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之旅(4)— 体验“云端上的高速”雅西高速公路

绿水青山

雅安高速公路被称为“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 <p class="ql-block">雅安到西昌这条240公里长的高速天路串起原始森林、高原风光与千年茶马古道。雅西高速公路地形条件极其险峻、地质结构极其复杂、气候条件极为多变、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建设条件极其艰苦、安全营运难度极大、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国内乃至全世界自然环境最恶劣、工程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之一,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p> 雅西高速公路,中国最美云端上的高速公路 这次川西旅行最难忘的公路旅程就是往返经过雅西高速公路,真正体验了什么叫“云端上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即雅安到西昌的高速公路,全长240公里。 <div><br></div><div>资料显示:雅西高速公路被誉为“逆天工程”,并享有“天梯高速”和“云端上高速公路”的赞誉。它宛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穿梭,每行驶一公里,海拔就会升高7.5米,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落差达到了惊人的1518米。这条高速公路共计拥有25座隧道,总长度约41公里,其中特长隧道2座,长隧道16座。其“险、难、雄、奇”的程度,令人难以置信。这便是壮丽的雅西高速!</div> 雅西高速,贡嘎门户 6月18日中午,进入雾气蒙蒙中的雅西高速公路 <p class="ql-block">我们于2025年6月18日参观完长安记忆后,中午,乘车由邛崃到雅安进入雅安高速公路时还是雨雾蒙蒙,车窗外景色模糊,没有什么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当我们于6月22日从西昌又回到雅安高速公路往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方向时,天气晴朗,能见度高,大巴车一路翻山穿岭,行驶在雅西高速上,周围云雾氤氲 (拼音:yin,yun 形容烟云弥漫),山岭叠翠,仿佛行走在水墨画之中。这样的“天路”高速简直美到没有边!湖泊、高山、云海、花海每一处都精致的让人感叹!</p><p class="ql-block">我看着雅西高速沿途飞驰而过的壮丽景色,我隔着车窗玻璃沿途抓拍下不少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雅西高速用钢管叠合柱与千米隧道群重新定义人类征服自然的边界。雅西高速以巨龙之姿穿越横断山脉,每前进1公里海拔攀升7.5米,用182米世界最高桥墩刺破云端,以双螺旋隧道首创技术征服V形峡谷,16座跨河特大桥在12条地震带上书写工程神话。</p> 雅西高速一角 雅西高速共建设了270座桥梁和25座隧道,桥隧比高达55%,堪称工程难度极大,规模宏伟的典范。 外国人做梦都想不到,中国竟耗资206亿把高速修到了天上,横跨12条地震断裂带,修建难度让外国人都震惊。这就是拥有7项世界之最,被誉为世界奇迹的雅西高速。全长240公里,穿越深山无人区,建设难度极大。然而不服输的基建狂魔们只用了5年的时间就在高速公路上创造了奇迹。<br><br><div>更值得一提的是,雅西高速共建设了270座桥梁和25座隧道,桥隧比高达55%,堪称工程难度极大,规模宏伟的典范。雅西高速的通车为原本交通不便的山区带来了福音,现在只需要一顿饭的时间就能完成原本需要数天才能走完的路程。如此庞大的桥梁和隧道工程恐怕只有中国才敢想敢做,中国的基建实力果然是名副其实。<br></div> 国际首创的小半径双螺旋隧道设计——高速公路螺旋形小半径曲线隧道营运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国际首创的小半径双螺旋隧道设计,解决了山区高速公路升坡难题。 它横跨青衣江、大渡河、安宁河等多条水系,同时穿越12条地震断裂带,工程条件极为复杂,图为大渡河峡谷。 雅西高速,这条起点位于四川雅安、终点抵达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的高速公路,它横跨青衣江、大渡河、安宁河等多条水系,同时穿越12条地震断裂带,工程条件极为复杂。正因如此,雅西高速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国内乃至全球自然环境最严苛、工程挑战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典范,真正展现了人类工程的卓越成就。<br> 雅西高速公路于2007年3月19日动工兴建,起于雅安多营镇对岩枢纽,止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泸沽镇,全长239.844公里线,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路基宽24.5米,2012年4月,全线建成通车,投资206亿,耗时5年多。 进入金口峡谷 蜀道驿服务区全景图 美丽的湖泊风光 中国最美、施工难度最大的高数公路 <p class="ql-block">资料显示,雅西高速公路坐拥七项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项世界之最出现在海拔2300米的拖乌山。当施工队面对平均坡度5.8%的陡峭山体时,教科书式的直线隧道方案完全失效——这样的坡度相当于推着载重卡车爬45度陡坡,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工程团队创造性地设计了全球首座"双螺旋隧道",就像把公路绕成两圈弹簧,硬生生将坡度降低到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项世界纪录——在石棉县的山谷里,矗立着相当于60层楼高的腊八斤特大桥。这座桥的10号桥墩足足有182米高,如果把它立在北京国贸大厦旁边,能轻松越过楼顶。更神奇的是,建设者用抗震技术让桥墩能在八级地震中"跳舞",通过柔性支撑化解地震波能量。去年泸定地震时,监控画面显示桥墩在震动中优雅摆动,最终毫发无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个世界之最——雅西高速全程高架路段时,会发现自己仿佛在云端漫步。这段占全线55%的高架桥群,总桥墩数超过270座,连起来能环绕西湖两圈半。建设者们发明了"移动模架"技术,像搭积木一样在空中浇筑桥梁,既避免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能抵挡山谷间变幻莫测的横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项世界纪录,穿越12条地震断裂带的奇迹,在地质学家标注的红色高危区,建设者研发了"智能监测蜘蛛网":在每座隧道里埋设800多个传感器,连岩层细微的呼吸都能捕捉。去年暴雨引发山体移位时,系统提前36小时发出预警,让工作人员及时封闭危险路段。这种技术随后被应用到川藏铁路建设,成为守护天路的"电子哨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项世界之最藏在云雾缭绕的泥巴山隧道。工程师们用"会呼吸的混凝土"攻克了高寒冻土难题,这种特殊材料能在零下20℃自动发热,防止路面结冰。隧道通车那天,当地彝族老人捧着热乎乎的酥油茶守在洞口,看到第一辆车安全通过时激动落泪:"我们寨子终于不用在冬天封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项纪录属于全球首创的"动物立交桥"——在野生动物迁徙路线上,建设者架设了12座生态廊道,桥上种着箭竹和杜鹃,桥下流淌着山泉水。红外相机曾拍到熊猫幼崽蹦蹦跳跳过天桥,金丝猴家族在廊道里开"家庭聚会"的珍贵画面。有位护林员说:"现在动物们也有了自己的高速公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七项世界之最写在每个行车细节里。全线设置的36处智能雾灯系统,能在能见度不足50米时自动开启"光之隧道";每隔5公里就有的紧急停车区,配备着能缓冲40吨冲击力的防撞沙桶;就连路边的护栏都藏着黑科技——特殊涂层能在车祸发生时吸收80%的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腊八斤特大桥182米高的桥墩,在石棉县的山谷里,矗立着相当于60层楼高的腊八斤特大桥。这座桥的10号桥墩足足有182米,如果把它立在北京国贸大厦旁边,能轻松越过楼顶。</p> 高原风光 <p class="ql-block">雅西高速,被誉为中国的最美高速路,宛如一条云端天路,连接着四川雅安与西昌。</p> <p class="ql-block">雅西高速不仅是一条风景大道,更是一条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大道。其起点雅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青衣羌”的故土、茶马古道的起点,更是解放前的西康省省会。在这里,无数历史遗迹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随着高速公路向南延伸,我们依次穿越荥经、汉源、石棉、冕宁等地,这些地方曾是我国古代西南“汉彝走廊”的繁华之地。至今,当地的尔苏、木雅藏族风情依然让人流连忘返,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穿越雅西高速的体验,使我不由惊叹:雅西高速公路不仅是中国建设工人和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说明了中国在道路、桥梁、隧道、基建技术、基建材料、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黑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向雅西高速的广大施工建设者、科技工作者致敬!向日新月异的伟大祖国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时间,有机会,也可以来体验一下雅西高速的建设黑科技和沿途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部分资料和图片来自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