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榜村记——江榜村的茶状元

餘慶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br></div><b><font color="#167efb">引 言</font></b><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西乡县峡口镇江榜村的茶园里,藏着块会“走路”的石碑——每年谷雨前后,它总在茶丛间挪窝,碑文时隐时现。老茶农捻着肥厚的茶叶说:“这是乾隆年‘茶状元’江云章留下的。”</span></div></h3> 当年就是这江秀才,带着粗陶茶具进金殿,三泡茶说动了皇帝减茶贡,连他种的茶,泡着都带墨香。如今江榜村的茶,第二泡总留着点淡苦,老人说那是茶状元的提醒:喝着甜时,别忘了种茶人的苦。 峡口镇江榜村的茶园藏着桩奇事——每年谷雨前后,园子里会冒出块会挪窝的石碑,碑文时隐时现。老茶农蹲在茶丛边捻茶叶时总说:“那是乾隆年‘茶状元’江云章的智慧碑。” 当年就是这江秀才,带着粗陶茶具进了金殿,用三泡茶说动了皇帝减茶贡,连他种的茶,泡开都带着墨香呢。如今江榜村的茶,第二泡总带点淡苦,老人说那是茶状元留的念想:喝茶别忘了种茶人的苦。 <b><font color="#167efb">一、神童种茶,诗润茶香</font></b> 江云章是江榜村出的神童,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偏生家贫,老娘又卧病,赶考的路走不成了。 他在麒麟崖下垦了片茶园,别人忙着多摘叶子,他倒好,天天对着茶树念诗——“春山叶嫩摘不得”“雨前收得火前春”,念得茶丛都似懂了诗,长出的叶子比别家厚半分,制成茶泡着,杯底竟飘着墨香。 那年乾隆南巡,陕西巡抚要献珍品,西乡知县原准备了午子仙毫,没成想茶叶受潮变了味。 师爷急了:“峡口有个江秀才,茶带书香,要不试试?”知县跑江家茅屋一看,云章递上“麒麟茶”,茶汤刚入口,知县就直拍大腿:“这哪是茶?是千首诗滚着舌尖过啊!” 云章却摇头:“还缺两味——寒士的苦,百姓的辛。”知县没懂,带着茶就献了上去。乾隆喝着龙颜大悦,却又咂摸出点不足,下旨要见制茶人。 <b><font color="#167efb">二、金殿斗茶,三泡惊帝</font></b> 云章穿件粗布衣就进了京,金殿上一跪,竟请旨:“草民想和天下茶师斗茶。” 斗茶大会开得热闹,各地茶师捧出龙井、碧螺春,云章却取了粗陶壶,用雪水泡自家茶。茶香一冒,空中竟凝出行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乾隆拍着龙椅笑:“这是茶中状元!”云章却叩首:“陛下再尝第二泡。”第二泡的香更浓,字却变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满殿大臣都敛了笑,乾隆捏着茶杯不说话。<br> 云章又奉第三泡,茶气化成片雾,雾里竟显出茶农弯腰采茶的样——日头晒得脊梁黑,手指被叶尖扎出血。 云章忽然哭了:“陛下!这茶味是我娘病着采茶的苦,是西乡茶农年年贡茶、自己喝茶梗的辛啊!求陛下减了茶贡,让他们也能喝口好茶!” 殿里静得落针能闻。过了半晌,乾隆叹:“朕喝了半辈子茶,今儿才懂茶的真味。”当即下旨减西乡茶贡,还赐了“茶状元”匾额。 <b><font color="#167efb">三、碑藏人心,茶传苦甘</font></b> 云章回乡,把御赐的金银全分给了茶农,自己在麒麟崖下立了块碑,刻着:“茶之本,苦后甘;人之本,勤后甜。贪香忘本,非真茶道。” 这碑怪得很——雨天字反亮堂,晴天倒隐进石里;贪心人来瞧,字糊得像抹了泥;心善的人看,字字清得能数笔画。 后来暴雨冲垮了山道,碑找不着了。村人正叹惜,云章指着茶园笑:“碑在人心,要石头干啥?”果然次年谷雨,最早发芽的茶树上,竟映出碑文的影。 往后每年碑文在茶丛间挪,还会留话:“东南枝,三日采”“西北叶,防虫咬”,村人照着做,茶叶一年比一年好。 有回贪商想偷茶,跟着碑文走,却在山里绕了三天,最后被茶香引回村口,蹲在茶丛边哭了场,从此老实做买卖了。<br> 如今江榜村的茶园还在,谷雨时仍有人说瞅见石碑影在茶丛间挪。村里娃学采茶,先背云章留的话:“茶香通天地,苦甘连人心。” 泡麒麟崖的茶,第二泡总带点淡苦——老茶农说那是茶状元特意留的:喝着甜时,别忘前头的苦。 风过茶园时,茶叶“沙沙”响,像云章还在念诗,又像茶农在说:这茶甜,是因当年有人肯为苦人说话啊。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结束语</font></b></div><br>如今江榜村的茶园还绿得发亮,谷雨时仍有人瞅见石碑的影子在茶丛间晃。泡麒麟崖的茶,第二泡那点淡苦总在舌尖绕——老茶农会指着茶杯说:“这是江状元留的念想,苦过才知甜金贵。”<br><br>村里娃学采茶,先背碑上的话:“茶香通天地,苦甘连人心。”有人问碑到底在哪儿?老人就笑:“在茶里,在心里——当年江状元把金银分给茶农时就说了,碑不用石头载,记着‘勤后甜’的理,它就一直在。”<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过茶园沙沙响,像江云章还在念诗,又像茶农在叹:这茶能香到如今,是因当年有人肯为苦人站出来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