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诗文明的哲学体系和文化起源(序)

歌诗文明Fxz

<p class="ql-block"><b>歌诗文明:</b>见“传曰,昔者舜歌南风而天下治!”</p><p class="ql-block"><b>歌诗复兴:</b>见《辫乐解》曰:“惟修此化,故其兴也勃焉!”</p> <p class="ql-block">中国歌诗文明的哲学体系和文化起源(序)</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通用诗学》一书作者 张祖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内容提要】本书是积极贯彻习主席“尽快建成文化强国”重要指示的“文化荐言”和通俗读物。通过系统阐述尧、舜、禹创立《歌诗宪章》的科学哲理、文化特色和实践成果,说明“华夏文化的灵魂”不是其它,就是中国5000年一次又一次的“诗文改革”即“歌诗复兴”。历史经验表明,“歌诗复兴”不仅是中华民族应对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急先锋”,而且是传承中国公天下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永动机”。通过“歌诗”这个“全人类的共同语言”,不仅可以提前5年左右时间早日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还可以在中华民族模范作用引领下,让“歌诗文明“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科学和新文明。古曰“惊天地泣鬼神,莫近于(歌)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歌诗“:古曰“诗言智,歌长言”或曰“诗言志,歌咏言”。今曰”歌+诗“,见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在美国民谣中加进了诗的元素”。由此可知现在所说的“诗”或“诗歌”早就名不副实,真正的“诗歌”即“歌诗”,早就应该“实至名归”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歌诗文明”:古曰“昔者舜歌《南风》而天下治!”今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又如李白诗:”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杜甫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还有宋人范仲淹诗:”白傅歌诗传海外,晋公桃李满人间”等等,都能透漏个中消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真正的中国文化是从"歌诗"开始而不是从“诗”开始的。譬如有关学者笃定:3000年前,中国文化除了一部《诗经》,此外什么都没有。如果此话当真,试问:离开“歌诗”或曰《诗经》,到哪里去谈“文化复兴”和“中国文化的根与魂”呢?答案不言自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学者大抵不相信尧、舜、禹是真的,仿佛只有他们说的才是真的。试问:《诗经》以降,除了李白、杜甫、范仲淹和毛泽东,谁更配称中国第一等诗人和第一等学者?如果连他们都不相信,还能信谁!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试问:当今之世,何处去找这样的“文化”,何处去寻这样的“文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现在看得更清楚了:不是国人不知道“歌诗文明”,而是与西方早已消失的古希腊文明和其它三大文明相比,中国歌诗文明的历史实在是太长、太习以为常!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西方学者所以不知道人类还有一种文明叫“歌诗文明”,就是不知道早在人类生活在野森林的时代,中国就产生了一部名曰《歌诗宪章》或曰《开山纲领》的“文明永动机”,所以才有中华文明5000年生生不息民族不灭的人间奇迹,才有今天的“歌诗文明”和“歌诗复兴”!如若不信,就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来看中国首任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冉所说的“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吧!</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b>序言:</b>中国歌诗文明的哲学体系和文化起源(序)</p><p class="ql-block"><b>一、中国歌诗文明的哲学体系</b></p><p class="ql-block">(一)大道至简:一个只有三句话的《歌诗宪章》</p><p class="ql-block">(二)“歌诗宪章”:一台六轮驱动的“文明永动机”</p><p class="ql-block"><b>二、中国歌诗文明的文化起源</b></p><p class="ql-block">(一)文明起源:从“以疏易堵”到“以文化人”的羽化成蝶</p><p class="ql-block">(二)文化复兴:从《五子之歌》到《保卫黄河》的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b>附:歌诗复兴:天人合一的隔空对话</b></p><p class="ql-block">(一)歌诗文明:20年的挖掘,20字的重构——读张祖新老师《向祖国报告:中国文化的根找到了》</p><p class="ql-block">(二)歌诗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科学和新文明——听张祖新老师谈“歌诗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