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6,土耳其经典风情之旅(17)-蓝色清真寺_博斯普鲁斯海峡

DJR

<p class="ql-block">9月16日,今天的旅游团行程:游览蓝色清真寺(0.5-0.75H)- 乘游轮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约2H)- 午餐-游览苏莱曼清真寺(1H)- 民族大街- 机场</p> <p class="ql-block">7:00 在酒店享用自助早餐,然后收拾行李、结账退房。</p> <p class="ql-block">8:30 开始今天的旅游行程。</p> <p class="ql-block">8:40 蓝色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已经在望。</p><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可谓是伊斯坦布尔最适合拍照留念的建筑之一。它建成于苏丹艾哈迈德一世(1603~1617年在位)统治期间,艾哈迈德一世的陵墓就位于清真寺的北边,面朝苏丹艾哈迈德公园 (Sultanahmet Park)。在优美的曲线形外观的衬托下,蓝色清真寺那层叠的圆顶和6座细长的尖塔显得极为惹眼。</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蓝色大清真寺,‌正式名称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著名清真寺,‌以其独特的蓝色瓷砖装饰而闻名于世。‌这座清真寺不仅是土耳其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p><p class="ql-block">17世纪初由伊斯兰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师锡南的得意门生Mehmet Aga设计建造,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属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以希腊文化为主体文化)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p><p class="ql-block">1609年,阿赫迈特苏丹命令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Mehmet Aga)在原来的阿伊舍苏丹的王宫上修建一座能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希腊文:Ἁγία Σοφία,英文:Hagia Sophia,意为上帝智慧,圣智教堂,1453年被征服君士坦丁堡的穆罕默德二世强行改为清真寺)相比的清真寺,以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p> <p class="ql-block">阿加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令这座建筑的外观在震撼效果上足以媲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内部。它的曲线造型充满了极致诱惑,6座宣礼塔(比当时的其他清真寺都多)耸立其上,它的庭院面积在所有奥斯曼帝国时期修建的清真寺中是最大的。清真寺的内部设计同样规模宏大:装饰使用了数万块伊兹尼克瓷砖,光是窗户就有260扇,中央用于祷告的空间也极宽敞。</p><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有4个较小圆顶,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高43米。</p> <p class="ql-block">1617年,清真寺完工。它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这是拜占庭的希腊文化和奥斯曼土耳其的突厥伊斯兰教文化相结合的建筑,运用的是拜占庭帝国希腊文化的建筑技术来表现伊斯兰教文化,如果没有四周的六座宣礼塔,那么它就会被看成一座东正教教堂,这也是巴尔干半岛上信仰东正教的各国的建筑方式,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寺院共有8个入口,分布于宽阔的院子的三个方位,使人们从其中的任一个方位都可以进入。</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是一处极为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为了保持寺内的神圣氛围,参观人数受到了限制。</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只有前来做礼拜的教徒才可以走正门,游客只能从南门(有指引标示)进入。</p><p class="ql-block">(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无论对于游客还是当地人来说,蓝色清真寺都是他们的最爱。这座位于伊斯坦布尔的雄伟清真寺不但最为上镜,而且还是伊斯坦布尔城内最繁忙的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p><p class="ql-block">8:30-11:30,13:00-14:30,15:30-16:45,周五13:30开放,祈祷期间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门票价格:免费(出口有一个捐款箱,可以随意给点零钱)</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和清真寺内部面积相当的庭院,你立刻就会感受到这座建筑的完美布局。</p><p class="ql-block">走过门框均由大理石铺成的三道门,便进到内庭,里面粉红砾石、大理石或斑岩的大石柱之间以拱门相连接,拱顶着30个圆顶。</p><p class="ql-block">用于洗礼的喷水池占据了内庭的中心,四周是6根大理石石柱。</p> <p class="ql-block">建造蓝色清真寺的初衷是为了和阿亚索菲亚教堂相竞争,但是它实际上却在规模和内部空间的平衡方面已经超过了阿亚索菲亚教堂,其面积达到了64×72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建造蓝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结构严谨,外观造型独特,400年间历经数次大地震安然无恙。</p> <p class="ql-block">中央用于祷告的空间也极宽敞。</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瓷砖、数百块地毯和众多阿拉伯书法艺术作品是该寺的重要看点。</p> <p class="ql-block">苏丹阿赫迈特清真寺又叫蓝色清真寺,这是因为该寺的墙壁自其高度的1/3以上都使用了一种土耳其瓷器名镇伊兹尼克烧制的、刻着丰富的花纹和图案、以白色为底的蓝彩釉贴瓷,共有2万多片。这些瓷砖不仅使清真寺内部充满了神秘的蓝色调,也赋予了其“蓝色清真寺”的别名。</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最原始的特征在于它那透光性能极强的260扇窗户。</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磁砖装饰,透过彩色玻璃射入的光线,反射在蓝色的瓷砖上,放出奇幻迷离的色彩,夏季夜晚来临时,这里便射出耀眼的光辉,传出悦耳的颂音。</p> <p class="ql-block">其内壁以两万多块蓝色调的彩釉瓷砖嵌饰,透过正中央圆顶的两百六十扇窗户的阳光照射,金蓝交灿,美得令人屏息静气。</p> <p class="ql-block">时间的推移,后人对原来色彩丰富的窗户进行了修缮,这么一来,室内的透光性得到了增强,但有人认为却失去了原来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中央圆顶通过角穹靠在4个突出的拱上,角穹则依次倚托在4个直径1.6米的、巨大的、圆型的、有凹槽的角柱上,4个半圆顶各占中央圆顶的一方,各个角边的小圆顶则构成了清真寺的底座。</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在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中很突出。它的6个尖塔中的4个各有3个阳台,另外两个各有2个阳台,一共是16个阳台。据迈赫迈特·阿加回忆录上的记载,阳台数目原为14个,象征着当时的14个亲王,但后来又加了两个,据称是包括了耶尔德勒姆·巴叶兹德的两个儿子。</p> <p class="ql-block">作为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象征,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了解土耳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从空中往下看,清真寺被包围在一片葱茏的树木中,6个高高耸立的尖塔分三排对称地立于长方形寺院的四角和中腰,主殿上是层次分明、大小不一的大圆顶,后院则是大小和形状都一样的小圆顶。白色的建筑与绿色的树林构成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图案。</p><p class="ql-block">(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的外观也是一大奇景,它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圆顶建筑,三十多座圆顶层层升高,向直径达四十一公尺的中央圆顶聚拢,庞大而优雅。除此,蓝色清真寺有一个世界之最,它的四周建有六座“宣礼塔”,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塔分三层,朴实无华,但夜晚在灯光的照映下,显得旖旎万分。</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外有由36座大小不同的坟墓构成的陵墓,中间一座是艾哈迈德一世的。陵前是一座19世纪的大理石石面的钟塔,后面为图书馆。陵墓始建于艾哈迈德在位时,1617年艾哈迈德死后,由其子奥斯曼二世监督完工。</p> <p class="ql-block">该陵为方形,圆顶式的门廊,后院有广场。</p><p class="ql-block">入口的大拱形门由6根大柱子支撑着,中央为一十字圆顶,旁边是一小圆顶。黑檀木的墓门上刻着《可兰经》经文。灰胶纸拍板窗现已被玻璃窗所替代,使里面非常明亮。窗间细镶板为17世纪的瓦所覆盖,分别为深绿、深红、蓝和白色。这一瓦饰的惊人的特点在于内部深蓝的背景下又有一组冷淡的白色铭文。圆顶和墙是泥夯的。在面对入口的大理石神龛上,写着奥斯曼二世关于建造该陵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9:10 结束游览蓝色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坐落在蓝色清真寺的对面,中间隔着圣索非亚广场。</p><p class="ql-block">远眺圣索非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十字路口的土耳其商店</p> <p class="ql-block">9:50 我们乘游轮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约2H),欣赏马尔马拉海的欧亚两岸的迷人风光和著名的欧亚大陆桥(新旧两座),沿途可以观赏到亚洲和欧洲海岸线上壮丽的清真寺、宫殿和宅邸。</p> <p class="ql-block">游船启航后,我们首先见到的是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海峡大桥(新桥)</p><p class="ql-block">海峡大桥</p><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窄窄的海峡把全市一分为二:海峡西岸属欧洲,东岸则属亚洲。</p> <p class="ql-block">在游船上观赏到蓝色清真寺和苏莱曼清真寺的风姿,又是另一番景象!</p> <p class="ql-block">两岸分属欧亚两洲,但景色十分相似。草地、树丛,片片翠绿;高楼、小屋,点点朱红。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巍峨王宫,傍水耸立,古堡残垣,矗立岸边。</p> <p class="ql-block">在海峡的中段,两岸各有一个14-15世纪的古堡,像一对威武的雄狮,昂首挺立。海峡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古迹相映成辉,博斯普鲁斯海峡已成为土耳其的著名旅游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四面环水奇妙的伊斯坦布尔里,渡轮曾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乘船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一大乐事,观光客一般由希尔凯基码头上船,在横濃海峡时,可以尽情欣赏西岸风光,细心品味这座名城的奇妙之处。</p> <p class="ql-block">乘坐游船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两岸秀美的风光如入画境。岸边停靠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游艇,偶尔也有停泊的巨轮。岸上山峦起伏,绿树掩映中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建筑错落有致。这里有拜占庭时期的夏宫,有奥斯曼帝国的城堡,还有无数私人别墅。有的宫殿如今成了博物馆,有的被改造为伊斯坦布尔最好的五星级酒店,各国总统也常在此下榻。</p> <p class="ql-block">濒海的丛林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咖啡馆、酒吧、茶馆、餐厅和酒店,是人们消夏、度假和散步的理想去处。</p> <p class="ql-block">鉴於海峡的重要战略地位,为了保卫跨越海峡南端的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拜占庭诸皇帝和以后的奥斯曼帝国诸苏丹沿海峡两岸,特别是欧洲一侧先後修建了许多城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阿纳多卢费内里和鲁梅利希萨勒两城堡;前者位于海峡亚洲一侧沿岸,为巴耶塞特一世(Bayezidl)于1390-1391年所建;后者就在海峡正对面,为穆罕默德二世(Mehmedll)于1453年所建。</p> <p class="ql-block">10:15 两岸之间,一座长达1560米的现代化网索大吊桥雄踞海面。第一座海峡大桥已经遥遥在望。它建于1973年,是欧洲第一大吊桥,世界第四大吊桥。桥上可并行6辆汽车,每天通过大桥的车辆达10万辆。大桥正中,醒目地画着一条白线,这便是欧、亚两洲分界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10:30 游船开始掉头折返。</p>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将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一分为二,两岸皆是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的风光。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前660年,当时希腊人在今“皇宫鼻”的地方依山筑城,取名拜占庭。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将其重修,改名君士坦丁堡,别称新罗马。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工业运输、贸易和文化中心。全国50%的进口、15%的出口通过该市进行。该市的工业资本、工人人数以及产量均占全国的50%,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51.5%。工业主要有纺织、食品、水泥、烟草、船舶修理等。附近耕地面积较少,但农业发达,作物主要有小麦、燕麦、大麦和甜菜。</p> <p class="ql-block">此外,渔业、畜牧业、园艺业也比较发达。伊斯坦布尔是联系欧洲与亚洲的枢纽,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1973年建成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使该市欧亚两部分连在一起。1998年第二座海峡大桥落成。该市阿塔图尔克机场是土耳其最大的国际机场,规模宏大,可起降各种大型喷气式飞机,现仍在扩建中。</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多名胜古迹和伊斯兰教教寺院。最著名的有托普卡帕宫博物馆、道尔巴马赫切宫殿、苏丹阿赫迈特清真寺、阿亚索非亚博物馆等。大学有伊斯坦布尔大学、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海峡大学以及其它高等院校。</p> <p class="ql-block">马尔马拉海的欧亚两岸风光迷人,真是美不胜收啊!听说夕阳下的蓝色清真寺更是美得动人心魄!可惜今天是我们在土耳其的最后一天,傍晚将去机场,准备乘飞机返回上海了!</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