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痛里清醒地活——读《变形记》有感

一丁

<p class="ql-block">初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的时候,是在一个䨙雨霏霏的午后。</p><p class="ql-block">书中第一句话即令我惊诧,“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因为恐惧,还是一种莫名的心悸,仿佛一股电流从身上掠过,在一阵痉挛和抽搐间,觉得那只突然异化的甲虫,不是格里高尔,而是我。</p> <p class="ql-block">格里高尔的异化来得毫无征兆。前一天晚上,他还在为了偿还父亲的债务、支撑全家的生计,盘算着第二天如何说服老板批准出差,如何应对那些难缠的客户。作为公司的旅行推销员,他的生活像上了发条的钟:清晨赶早班火车,白天在各地奔波,晚上蜷缩在旅馆的小床上,连个能说说话的人都没有。他曾对妹妹格雷特许下承诺,要送她去音乐学院深造,这个念头像一束微光,支撑着他忍受老板的苛刻、同事的疏离,还有家人看似依赖实则漠然的目光。可当他变成甲虫的那一刻,所有的责任、承诺、甚至作为“人”的身份,都在家人惊恐的尖叫中,碎得像玻璃碴。</p><p class="ql-block">最先打破这份温情的是父亲。那个平日里总是坐在扶手椅上,穿着睡衣看报纸的男人,在看到格里高尔的模样时,瞬间涨红了脸,举起手杖就朝他打去,还用力蹬着脚,仿佛面前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一只肮脏的害虫。母亲则当场晕了过去,醒来后便开始哭泣,嘴里反复念叨着“我的上帝,我的上帝”,却没有勇气再看格里高尔一眼。妹妹格雷特起初还会给格里高尔送食物,清理他的房间,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耐心渐渐耗尽,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变成了后来的不耐烦,甚至会对着格里高尔的房间大喊“你快走吧,你这样只会拖累我们”。</p><p class="ql-block">看着格里高尔在甲虫的外壳下,一次次地尝试与家人沟通,却一次次地被拒绝、被驱赶,我想起了五年前的那个冬天,因为身体原因,自己被要求居家休养的场景。</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我拖着疲惫而颓丧的身体回到家,一言不发,坐在沙发上。右手病理性地紧攥着,死死的,指节没有了颜色。由于事先得知了消息,妻子没有安慰我,安静如一尊维纳斯雕像,木讷地垂首发呆,暗自神伤。我们知道,在这时候说什么都苍白无力。两个人对坐在沙发上,四目相对,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屋里死一样地沉寂。</p><p class="ql-block">两个多么相似的场景啊!好像都有被一股神秘力量掬紧脖子,让人喘不过气来,令人发狂发癫而又无能为力的感觉。有那么一刹那,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格里高尔。只是我没有变成甲壳虫,而是被生活剥去了“顶梁柱”的光环,变成了家人眼中无用的存在。有些时候,自己甚至不如一只甲壳虫。</p> <p class="ql-block">格里高尔的房间,从一开始的卧室,逐渐变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家人把旧家具、空箱子、甚至发霉的面包都堆在他的房间里,仿佛他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摆设。他只能在这些杂物之间艰难地爬行,身体被磕碰得生疼,可他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惊扰到家人。有一次,妹妹为了让房间更整洁,想要把他最喜欢的那幅画,一幅装在金相框里的女士肖像画拿走,格里高尔急得用触角紧紧地抓住相框,哪怕身体被扯得生疼,也不肯放手。那幅画,是他作为“人”时,唯一的精神寄托,是他对美好事物的最后一点向往。可妹妹却不耐烦地用力一扯,相框摔在地上,玻璃碎了一地,就像格里高尔的心一样,再也无法拼凑完整。</p><p class="ql-block">格里高尔的结局是注定的。在一个寒冷的清晨,他静静地躺在杂物堆里,停止了呼吸。他的身体变得干瘪,就像一片枯萎的叶子。家人发现他死后,没有丝毫的悲伤,反而如释重负。父亲伸了个懒腰,说“我们终于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了”;母亲则开始计划着搬家,说“这个房子太压抑了,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环境”;妹妹格雷特甚至还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很快就把格里高尔的尸体清理掉了,仿佛他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p><p class="ql-block">读完《变形记》,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格里高尔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在那个物质至上的时代,人们被金钱、利益所裹挟,变得冷漠、自私,亲情、友情、爱情都被蒙上了一层功利的色彩。格里高尔为了家人,牺牲了自己的青春、梦想,甚至尊严,可当他失去了赚钱能力,变成了家人的负担时,就被无情地抛弃了。</p><p class="ql-block">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不也存在着类似的异化吗?多少人为了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把自己变成了工作机器,却忽略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多少人追名逐利,不择手段,把自己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多少人为了所谓的进步,一门心思削尖脑袋往上爬,将礼义廉耻于抛于脑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一副“舔狗”模样,丧失了做人的底线……。我们总以为,只要好好工作,努力赚钱,就能给家人带来幸福,可到头来却发现,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早已丢失了最珍贵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比如健康,比如亲情,比如精神,比如追求,等等。</p><p class="ql-block">格里高尔的甲虫外壳,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丑陋与冷漠,也照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我们害怕自己会像格里高尔一样,被生活抛弃,被家人遗忘;我们害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害怕自己的价值被否定。可正是这种恐惧,让我们不断地迎合别人,不断地压抑自己,最终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合上书页,窗外的雨更大、更急了些。书房里,橙黄色的灯光洒在书页上,给那些冰冷的文字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p><p class="ql-block">我想,卡夫卡写下《变形记》,并不是让我们感到绝望,而是为了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要坚守自己的初心,不要在生活的洪流中迷失了自己。就像格里高尔,即使变成了甲壳虫,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的向往,没有放弃对家人的爱。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和理智,保有一份善良与温暖,有感情、有温度、有尊严地活在这个世间,不让自己变成“异化”的牺牲品。</p><p class="ql-block">《变形记》就像一根刺扎在心里,让我们在麻木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刺痛。但正是这丝刺痛,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获得多少名利,而在于我们是否能真诚地对待自己,对待身边的人,是否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幸福。</p><p class="ql-block">这,或许就是卡夫卡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