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背景音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世界赠予我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钢琴演奏;猫咪的奶奶</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猫咪同学;</b></p><p class="ql-block"><b> 看了你入南外中学后发出的第一个小视频,我想和你聊聊;</b></p><p class="ql-block"><b> 需要明白的是,数理思维和文科思维确实不同,但这不意味着你能力不足,只是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视角。</b></p><p class="ql-block"><b> 你的文科才华展示了你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这些品质同样可以在数理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b></p><p class="ql-block"><b> 数学和物理不仅仅是公式和计算,它们背后是解决问题的艺术和逻辑的美感——这其实和你喜欢的朗诵、主持、有相通之处,都需要结构感和节奏感。</b></p><p class="ql-block"><b> 克服数理恐惧的心理策略</b></p><p class="ql-block"><b> 调整方案;</b></p><p class="ql-block"><b>《错题日记法 》;</b></p><p class="ql-block"><b> 准备专门笔记本记录数学物理错题,不仅记正确答案,更记录当时为什么错、如何想通的 ,变恐惧为学习资源,培养成长型思维。</b></p><p class="ql-block"><b>《拆解学习法》;</b></p><p class="ql-block"><b>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3-5个小步骤,每完成一步就给自己积极反馈 降低压力感,积累解题信心</b></p><p class="ql-block"><b>《生活连接法 》;</b></p><p class="ql-block"><b> 将数理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这方面,你要好好向弟弟学习(如用物理原理解释唱歌时的声波振动) 增加学习趣味性,减少抽象感</b></p><p class="ql-block"><b> 尝试“每天只攻一题”的方法——不必贪多,每天真正搞懂一个原来不会的数学或物理题目,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b></p><p class="ql-block"><b>转变认知的心里</b></p><p class="ql-block"><b>1. 语言重塑:把“我讨厌数学”改为“数学是我正在征服的领域”,把“我不会”改为“我还没有掌握这个方法”</b></p><p class="ql-block"><b>2. 小成功积累:设定极小目标,比如“今天我要弄懂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完成后立即自我奖励</b></p><p class="ql-block"><b>3. 榜样学习:一些文科背景但后来在数理领域取得成就的人,比如鲁迅原本学医,钱伟长从文科转物理成为大师</b></p><p class="ql-block"><b> 真正的成长不是消除恐惧,而是学会与它同行——就像朗诵时的紧张感,反而让表演更有张力。 </b></p><p class="ql-block"><b> 猫咪同学,你已经展现了在多个领域的才华,这种跨界的灵活性正是未来最需要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b> 数理学习不过是你展示勇气的又一个舞台。</b></p><p class="ql-block"><b> 一个相信你的人比一万个解决方法更有力量。</b></p><p class="ql-block"><b> 奶奶永远相信你,因为我和你有同样的经历;我从小酷爱文学,却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还申报有国家专利。</b></p><p class="ql-block"><b> 同时,南外的学习环境和支持系统非常优秀。你的身边一定有良师益友,而你自身的优秀习惯和品格,才是你未来行走四方最核心的“能量源”。</b></p><p class="ql-block"><b> 衷心祝福猫咪同学在南外继续发光,享受学习,更享受突破自我的快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