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桂林全州,瞻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一帧帧动人图片,一件件漆黑的冷兵器,再现9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场景,心情非常的沉重,泪眼满眶</p> <p class="ql-block"> 为掩护党中央和红军主力渡江,红一、三、五军团分别在脚山铺、光华铺、新圩阻击和迟滞敌人,历时五个昼夜的惨烈战斗,红军损失过半,血染湘江。纪念馆所在地就是著名脚山铺阻击战场原址。</p><p class="ql-block"> 脚山铺和光华铺是控制湘江渡口的两个阻击战场,若守不住中央纵队和大部队就困湘江东南面,被全歼危险。脚山铺呈梯形的坡度,但正面开阔;而光华铺平坦只有水田和小丘坡,在这样的地势阻击武装着飞机大炮的敌人,年轻的红军战土只能用血肉之躯和低劣的武器抗击,牺牲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多少的师团营级干部战死,更别说连级及以下土兵。纪念馆里有这样一帧油画,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受伤不幸被俘,躺在担架上鲜血淋漓,当他清醒后毅然从伤口处拉出肠子绞断,死也不当俘虏,壮烈牺牲,时年29岁。</p><p class="ql-block"> 尸浮江面,积尸如山,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国民党反动派特别痛恨红军战士顽强勇敢,不准当地群众对飘浮江面上的红军收尸,当地流传这样一首歌谣:</p><p class="ql-block">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p><p class="ql-block">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p> <p class="ql-block"> 如今,湘江一如地桀骜不驯奔流,它是湘江战役最真实的见证者,血溶于水。争论这场战役是赢是输,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正是我们的农家子弟工农红军,用一种大无畏革命牺牲精神,杀出了一条血路拼出一条生路,才有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这么多年轻鲜活的生命与湘江同在,与日月同辉,可歌可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