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赋能宋韵崇岳文化

翠竹婆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庆元县民间创新以“摩崖石刻”弘扬南宋松源崇岳文化,石刻大师与专家团队在官塘乡山头村附近石壁,选崇岳禅师诗词,历经数月雕琢。此前 “崇岳文化研究会” 深挖其资料、办书法展。如今石刻成独特风景线,助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日,在庆元县官塘乡山头村海拔千米以上的天然石壁上,一首首南宋灵隐高僧松源崇岳禅师的诗词以“摩崖石刻”的形式惊艳亮相,这一创新举措为当地乡土文化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诗词镌刻石壁 文化绽放新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水急鱼行涩,峯高鸟不栖,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这些饱含哲理与韵味的诗词,出自南宋灵隐高僧松源崇岳禅师之手。日前,庆元县乡土文化专家团队精心挑选《崇岳诗》中的佳作,将其一一选刻于天然石壁之上。采用“摩崖石刻”这种独特方式传承与弘扬历史名人文化,在庆元县当代乡土文化建设中尚属首次,堪称一大创举。当游客们漫步于此,看到这些镌刻在石壁上的诗词,无不驻足欣赏,大饱眼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民间团队发力 深挖崇岳文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年以来,庆元民间乡土文化团队对“崇岳文化”的研究工作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在统战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崇岳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随着对南宋时期灵隐寺二十三代主持松源崇岳禅师杰出事迹的深入了解,庆元各界有识之士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奇人生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加入到研究团队中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研究团队一方面不断挖掘崇岳的史记资料,从古籍文献中探寻他的生平轨迹;另一方面,深入城乡各地,调查那些口口相传的崇岳少年民间传说故事,让崇岳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同时,专家们还认真解读崇岳的语录与诗词,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哲理。在此过程中,庆元县书法协会积极响应,会长吴通正立即发动广大会员书写“崇岳诗词”。会员们挥毫泼墨,将诗词的意境通过书法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一面筹备书法展,让更多人领略崇岳诗词与书法艺术结合的魅力;一面与石刻工艺大师们共同谋划“摩崖石刻”项目,为诗词的永久传承寻找新的载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摩崖石刻溯源 历史价值非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摩崖石刻,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天然石壁上刻制文字石刻、石刻造像和岩画等,其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代,在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它不仅是记录历史的重要方式,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而且许多作品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书法艺术摩崖石刻,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它们以大自然为背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专家实地考察 精心雕琢佳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干就干,为了确保“摩崖石刻”项目的顺利实施,庆元县松源崇岳文化研究会吴萃森、吴锡朋、吴远龙、毛茂丰、陈永生、姚传标、吴光、吴剑荣、周正旺、郑州、沈亮、孟万明、胡叶平、吴荣步、范义民、叶光胜、沈小林、毛先明、吴心贞等人组成了专家团队。他们邀请民间石刻大师毛显武先生和胡文州先生一同前往浙闽交界的长岗头山峰北麓。这里据民间传说,是王主道长培育少年崇岳成长的地方,充满了神秘的文化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专家小组和石刻大师们来到此地时,仿佛开启了一场与历史的对话。他们惊奇地发现,山涧瀑布两旁有多处天然石壁,石壁的质地坚硬,表面平整,非常适合雕刻文字和诗篇。石刻工艺大师们兴奋不已,立刻开始行动。他们先用专业的工具量下岩石壁的大小尺寸,为后续的雕刻工作做好准备。随后,会同诗词、书法专家,根据石壁所处的环境和意境,精心挑选应景合乎的诗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确定好诗词和系列文字后,专家小组回到县城,准备好雕刻贴纸等材料。同时,石刻工艺大师们也自备好脚手架和发电机等操作工具,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进驻大山深处,开启了这场与石头的“艺术对话”。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石刻工艺大师们不畏艰辛,顶着烈日,冒着风雨,精心雕琢每一个字、每一笔划。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将诗词与石壁完美融合,让这些古老的诗词在天然石壁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这些“摩崖石刻”已成为庆元县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不仅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宋韵文化的新去处,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未来,庆元县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文化传承方式,让更多的历史名人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陈永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摄影】吴 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