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div><br><div>十,鹳雀楼</div><div><br></div></div>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千古绝唱,让鹳雀楼从军事戍楼蜕变为文化圣地。这座矗立在黄河东岸的唐代风格楼阁,承载着北周烽火、唐宋诗韵与华夏文明,如今以73.9米的巍峨身姿重现人间,六层彩画飞天下藏着河东千年故事。登顶远眺,黄河奔涌处正是"更上一层楼"的永恒哲思。 鹳雀楼,这座承载着千年诗意与历史厚重的名楼,就坐落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它所处的位置极为特殊,是晋秦豫三省的交界之处,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畔 。 十一,黄河大铁牛<div> 黄河大铁牛(又称开元铁牛)是唐代开元十二年(724年)铸造的四尊巨型铁质文物,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津渡遗址,原为固定黄河浮桥的桥锚,现为中国现存最重、历史最悠久的铁器群之一,兼具工程实用与艺术价值。<br></div> 每尊重约55-75吨,总用铁量达1100吨,占当时全国年产量五分之四。四尊铁牛分列黄河两岸,配以铁人、铁山等构件,通过铁索连接浮桥,是唐代蒲津渡浮桥的核心设施,史称“天下黄河第一桥”。<br> 元代浮桥毁废后,铁牛因黄河改道逐渐被泥沙掩埋,1989年考古发掘出土四尊铁牛及附属文物,另四尊推测位于对岸陕西一侧,或因河道变迁尚未发现。 十二,普救寺<div>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br></div> 普救寺有同心大锁、大钟楼、莺莺塔和梨花深院等景点。它不仅仅是一座承载着千年风霜的古老庙宇,更是无数人心目中祈求美好姻缘的梦幻之地,其背后蕴藏的历史传奇与浪漫情怀,足以让每一位旅人沉醉不已。<br><br> 《西厢记》,这部历史名剧以普救寺为背景,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之间超越世俗的爱情故事。想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偶遇大雨,避难于普救寺内,与同样身陷困境的崔莺莺不期而遇。西轩的灯火、梨花深院的月色,还有那越墙相会的惊心动魄,都成为了普救寺中最动人的风景。这段爱情故事,不仅让普救寺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更让无数情侣慕名而来,祈愿自己的爱情也能如此纯真而热烈。<br><br> 十三,关公圣像--忠义精神的巍峨象征 巍然矗立的80米关帝圣像,左手捋须显从容睿智,右手按剑护苍生安宁。底座19米铭刻故土滋养的忠义初心,61米身躯凝练跨越千年的浩然正气,儒释道交融铸就"忠义仁勇"化身,青龙偃月刀未出鞘已震慑八荒,这座铜铸丰碑正以亘古目光守望华夏精神图腾。 十四,运城七彩盐田--亿年不褪色的七彩“调色板” 运城盐湖的颜色主要有红、绿、黄、蓝等,它的表现形式是由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其中,生物因素是盐湖色彩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运城住了一晚上后,第二天,也就是8月23日早上,本想再拍拍盐田的晨光,但变天了,能见度也不行,只好随便拍了一二张后就回洛阳了。本次行程也将结束。 -完-<div><br></div>