间。它不仅展现了洱海的自然风光,更传达了人们在洱海边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洱海如画,云卷云舒,一句“洱海云影共徘徊”,勾勒出世外桃源之美,令人心驰神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