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锰矿外景图:</span></p> <p class="ql-block"> 沙嘎地其名看上去有几分土气,却可谓藏龙卧虎之地,或谓兵营密集之地。</p><p class="ql-block">沙嘎地在建水县城往东约20公里的地方,这里地势宽阔,作为地级市的开远到建水,分别有铁路和主干公路在其腹地通过。在一个时期,这里单位众多,其中驻扎有不少部队单位。团级单位两个,即14军的锰矿和二炮某基地的红星造纸厂,里面都驻有工务连队,主要领导都是军人,二把手就是政委,职工都是随军家属。此外营级单位两个,即我所在的306团三营和基地后勤部仓库。介于团、营之间的有一个独立运输营,也被授予了一个"80 "开头的番号,营长还称营长,但是不设教导员而设"政委"一职。</p><p class="ql-block"> 地方上则有隶属于地矿系统的地质勘探大队,内设党委,听说也是县级。此外就是团结中学,是部队的这两个团级单位和地质勘探大队合办的子弟中学,故称"团结中学",在当时,办学规模比地方上一般的学校要大。还有是南营寨火车站,虽然是一个小站,但是也有几列客运列车停靠。又是一个重要的货运站,因为以上两家大厂矿进材料和发货都是通过此站报计划,再由上级站作调度安排车次。因此该站长期驻有少量部队人员,专门从事装卸作业。其中14军、基地仓库都派驻过。我们营10连曾经派驻一个排,搬卸备战的生活物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星造纸厂(1994年改制并更名):</span></p> <p class="ql-block">军营里有军营的规矩,尤其不是同一系列的部队,官兵们相互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集。顶多是单位放电影,彼此通知对方来观看。我营一般是就近到独立运输营和红星造纸厂去看。14军锰矿则因稍远而互不通知。</p><p class="ql-block"> 军营生活说有趣也有趣,说单调也单调。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当整齐划一的生活融入日常,而内心深处却又向往无拘无束,也许会觉得单调。尤其是团以下基层部队,基本上没有女兵编制,而谈论她们则往往是无聊时的无聊话题。</p><p class="ql-block"> 老兵见的世面多,谈起来也很大胆。他们说独立运输营的小卖部的售货员,是营长(或者政委)的随军家属,可漂亮了。于是,许多战友受到"蛊惑",前往该小卖部买生活用品的也比往常多了些。</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在南营寨驻扎的一位10连战友又传来最新消息,他说上个星期天到14军锰矿的生活区去玩,看到那里理发店的理发师长得很好看,几个要好的战友便约定下个星期天一起去理发,也就是借此看看"美女"。</p><p class="ql-block"> 14军锰矿生活区在锰矿采矿区和南营寨车站之间,有一条专用轨道从车站分岔后通往矿区。我们趁着星期天便前往理发。其实,我们在自己部队理发都是在战士兼任的理发员那里理,是不花钱的,而到理发店里理发可是要掏钱的。我理过发还没多久,纯粹是陪战友们一起去。</p><p class="ql-block"> 到了那里一看,理发师正忙着呢。这是一栋平房,理发店门面不是很大,有好几个坐在里边等着。我们便在外面随便走着,边走边看。这个生活区有商店、摄影店、邮政支局、储蓄所等小单位。走走看看时不知不觉就近中午,我们在一家小饮食店吃了米线,然后就到了理发店。</p><p class="ql-block"> 理发师是北方人,个子修长,面容姣好,怪不得战友们一传十 十传百的都知道了。她似乎也知道我们不是14军的兵,待人态度还是很友好,不卑不亢的。</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我去14军锰矿生活区就这么一次。一是走路的话也稍觉有点远。二是我那时无形中觉得自己应该做一点别的什么事才更有意义。(肖建春记于2025年8月30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团结中学:</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肖建春,笔名碧溪一苇,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副高职称。</p><p class="ql-block">现为湘乡市文联委员,湘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深圳市珠江文学社名誉社长。 爱好书法和写作,偶有作品在报刊发表或获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