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七夕“非遗”民俗文化醉大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文/邱良生</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八月的大荔县东府广场,天光潋滟,人潮涌动。正值七夕佳节,我与来自渭南各县的代表齐聚一堂,参加“大地欢歌 美荔同行——陕西省2025年新乡村巧娘才艺展示暨第三季非遗购物月”活动。这里不仅有巧娘们的绝活展示,更有传统民俗的深情演绎,让我仿佛穿越千年,走进了那个“乞巧问情、手作传心”的文化长卷。</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舞台灯光亮起,我望着那句“来年我们再乞巧”的誓言,心中满是期待。</p><p class="ql-block"> 今天到大荔县感悟了七夕乞巧节</p><p class="ql-block"> 七夕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承载着古人的浪漫想象与美好期许,背后有着丰富的缘由:</p><p class="ql-block"> 农耕文明的体现。在古代,农耕是主要生产方式,人们对天象和自然现象极为关注。牛郎、织女本是天上的星宿,古人将星宿人格化,赋予他们爱情故事。夏秋之交,银河最为璀璨,织女星和牛郎星隔河相对,激发了古人的想象。喜鹊通常在夏秋之际活跃,人们便将喜鹊与这两颗星联系起来,创造出喜鹊搭桥助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反映了农耕社会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p> <p class="ql-block"> 情感的寄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着诸多分离与苦难,夫妻长期分隔的情况并不少见。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团聚的渴望。喜鹊搭桥让他们在七夕这一天得以相见,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家庭团圆的心理诉求,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p><p class="ql-block"> 文化的传承。这一传说经过代代相传,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它蕴含着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和勤劳善良的品质,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七夕节也因这个传说而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中象征爱情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荔小民文化工作室”出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