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纪行 2:纽黑文 波士顿‍ (耶鲁大学 哈佛大学 麻省理工學院)

淸爽

<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三次到美国,游历了美东的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布法罗,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圣地亚哥以及夏威夷等地。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人文历史、现代城市建筑,以及旖旎的自然风光令我印象深刻。 </b></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本篇记录了我在纽黑文和波士顿探访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足迹。</b></h1><p class="ql-block"><br></p> <b><font color="#167efb">1. 纽黑文 耶鲁大学</font></b> 由纽约沿东海岸一路北上,到纽黑文市。纽黑文市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长岛海湾北岸。距纽约130公里。 纽黑文早在1638年就进行了城市规划,被认为是美国境内的第一个规划小城。 纽黑文城市公园。 长岛海湾灯塔。 耶鲁大学,位于纽黑文市,美国常春藤八大名校之一,私立研究型大学。成立于1701年,是美国第三古老的高等学府。 耶鲁大学原名“大学学院”,1718年因英国商人伊利胡•耶鲁捐赠书籍与资金,更名为“耶鲁学院”。1861年颁发美国首个博士学位,转型为综合研究型大学。 哈克尼斯钟楼。哥特式塔楼,高66米,建于1917年。耶鲁大学标志性建筑。 斯特林纪念图书馆,哥特复兴式风格,建于1931年,耶鲁大学中央图书馆系统的核心建筑,图书馆藏书量居全美高校前茅,耶鲁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斯特林纪念图书馆内景。其设计融合了中世纪教堂的庄严感与学术殿堂的象征意义。耶鲁大学以培养领袖和学术创新著称。 耶鲁大学美术馆。 耶鲁大学校园一角。校园内260座建筑融合哥特式与现代风格。 耶鲁大学校友及教职员工中包括65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美国总统及19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耶鲁大学神学院,是耶鲁大学下设的12所学院之一,成立于1822年。获中国教育部认证。学院提供神学、宗教艺术和神圣神学三种硕士学位。 在神学院进行学术交流。神学院课程涵盖圣经研究、神学理论、历史分析、牧师实务及跨文化比较研究五大领域。 神学院内的耶鲁礼拜堂,现代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内部设有纪念大厅,纪念耶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校友。 <b><font color="#167efb">2. 波士顿 波士顿大学</font></b> 波士顿距纽黑文约200公里,是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建于1630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士顿都市区拥有哈佛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是美国的学术圣地。 波士顿公园,建于1634年,据说是美国最古老的城市公园。公园也是美国“自由之路”的起点,自由之路串联独立战争遗址等16个历史遗迹。 波士顿国王礼拜堂,建于1686年,北美格鲁吉亚建筑风格。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1848年建馆,被称为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祖师爷”,是最早对公众免费开放的“知识乌托邦”。 公共图书馆的建筑融合了欧洲古典风格,藏书量超过1000万册。 波士顿博物馆。原为波士顿老南教堂,始建于1729年。 波士顿濒临大西洋马萨诸塞湾,海湾灯塔始建于1716年,是美国最古老的海湾灯塔。 波士顿大学,坐落于波士顿城区,创办于1839年,美国私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费舍尔大楼,商学院主楼,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花坛中是美国《独立宣言》首位签署者约翰•汉考克的青铜雕像,波士顿历史的代表人物。 加森楼,建于1913年,哥特复兴式。楼名是纪念时任校长艾萨克•加森。高耸的锥形塔顶高达61米,象征学术的崇高精神。现为文理学院。 校园内的阿甘尼斯体育馆。 <b><font color="#167efb">3. 剑桥市 哈佛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font></b> 剑桥市是波士顿大都市区的核心,与波士顿市隔查尔斯河相望。原名“纽敦镇”,1638年为致敬英国剑桥大学更名。 剑桥小城街景。 剑桥市是美国著名的教育中心,拥有多所世界顶级高等学府,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剑桥小城的建筑是古老与现代的融合,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剑桥小城留影。 小城简朴明快的商业街。 <b>(1)哈佛大学</b> 哈佛大学创立于1636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八大名校之一。哈佛大学培养出160位诺贝尔奖得主、18位菲尔兹奖得主,校友包括8位美国总统和335位罗德学者。 哈佛大学原名"新市民学院",1638年牧师约翰•哈佛将遗产和藏书捐赠给学院,学院更名为"哈佛学院"以表纪念。1780年正式升格为大学,是美国首个发展为大学的学院。 哈佛大学有三个校区,这是剑桥主校区的标志性拱门,由红砖砌成,顶部有装饰性雕刻。拱门是哈佛大学的象征之一,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 哈佛园,主校区最古老的核心区域,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闻名于世。哈佛大学的历史比美国历史还早140多年。正所谓“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哈佛园四周环绕着25座校门,历史悠久,造型古朴。此为约翰斯顿门,门楣有著名的猪头雕塑,建于1875年。 哈佛园内红房绿树、草坪遍布,小径纵横。集中了大一新生宿舍和行政办公区,保留了大量的红砖历史建筑,有的建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校园内环境优美宜人,建筑古老典雅。 园内浓重的英伦风格建筑是来自英国的早期移民的杰作。 身后是校长办公楼。独立战争时期,校园成为革命者聚集地,也曾经是乔治•华盛顿的军事指挥部。 行政办公楼。一、二层用于行政办公,二层以上是学生宿舍。 行政办公楼门前留影。 哈佛园内的约翰•哈佛铜像,1885年立像纪念哈佛。因无哈佛本人生前影像资料,雕像是以一个英俊的学生为模特制作的。 哈佛铜像的“黄金左脚”,皮鞋头被游客摸得锃亮。传说瞻仰者触摸哈佛雕像左脚能带来智慧和好运。 维德纳图书馆,哈佛大学的主图书馆,新乔治亚复兴风格,庄重典雅。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图书馆,藏书量居全球前列。 图书馆以哈佛校友哈利•维德纳的名字命名,维德纳在泰坦尼克号遇难。图书馆由其幸存的母亲捐建。馆前的32级台阶象征威德纳遇难时的32岁年龄。 邓斯特屋,建于1930年,是哈佛大学住宿学院系统的一部分。邓斯特屋以哈佛大学首位正式校长亨利•邓斯特命名。 塞弗尔大厅,1880年竣工,罗马式复兴建筑的杰作。现在是人文类课程教学和办公场所,是哈佛历史与现代学术交融的象征。 纪念堂,为纪念美国南北战争参与者在1878年建成。一层被辟为大一学生餐厅。 哈佛纪念教堂,哥特式风格建筑,拱形窗户和尖顶钟楼设计灵感源自英国剑桥大学。教堂为纪念在一战中牺牲的哈佛学生而建,是举行重要典礼和日常礼拜的场所。 哈佛艺术馆。哈佛大学有三个艺术博物馆,收藏了超过25万件艺术品,涵盖西方艺术、亚洲艺术等多个领域。 哈佛哲学学院。 哈佛神学院,创办于1816年。神学院进行神学理论与教育的研究,追求神学职业的多样化发展,服务新闻记者、医学、法律等行业与政府事务。 神学院的教学环境。 哈佛大学后续扩建的理工楼、科学中心、商学院、医学院等建筑呈现代风格。本人钟情哈佛的老建筑,未拍校内的现代建筑。 <b>(2)麻省理工学院</b> 麻省理工学院(MIT),全称“马萨诸塞理工学院”,1861年成立于波士顿,1916年迁址剑桥查尔斯河北岸,与哈佛大学仅一河之隔。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世界一流大学。 院本部行政大楼,在四根雅典式圆柱横楣上端镌刻着创办人威廉•巴敦•罗杰斯的名字。 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科学与技术教育的研究型私立大学,被誉为世界顶级科技、工程和创新中心。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徽。台柱左侧是劳动者,右侧是学者,体现文化教育和工业研究相结合。台座上方的3行字意为“科学与技术”,下方是拉丁文的校训“手脑并用,创造世界”。 校园地图。为访客提供便利。 安谧宁静的校园。 麦克劳伦哥特式穹顶教学楼,麻省理工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16年。设计仿罗马万神殿风格,简约大气、质朴庄严。是MIT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象征。 学院教学区。麻省理工学院设有6个学院,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 罗克韦尔体育馆,建于1947-1948年,以主要捐赠者的名字命名。是麻省理工学院校园内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建筑。 斯塔特教学楼,2004年建成,是MIT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多个顶级研究机构所在地。大楼奇特的扭曲造型显示了现代科幻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 Alchemist雕塑,一座镂空的不锈钢数字人物雕塑,校园的标志性景观,由西班牙现代艺术家创作。 雕塑由多种白色数学符号(如阿拉伯数字、希腊字母)堆砌成抽象的人体形态,展现了现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独特风格。构思巧妙,打造精心,艺术魅力独特,科技感满满。 麻省理工学院的很多建筑和雕塑是古老与现代的融合,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呈现出既现代又充满艺术感的视觉效果。 <b><font color="#167efb">美国纪行第三篇将聚焦费城、华盛顿、布法罗,探访美国的新、旧首都,游览千岛湖和尼亚加拉瀑布。</fon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