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一个难熬的酷暑过去了,老爸离开我们也三年了。三年里,除了去走坟,最让我们惦记的一件具体事儿,就是给他的墓地立碑了。至于别的,实在是没什么还能为他做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回族崇尚简葬、薄葬,本不提倡立碑。不过毕竟不是农村老家,逝者可以葬在家族墓地。在相对拥挤的城市公墓,立碑成了通行做法。不为彰显逝者身份地位,只为方便后人识别、纪念。</p><p class="ql-block"> 老爸坟上的泥土经过三年沉积,已经够瓷实了。今年开斋节去走坟时,我预约了刻碑、立碑。墓碑用的石材是三年前老爸下葬时,我和姐姐一起选的,是黑色,显得庄重。我原本犹豫要不要在碑上刻几句老爸的生平,转念一想,老爸最惦记的人和最惦记老爸的人,无非是老伴儿和我们这几个儿孙,而他的音容笑貌、平生经历都在我们心里呢,也没必要写给旁的人看,于是作罢。后来我学到,回族人的墓碑多用黑色或灰色,整体应保持朴素的风格,不需刻写墓志铭或额外的华丽辞藻。这么说来,我们的选择算是恰到好处吧。</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和老妈、儿子三个人来给老爸修墓、立碑。天公作美,既没下雨也不暴晒,公墓的工人师傅们一大早就开始干活儿,到9点来钟,墓修整好了,碑也立好了。我们按照习俗,请了阿訇诵经。这是我喜欢的环节,虽然并不能听懂,但阿訇那略带唱腔、空灵又悠远的声音,总会让人格外平静。我知道那诵唱表达的是对逝者的缅怀,是为逝者祈求安宁的美意,是后人承继逝者嘉言懿行的告白。</p><p class="ql-block"> 老爸好运气,一切都顺利。</p><p class="ql-block"> 又办完一件大事,我心里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记于二〇二五年八月三十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