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的雪】

小酌闲逛

<p class="ql-block">【引子】2024年某个秋日收到在美读研时好友燕儿的邀请信,她问我想不想去爬乞力马扎罗山然后顺便看看东非动物大迁徙。这可是小时候的两大梦想啊!</p><p class="ql-block">年幼时读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其实是懵懵懂懂的,反而对同名电影印象更深. 特别是男主格利高里派克坐轮椅, 毛毯披在受伤的腿上,忧郁的眼神眺望远处乞力马扎罗山顶的雪时,我也非常想看看山顶的雪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冻死过一只豹子吗?</p><p class="ql-block">儿时的梦想可以成真当然开心了,只是我从未有过在高海拔爬山的经历,最高记录是俺们州最高峰米切尔山,区区只有2037米,怎么和非洲之巅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相比?与走过珠峰大本营环线,印加古道还有北美最高峰的好友燕儿相比,我绝对是户外徒步菜鸟,我可不想拖她后腿,在我犹豫拿不定主意时,好友燕儿一直鼓励我。我也觉得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再不去爬恐怕真的就只能是幻想了,于是咬牙答应了。</p><p class="ql-block">在备战非洲之巅的大半年里,我也没有机会去高海拔的地方实践,尽可能周末有空去爬俺们村附近的山,至少把耐力和体力练好,没空的话就去附近公园负重快走9英里步道。四月底在公司体育馆锻炼时把左肩抻了一下,当时没在意,晚上突然发现左肩非常僵硬,某些角度抬不起来,估计是肩袖损伤,我以为会慢慢自愈就没去看医生,结果临到出发前都没好,也只得硬着头皮带伤征战了。离出发前一个月打了黄热疫苗,让医生开了高反药和疟疾药,并且买了旅游保险。</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就到了出发的日子,八月一日,我们奔赴非洲的号角正式拉响啦!历经快三十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安全落地乞力马扎罗机场,此时已经天黑但是机场依然人潮涌动。排落地签的队伍并不是特长但是不知为何办理签证特别特别慢,我们大概花了两个小时才拿到签证,因为飞机晚点加上出关时间延误,走出大门找到接机司机时一阵愧疚,毕竟让人家足足等了好几个小时。小伙子倒是一点不介意,热情地帮我们拿行李,边开车边介绍周围的路况。开到Moshi小镇的酒店已经晚上十点,赶快洗漱睡觉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在酒店阳台上远眺,乞力马扎罗山的身影完全被大片云彩遮住了,可是一想到离她的距离如此之近,不免激动万分。</p> <p class="ql-block">早餐时碰到另外两名队友,我们四个人一起开心的吃了早饭。酒店的自助早餐相当可口丰盛,居然有炒蘑菇炒面条等亚洲菜式</p> <p class="ql-block">吃过早饭爬山团队的地接社经理和向导们到酒店接我们。他们向我们介绍七天六夜的Machame威士忌线的大致路线和每天安排。这是Machame七天六夜的线路图,标记了每天住宿的营地和海拔</p> <p class="ql-block">终于上车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途径Moshi小城先去商店租爬山必备品,我租了抗零下15度的睡袋,羽绒服,雪裤和徒步杆,总共花了$100。然后又去超市买了些坚果零食。</p> <p class="ql-block">之后就一直开车到马切姆门。这一路先是大片玉米田和农田。<span style="font-size:18px;">过了一会穿过一个个村庄,碰巧周日上午村民们盛装参加教堂礼拜活动,五颜六色的服装体现了非洲的浓郁色彩。</span>然后是大量的芭蕉树,间或建了许多村民住宅,有破烂不堪的也有中规中矩的,竟然还有相当气派的独家大院,其奢华程度根本不输美帝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两位妈妈正在赶去教堂,穿的喜庆美丽尽显非洲风格</p> <p class="ql-block">蓝色教堂的富丽堂皇让我们刮目相看,像是原始森林里突然冒出华丽的宫殿一般虚幻不真实</p> <p class="ql-block">到了目的地后开始卸载行李</p> <p class="ql-block">走到休息处吃午餐,碰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徒步者,那一刻还蛮激动的,没想到我这菜鸟也成为了其中一员</p> <p class="ql-block">领到的第一个午餐盒,有烤鸡和鸡蛋,看起来不错</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在马切姆大门Machame gate进行第一次注册,填写名字国籍年龄和所属的登山队。看到名单上有79岁的长者,不禁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Machame Gate (1800m) → Machame Camp (2835m) ↑1000m 热带雨林,慢走适应</p><p class="ql-block">‍意气风发的我们在马切姆大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个就是通往马切姆步道的大门,难以想象我们就是从这条小路一直爬到5895米高的山顶哟</p> <p class="ql-block">12:30左右开始正式征途,路上碰到很多驮夫们,他们无论是头顶重物或是肩挑背负,平衡能力相当好,也不用登山杖,反而两手插兜潇洒自如。</p> <p class="ql-block">我们副队Lupa背的包也够大够重</p> <p class="ql-block">迎接我们的是湿热的热带雨林</p> <p class="ql-block">有的地方因为下雨非常泥泞</p> <p class="ql-block">但见两旁棕榈树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很多大树藤蔓缠绕,长满青苔,造型各异,充满热带风情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热带雨林里有很多奇花异草。没想到热带花都小巧玲珑,比如乞力马扎罗特有的elephant trunk,红黄相间分外妖艳,花的尾部延伸出一个黄色小长条,颇像小象的鼻子,所以叫象鼻凤仙花,是凤仙花的一种,只生长在乞力马扎罗特有的植被区非常稀有</p> <p class="ql-block">小巧的白花像是马樱苏花</p> <p class="ql-block">领队Derek一直教我们Pole Pole, 慢慢走不要着急,不要消耗太多体力,一定要保存实力到登顶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快到营地前第一次清晰地看见乞力马扎罗山和她山顶的雪,激动开心!</p> <p class="ql-block">五个小时跋涉后,到达第一个营地2835米的Machame camp,不知不觉地我们也爬升了一千米。大门-Machame camp (1800米- 2835米)走了 11 公里</p> <p class="ql-block">驮夫们已经搭好帐篷</p> <p class="ql-block">在伞状的火炬树下扎营是个好主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租了私人马桶,有个驮夫专门负责扛马桶并安装卸载,事实证明雇佣私人马桶太明智了,免去半夜摸黑儿跑老远去公共厕所的麻烦</p> <p class="ql-block">温馨的餐厅帐篷,在接下的一周陪伴我们吃饭聊天开会说笑吐槽八卦</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虽然走路轻松,但是加上时差和多日的舟车劳顿还是觉得有些疲惫。太阳下山后的阴冷逐渐袭来,幸好厨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居然是炸鱼和烤土豆,还有热乎乎的蔬菜汤,晚餐后的水果是牛油果。</p><p class="ql-block">‍晚餐后领队又和我们做小结,介绍第二天的安排。副领队检查我们的血氧和心跳,询问我们有没有任何不适。还好我们都很健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长的一天终于结束。 对于我这种没体验过户外野营生活的人来说夜晚才是最具挑战的。学会铺睡袋,放睡袋内层,用衣服叠好做枕头,不锈钢热水瓶放在被窝里如热水袋一样效果奇佳。等到万事具备钻进被窝里,以为能够进入美梦谁知才是梦魇开始。帐篷外的各种声音连绵不绝,脚步声,说话声,打鼾声,连咳嗽和打喷嚏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买的耳塞一点儿用也没有。睡袋又过于温暖,让我有些燥热,实在受不了起床一看表才12:30, 如厕后迷迷糊糊睡着了,可是不到五点又被各种声音吵醒。</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副领队叫我们起床,早餐是热乎乎的燕麦粥,煎鸡蛋和玉米饼。 这次我们吃的很干净,昨晚我们没有吃完烤土豆,领队有些生气,他希望我们每天补充足够的能量才能应付最后一天登顶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Machame → Shira Camp稀树+高山草甸地貌,5英里</p><p class="ql-block">今天领队说为了避免路上过于拥挤,我们要七点半出发, 中午到营地休息躺平一下午,傍晚走个小trail。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虽然只走5英里,但是一直是爬坡的石头路,有些地方颇为陡峭。我们翻了一座又一座山头,脚下一直有云海伴随,还有naburu山峰的注目,一路高原草甸,野花盛开,风景美丽。每到一个山头登高远眺,踩在云海之上对着美景陶醉一翻后再启程。一路上挑夫们也在背着重物在高山下从容行走,太佩服他们了。乞立马伽罗山地区总共有大约5000个挑夫,20-30个女挑夫。路上真的碰到一个漂亮的女挑夫,太钦佩她的勇气和毅力了,每个挑夫要挑至少20公斤的物品,在平地上行走都不容易,更别提陡峭的山路了。</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们深处乞力马扎罗山的云雾带,海拔高空气纯净湿度大,很适合苔藓地衣生长,树林越来越密,枝杈披挂着长长的地衣松萝,他们像灰绿的长须一样悬挂在树枝上,喜欢搞笑的副导Lupa摘了一把做胡须,马上变成绿须老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转身回头被这云海深深震撼到了,他们如翻滚的波浪,奔腾不息,而我脚踏云海,一步天宽,在空中漫步的感觉不要太爽</p> <p class="ql-block">驮夫们在山路上依然如履平地</p> <p class="ql-block">再和我心爱的神山合影留念,我在一步步靠近她</p> <p class="ql-block">一路都踩在云端之上</p> <p class="ql-block">超级酷逼的驮夫</p> <p class="ql-block">我们翻了一个山头再一个山头</p> <p class="ql-block">山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幸好无需双手支撑,避免用到我受伤的左肩</p> <p class="ql-block">经常能在高山上看到的半边莲,具有极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中午顺利到达3750米的Shiva cave camp,又爬升了一千米</p> <p class="ql-block">在营地从不同角度眺望乞力马扎罗山,被各色鲜花包围的群山峻岭,也稍许流露出温柔委婉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中午喝了一碗蔬菜汤后,有沙丁鱼意面作为正餐,餐后水果是橙子和菠萝。我们的厨师看来很花心思做饭来满足我们的中国胃。</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比较轻松 。下午可以午睡,阳光明媚,赶快用太阳能板充电,在温暖的阳光下望着远处的群山云海,花花绿绿的帐篷星罗棋布地分布在营地上,仿佛梦境般的不真实,唯愿时光就此静止</p> <p class="ql-block">傍晚向导们带着去爬了附近的小山,可以更近距离地看到乞立马伽罗山,她像一位妇人静静地躺在那里,雪山像一缕缕白发随意地散落在两侧。</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径一个小岩洞,领队说这里以前是爬山人的住所,寒冷风大,条件艰苦,只能用柴火烧火做饭,又增加了火灾的风险,现在有汽油就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向导们带我们参观14位驮夫居住的帐篷,很难想象他们怎么能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他们晚上必须人挨人人挤人互相取暖才能驱寒。我们的厨师Nikko还在一旁忙着做饭</p> <p class="ql-block">这天还看到了最美日落的尾巴,真的觉得时间就这样静止吧,实在是太美啦 </p> <p class="ql-block">日落金山,披上红晕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晚餐太惊艳了,居然是烤全鸡和中式炒蔬菜,我们消灭得一干二净</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 Shira camp (3800) -lava tower (4600)- Barranco Camp (3900米)10 公里</p><p class="ql-block">‍今天又是六点起床。昨晚狂风大作,异常寒冷,风声掩盖了一切其他声音,呼啸而过,不是一阵阵,而是整个晚上,我几乎没怎么睡,害怕帐篷会被风随时吹得拔地而起。所以早上起床时晕乎乎的,不知道今天的路程能否顺利走完。</p><p class="ql-block">今天要首次挑战高海拔的4600米的Lava Tower,也是我的个人记录。虽然精神不济,好在我第一天就吃高反药,还没出现高反反应,硬着头皮往嘴里塞了不少食物。厨师非常贴心,早餐又是热乎乎的燕麦粥,鸡蛋饼和甜饼,侍候我们吃饭的小哥看来不过18岁,态度极度谦卑,我们说声谢谢就腼腆浅笑一下。</p><p class="ql-block">早上7:30准时出发,这次明显步伐很慢,歩速均匀,一直在野花遍地的路上上坡,明显感到呼吸有点短促,倒是没有任何不适,一路上领队多次让我们Pole Pole ,多喝水,我们队伍步调一致,很顺利地到达4600米的Lava Tower 这也是我个人到达最高点!lava tower就是黑乎乎的一壁墙,并无太多惊艳之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三人行必有我师</p> <p class="ql-block">路上碰到女驮夫头顶重物,唯有钦佩</p> <p class="ql-block">我们渐渐离开野花满地的木兰区,开始向alpine desert沙漠地带进军</p> <p class="ql-block">越往上走植被明显减少,只有岩石夹缝中还有顽强的永久花绽开。一块块黑色的火山岩滚落在沙漠上,经过多年的风化,形成各种各样奇怪的形状。这块漂亮的蘑菇石让我想起台北野柳公园被海水侵蚀风化的蘑菇岩。</p> <p class="ql-block">天地之浩瀚人之渺小也</p> <p class="ql-block">驮夫们有时会唱歌给自己加油打气</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利到达4600米的Lava Tower camp,还好我们状态都不错,路上确实看到有徒步者呕吐</p> <p class="ql-block">驮夫们居然在这么高的地方搭好午餐帐篷和厕所,简直不要太美好。因为吃过高反药加上歩速均匀不赶,我们团队队员状态不错,没有人有明显的高反反应。厨师Nikko的厨艺再次惊艳了我们,能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做好鸡蛋土豆饼让我们感动不已,唯有全部消灭</p> <p class="ql-block">在帐篷内美美地享用午餐还是很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饭我们要下行700米到Barranco营地,这一路的风景非常有特色,先开始是碎石路,越往下风景越好,可以说居然有江南的娟秀之美。</p> <p class="ql-block">踏入乞力马扎罗山区才有的千里木植被地带</p> <p class="ql-block">这个区域的千里木有巨人的身材和气魄。上面不断发新叶,下面的卷叶依次凋亡却多年不落,像一圈圈给茎添加的衣服,保证中心的运输组织不受低温影响。此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周云雾缭绕,像是进入阿凡达的魔幻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居然还有小溪流淌,凡是有水流过的地方就有绿植。</p> <p class="ql-block">满地的白色永久花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云雾弥漫的山谷竟然让人有世外桃源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顺利到达3900米的营地Barranco</p><p class="ql-block">‍已经有许多帐篷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各个区域,可口可乐线和威士忌线在这里汇合,我们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徒步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晚餐比较敷衍没有肉,就是pasta和炖蔬菜,我这敏感的肠胃一下检测出来了,吃完饭就不行了,幸好不是肠胃炎,只是一时的食物不妥。</p> <p class="ql-block">走出帐篷,刚才的水雾烟消云散,星空满天,乞立马伽罗山似乎就在眼前,在云彩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向我们微笑着。还有三天可以亲眼见到你,我的心止不住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星空是那么透彻清亮</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Barranco → Karanga Camp,~4,000,5~15°C,-2~3°C,巨石混草原地带</p><p class="ql-block">昨晚吃了国内安定药一枚,后劲十足,虽然周围很吵闹,躺床上不到两分钟就进入睡眠。中间12点醒了一次,然后接着睡,五点多醒来准备出门洗漱,也许动作快了些突然感到头重脚轻差点站不稳,早餐赶快补水补充营养再没有不适感。</p><p class="ql-block">‍7:30整装待发,今天我们先要攀登300米高的巴兰科墙。(barranco wall)非常有特色的一段熔岩形成的陡峭岩壁,看似不可逾越,实际上只要手脚并用不畏高就没什么问题。</p> <p class="ql-block">还是Derek领头,他自己背着大包又帮我拿了两瓶水;Derek以前干过驮夫,深知他们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千里木顽强地在峭壁狭缝中生存</p> <p class="ql-block">驮夫们各个身手矫健</p> <p class="ql-block">爬墙的路狭窄又拥挤</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Kissing Rock ,看似惊险其实还好</p> <p class="ql-block">翻过巴洛克墙后就可近距离看到乞力马扎罗山顶,没有云雾缭绕时特别清晰</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行,走过一段平地后,要下行一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Karanga </span>山谷再攀升一个山头才能到今天营地海拔近4000米的Karango camp。整段路程并无难点就是有些滑,一定要注意力集中不可掉以轻心。山谷里有一条小溪流过,也是我们后面两个营地的唯一水源。 而Katanga 营地并不在溪水边上,驮夫们帮我们设置好营地后, 还需要下山到小溪打水;而明天我们将到达更高的4673米的大本营,那就意味着他们要下降上升1千米来帮我们运水。所以这些驮夫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中午十二点到达海拔3995米的Karanga营地,驮夫们已经搭好帐篷,30分钟后备好午餐。这时的天气时好时坏,晴雾交加,更多团队聚集一起,准备后两天的登顶活动。</p> <p class="ql-block">许多老鹰在4000米高空的营地上空盘旋飞翔</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了新鲜水果沙拉,烤鸡和烤薯条,还有自制奶茶,胃口一般,但也要好好吃下积蓄能量。然后躺平休息,这个营地离moshi镇最近,所以4000米高空中的信号还不错,赶快给家里报平安。</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云海日落美的词穷</p> <p class="ql-block">晚餐是炒米饭加炒鸡肉,想到饮水不易,对厨师倍怀感激</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星空让乞立马伽罗山离我们距离咫尺,久久凝视她,还有两天我们就见面了</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Karanga → Barafu Camp,~4,600,0~10°C,-5~0°C,冷、干、风大,半夜登顶</p><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和团队所有成员见面互相介绍,然后一起唱起了欢快的乞立马伽罗山歌,感谢这些朴实可爱的挑夫们,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劳动,我不可能实现童年的梦想离我的乞立马伽罗山这么近。</p><p class="ql-block">吃过早饭开始今天的行程。从karangu走到barafu camp,moroon land到alphine desert地形,在乞立马伽罗山的注目下黑色岩石林立,然后就是大片荒野,沧桑凄凉之美。这段路很轻松,只是从海拔3950窜到了4673米,但见各路登顶人马聚集,山脚下平坦的一段柏油路面是专门为直升机抢险提供的。对面的5135米 马文其峰遥遥相望 ,也颇为引人注目。我们将在barafu camp休整大半天,夜里开始登顶。</p> <p class="ql-block">Derek带领大家唱乞力马扎罗山歌</p> <p class="ql-block">面向乞力马扎罗山的一片空旷地里堆满了玛尼堆,让这片旷野别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今天白天爬山很轻松,三个小时就到达4673米的Barafu营地, 也是各方团队冲顶的大本营,方圆一公里内都是大大小小的帐篷。</p> <p class="ql-block">4600米高的营地居然有小地鼠活蹦乱跳</p> <p class="ql-block">我的帐篷和厕所只有两米之隔,每次如厕还是要用登山杖防滑</p> <p class="ql-block">乱石林立的营地</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了鸡肉土豆茄子大杂烩,加上自己带的牛肉干和腰果,尽力补充能量,为登顶做准备。结果我的肠胃又敏感地发作了,看来还是不能适应非洲的乱炖。</p> <p class="ql-block">下午补觉四个小时,迷迷糊糊地没睡着晚上5:30吃晚饭,不敢吃意面加乱炖汤,把意面放进面条汤里裹腹,再吃牛肉干和腰果。晚饭后继续睡觉四个小时,可惜根本没睡着,11点被叫醒吃了一个煎鸡蛋后12点整装待发</p> <p class="ql-block">午夜十二点集合出发!</p> <p class="ql-block">经过6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地处白雪皑皑的冰川带,苍茫冷峻,天地之间似乎混为一体,像是来到了外星世界</p> <p class="ql-block">回头‍瞥见了雪山之上旭日马上东升的美景,尽管身心疲惫,我还是忍不住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再接再厉,马上就到目的地了</p> <p class="ql-block">【登顶之夜】</p><p class="ql-block">站在uhuru peak 5895米的非洲之巅,我以为我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小时候向往的乞力马扎罗的雪近在咫尺,赤道上的冰川如巨墙万仞晶莹剔透颇为壮观,一切像在梦幻中虚渺飘离。感谢这座赤道雪峰今天慷慨地收容了我,如今终于可以与她平齐平坐,贡纳海川。我看到领队Derek跪在最高峰uhuru peak的标志牌前叩拜,祈求神山的圣明庇佑。然后他站起来和我相拥,开心地说 I’m glad you finally made it. 我使劲点点头。</p><p class="ql-block">我们那天午夜十二点准时从海拔4600米的Barafu营地出发,像前五天一样,Derek领头,我们四个在中间,副队Lupa断后,还有两个驮夫加入帮忙冲顶。这时前方已经有几个小分队先行出发,后方又有更多队伍加入,夜幕下但见每个人的头灯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闪一闪地在山谷中跳跃,与uhuru峰遥遥相望的马文齐峰(Mawenzi Peak)在黑夜下清晰而落寞,被我们渐渐抛弃在身后。</p><p class="ql-block">领队Derek很会控制速度,从爬山第一天开始,就教我们要Pole Pole (慢慢地),Hakuna Matana (不要着急),我们在他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前半程的路程到5200米。期间两位向导不停地给我们打气,为了不让我们睡着,不断地叫着我们的名字,甚至还唱起了乞力马扎罗山歌。在黑夜中回荡盘旋的Derek高亢磁性的嗓音真的犹如神曲一般让人不由精神一振;而副导Lupa 忙前忙后地帮我们解决一切难题,一休息就把热姜茶水送到嘴边,背包不合适马上调整,把暖宝宝吹起塞进手套里,帮我把帽子戴好,行走杖拿起放在手里。5200米以后明显感到空气稀薄,喘气困难,我牢牢记住Derek教给我们的呼吸法: 鼻子吸气嘴巴呼气,似乎有点用处。我们四个人也互相彼此鼓励关照,终于在凌晨5:45左右到达乞力马扎罗第二高峰5756米的Stella point,登上它也可以拿到乞力马扎罗绿色证书。</p><p class="ql-block">我请求Derek休息几分钟,因为实在是筋疲力尽了,我前一天几乎未睡,补充的蛋白质不够,后悔临行前应应该多吃点碳水的。但是此时吃不下东西,只想坐下休息。Derek却说此地不宜久留,要继续再走45分钟就可到达山顶看日出,你绝对不会后悔的,再坚持一下。同伴们都表示要继续走,我只好咬咬牙同意。</p><p class="ql-block">这是我走过的人生最艰难最漫长的45分钟。我的背包已被背夫拿走,可是还是觉得双肩沉重步履蹒跚。我机械地跟着前面的人挪动脚步,呼吸沉重,期间还摔了一跤,好心的背夫莫塞扶了我一下,想继续搀扶着我,可我突然发现他竟然在零下十度的天气下没戴手套,难怪他一直双手揣在裤兜里。我不让他搀扶,继续机械地迈动脚步。Derek回头查看我们每个人,他觉察出了我的高反反应,马上塞了高反药片到我嘴里,灌了我最后一杯热呼呼的姜茶水。我感觉似乎好受些,继续步履蹒跚地前进着。</p><p class="ql-block">我永远难以忘怀在这段垂直距离只有150米火山口山脊上艰难行进时回头撇见的旭日初升,橙红的太阳冲破天际线在茫茫云海中突然蹦出,露出万丈光芒,那迸发出的蓬勃力量和耀眼光辉此生难忘。也许是这美景赐予我能量,让我最终坚持走到了非洲之巅最高峰uhuru peak 5895米。看来有些风景,注定要用脚步去丈量。</p><p class="ql-block">七天六夜Machame路线的爬山经历刻骨铭心,这不仅仅是爬山,是人生体验,有些经历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我仿佛还记得每天早上六点副导Lupa到帐篷前叫我们起床并打来热水让我们洗漱;侍候我们吃饭的Kevilin忙里忙外地端早餐到我们的餐厅帐篷,让我们吃上热乎乎的热粥煎鸡蛋和糖饼,然后帮我们打好一天爬山需要的水量;整装待发后,Lupa帮我们调整登山杖和背包舒适度;一天爬山后到了营地,就能看到莫塞和其他驮夫们早就搭好了帐篷,准备了下午茶让我们歇息。厨师Nicole每天变着花样地做好吃的款待我们。晚餐后Derek照例开总结会并告知第二天的计划,昏暗灯光下的Derek显得坚毅有力,他具有领导者的风范又不失风趣,唱歌时微摇的身体总能恰到好处地晃动着;副导Lupa每天早晚都测我们的血氧心跳关注我们的健康睡眠状况。</p><p class="ql-block">我们就这样过了一周无电无水无Wi-Fi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快乐原生态生活,14个背夫和两位向导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一路陪伴我们的背夫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每天扛着20公斤的重物,没有像样的登山鞋没有手套没有保暖衣服依然健步如飞,即使在峭壁上行走,也从容应对平衡能力非常好。我们两人一个帐篷有温暖的睡袋还有四人餐厅帐篷,而这些十几名背夫却挤在一个不大的帐篷里,睡觉时必须人挨人人挤人才能互相取暖。没有他们我无法梦想成真,真诚地向他们致敬。</p><p class="ql-block">据说乞力马扎罗这条山路活跃着5,6千背夫,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成为爬山路上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在乞力马扎罗五千多米的生态圈里,无论是热带雨林里娇艳的elephant trunk flower,海拔两千多米高山草甸下满山遍野的白色雏菊,三千五百米处造型奇特的千里木,还是海拔四千多米摸起来像塑料花的野花everlasting flower,4600米营地上遇到的活蹦乱跳的小地鼠,他们生机勃勃地点缀着乞力马扎罗山的各个生态圈,让生命绽放地更加美丽更加绚丽多彩!</p><p class="ql-block">Pole Pole</p><p class="ql-block">Hakuna Matana</p><p class="ql-block">5895,一个永远被铭记的数字</p> <p class="ql-block">登顶成功!</p> <p class="ql-block">乞力马扎罗的雪景将永驻心中</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 (4673大本营-5895米Uhuru peak-4673米大本营- MWEKA camp3100米,17公里)</p><p class="ql-block">‍在山顶照完相后迅速下撤。因为这里海拔太高,不宜久留</p> <p class="ql-block">回程超了近路, 大多在火山灰上往下跑,领队副队和两个登顶挑夫,每人架着我们一个往山下滑,两个小时后就回到4600米大本营。 修整三小时后吃早午饭。</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左右从4600米大本营往下走到3100 米的MWEKA camp。 这一段是我们走得最痛苦的路,特别是后来 乱七八糟的石头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没有尽头,超级毁膝盖, 还要小心不要被石头绊倒崴了脚。 终于能理解为啥有人花大钱坐直升飞机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四个小时后终于到达最后一个营地-3100米的MWEKA camp</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晚餐-吃到了坦桑传统主食Ugali配dagaa(小银鱼),Ugali用玉米粉(有時是木薯粉或小米粉)煮成,质地像白色米团或稠粥,传统吃法就是用手把Ugali揉成一小团再去夹小银鱼,用手抓著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Mweka Camp 3100 m → Mweka Gate 1640 m , 10 公里</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终于又回到了湿润的热带雨林,与第一天上山有所不同的是,下山的台阶很滑,不能掉以轻心,我就差点晚节不保摔一跤。不过总的来说三个小时的路程走的很轻松。</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最后还看到了乞力马扎罗山特有的黑白猴在树上玩耍,为此行画上了完美句号。</p> <p class="ql-block">七天六夜后,我们终于圆满回到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在登山团队的公司本部开心拿到登山证书;我们订交给Derek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有给所有团队成员的丰厚的小费,没有他们的鼎力帮助我们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开始庆功宴,按照不成文的规定,登顶乞力马扎罗山后都要喝一瓶本地产的乞力马扎罗啤酒!</p> <p class="ql-block">后来在Moshi小镇的纪念品商店买了件乞力马扎罗T恤,回来后再读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感慨万千:一个人不能决定人生的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他的深度,想要人生不留遗憾就需要勇气去追求去承诺,尽力就好。</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ej9z7v" target="_blank">【2025现实版的狮子王国】</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2v8pp1"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看人类老祖母品埃塞咖啡里的时光密语-埃塞首都转机半日游】</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