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余荫山房

jiebei

<p class="ql-block">广州市历史名园</p><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p><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北大街。余荫山房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建成于同治十年(1871年)。是岭南园林、广府建筑的代表,与清晖园、可园、梁园一道合称为岭南四大园林。占地总面积约1598平方米。余荫山房的园林部分有四座主体建筑,包括卧瓢庐、临池别馆、深柳堂和玲珑水榭,中间横卧一座小虹桥,把花园分成东西两部分。余荫山房具有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充分表现了古代岭南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等园林所需的全部元素尽纳于园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2001年6月25日,余荫山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3月,广州市余荫山房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清咸丰八年(1858年),邬彬以母年迈为由,辞去官职,归隐乡里。</p><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p><p class="ql-block">清同治六年(1867年),乡试中举,同年族人将建造潜居邬公祠和善言邬公祠所剩下来,面积约为三亩的土地赏给邬彬。邬彬便参考画师绘制的园林景观图纸和在京任职时获贝勒王爷赠送的一幅水粉画,又借鉴了广州“海山仙馆”的造园技法,利用这块土地因地制宜地建造余荫山房。经过五年时间,耗资白银三万两,于同治十年(1871年)落成。</p><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p><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岭南瑰宝,古典园林探秘</p><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一场龙卷风灾,余荫山房遭受重创,当即闭园维修。</p><p class="ql-block">2016年7月1日,余荫山房重新开放。</p><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广州市余荫山房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布局</p><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的园林部分有四座主体建筑,包括卧瓢庐、临池别馆、深柳堂和玲珑水榭,中间横卧一座小虹桥,把花园分成东西两部分。深柳堂是整个园林的主体建筑。穿过余荫山房景区的大牌坊就是两座大祠堂,分别是余荫山房建造者邬彬的祖父和父亲的祠堂,潜居邬公祠和善言邬公祠,邬彬当年隐居的私家花园就紧挨着祠堂,再往最深处走还有邬彬后人建造的瑜园。</p><p class="ql-block">文字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是园区部分景点。均为原创。</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洁蓓影像</p><p class="ql-block">日期:2025-08-27</p><p class="ql-block">地点:广州市番禺区余荫山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